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复学大家谈之十三|姜晓云:珍惜当下,发奋读书,回报社会

姜晓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04

"疫情"思考,大家共谈,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疫情期间的感悟和心声。




姜晓云,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兼任江苏高校档案研究会副理事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被迫西迁。

途中师生们争分夺秒地上课,图为在长江轮船甲板上学习。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人文化育之地,高等学校更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源自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嚆矢”;在118年发展历程中,虽历经风雨沧桑,却始终弦歌不辍。回眸校史,有几个场景甚是难忘。


1840年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势日衰。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培养社会急需人才,逐渐成为广泛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三江师范学堂应运而生。作为三江师范学堂的主要创办者,张之洞先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主张,将“中学”视为教学的根本,“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同时积极吸收“西学”,用“西政”“西艺”来补充“中学”的不足,让学生做到“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张之洞先生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忘民族之根和文化之魂,彰显出一位大学创办者的文化定力和远见卓识。李瑞清主持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校政后,“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并亲自书写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在他的悉心主持下,学堂教学成绩卓著,学生考试成绩为江南各高等学校之冠。据《清史稿》记载,武昌起义成功后,苏浙沪军政府派兵围攻南京,不少达官贵人见大势已去,弃职遁逃。李瑞清坚守不去,照常敲钟上课。一天,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提督张勋在北极阁议事,忽然听到了悠扬的钟声,忙派人去查问,才知李瑞清未去,赞其“是城可寄命任重者”。李瑞清特别崇尚梅花不畏严寒的气节,自号梅庵、梅痴,真是瑞雪之下,香远益清。



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以“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任鸿隽任社长,所出版的杂志《科学》月刊“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到国内,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大部分成员也在此执教,使得该校成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在民族危难时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广大教职人员献身科学,报效国家,使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科学名世”。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决定西迁。在西迁途中,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师生们争分夺秒找机会上课,甚至将学习的场所搬到长江轮船甲板上(见上图)。在学习过程中,她们坐姿端正,衣着得体,神情专注,高度投入,全然不顾轮船的晃动与机器的嘈杂,也没有分心于长江之上的各种景物,从中可见她们有着多么执着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此情此景,在恢复高考后入校的南京师范学院1977级学生身上,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们对学习有着无比的热爱,上课认真听重新走上讲台的老师乃至大师们的研究心得,下课后抢占自修室和图书馆进行学习和研讨,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饥似渴地想追回曾经被文革耽误掉的青春时光。
经过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办学空间变大了,教师和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次是学校难考了,分数线水涨船高;再次是学校水平提升了,承担起国家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攻关任务;还有就是外国朋友多了,专业老师里也能看到“歪果仁”的身影。在这个平台基础上,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提出要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力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如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我们身处宁静校园之中,回眸校史,抚今追昔,应该倍加珍惜当下,从而发奋读书,回报社会。危难时刻,弦歌不辍,既是一种对学业的坚守,还是一种光荣的传承,更是一份对国家、民族和未来的郑重承诺!姜晓云2020年5月8日


如果你也有所感所想,欢迎投稿至sun@njnu.edu.cn,我们期待你的故事!


往期回顾


抗疫纪实 | 用坚守书写“初心”,用责任诠释“使命” ——记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洪波

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须知出炉
抗疫•复学大家谈之十|侯晶晶:继续答好大学生抗疫的后半张考卷


编辑 | 马海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