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度“十项主要科研进展”等你来选!

南师新媒体团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10

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度

“十项主要科研进展”

候选成果介绍



为进一步展示我校师生在2019年度所取得的成绩,营造实干争先、奋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贡献,学校于2020年4月启动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度“十项主要科研进展”的评选活动。经学院、部门推荐,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教育科学学院程天君“以人为核心评估域:新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石——兼论新时期教育公平的转型”期刊论文等13项成果为“十项主要科研进展”候选成果,现进入投票环节。欢迎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下方投票


(按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排列)

01



成果名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新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石——兼论新时期教育公平的转型


作者:程天君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1,《新华文摘》(2019-06-05)封面要目全文转载。该文在提出“新教育公平”命题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其理论基础。该文阐明,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背景下其表现形式和治理方式各不相同。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表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树立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新教育公平理念,超越以经济发展或政治权利等为评估要素的传统教育公平观。新教育公平倡导新的教育发展观,关注以育人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秉承新的教育正义观,注重对人的尊严的承认;树立新的教育公平评价观,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感。该文是《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新华文摘》2017-06-20,入选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度“十项主要科研进展”)一文的姊妹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建设项目(2015ZSTD007)成果。该文刊发后,中国知网有较多引用,《中国教育报》(2019-04-11)、搜狐网等转载转摘;以该文为重要支撑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建设项目(2015ZSTD007)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02


成果名称:“针对PCSK9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及其应用”专利及“稳定表达PCSK9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构建”专有技术转让



作者:郭志刚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果形式:专利发明


成果简介:心血管疾病(CVD)是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占居民总死亡原因的40%,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CVD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病因的95%以上)。而血液中超标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是导致AS的罪魁祸首。目前,它汀类药物虽然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者无法耐受。近年来,以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降脂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效药。我校生科院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PCSK9抑制剂。研究表明,该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该成果以专利的形式发表,于2015年10月申报,2019年3月获得授权(ZL 201510205553.5)。2019年7月以420万元转让企业,目前正在药物临床申报。该项目是我校实施“顶天立地”科研战略的成果,也是我校产学研见实效的典型案例。



03


成果名称: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逻辑起点和阶段史建构


作者:何 平

单位:文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论文2018年第5期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19第3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全文转载,以该论文作为重要前期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和文学史已成共识的"新时期文学"不同,"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生长性的文学史概念,其逻辑起点是197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作为一个"小历史时段"被人为地分割成"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等更微小的历史时段。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起点和内在逻辑理路的文学史整体。建构整体观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阶段史,拼接被分割的更微小的历史时段,使它们不各自为政,进而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的改革开放史,在整体观的文学史视阈考察这四十年诸多文学现象,可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生长点。



04


成果名称:社会风险的刑法调控及其模式改造



作者:姜 涛

单位:法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社会风险的刑法调控及其模式改造》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系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刑法体系的合宪性控制研究”之阶段性成果。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刑法由回应到预防功能性转变的根源是风险刑法,这既使罪刑构造呈现“四化”发展态势,又使法教义学出现“五新”发展特色,论文的创新观点体现为,主张风险刑法的理论定位和方法选择的方向是,重视“法益保护+刑法的谦抑性+后果考察”的犯罪化根据,提倡二元化犯罪模式创新,对集体法益进行限缩解释。论文目前被引用8次,下载1680次,并分别被二次文献《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9期、人大书报资料《法学文摘》2019年第4期(季刊)、《检察日报》等重点转载,并被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收录入资料库。




05




成果名称:A study of the facilitation of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using speech-enabled language translation technology



作者:罗斯坦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2019-11-03发表在《英国教育技术杂志》。论文提出了由语音文本识别(STR)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系统组成的语音辅助语言翻译(SELT)技术,以支持跨文化交流。当参与者用他们的母语说话时,STR系统从他们的语音输入中生成文本,CAT系统将STR生成的外语文本翻译成英语。论文旨在调查研究方法是否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提高参与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性。研究结果表明,跨文化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的,并且参与者的跨文化敏感性会有所提高。此外,在SELT过程中,蒙古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普通话和越南语的可懂度和准确率较低,而西班牙语、俄语和法语的可懂度和准确率较高。最后,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们对将SELT作为跨文化学习活动支持的应用高度重视,因为它易于使用,能够访问真实的内容,以及参与者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基于这项研究,论文向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有用的建议。



06


成果名称:“经济新常态下的低碳转型特征与模式研究”系列论文



作者:吴 瑞

单位:商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相关成果发表在Applied Energy和Energy期刊上,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青年项目的支持。系列研究之一利用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定量评估了出口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和碳排放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气候政策干预情景下,中国出口结构调整将导致2030年GDP增长0.5-0.7%,消费增长2.0-2.2%,但出口额将有所下降。该研究同时比较了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的情景下三种出口结构模式的GDP和碳效率差异。系列研究之二揭示了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进入平台期是能源强度下降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共同结果,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排放强度(单位能耗排放量)变化对减排的作用有限。分部门来看,钢铁和非金属两个高耗能行业减排最多;分区域来看,减排主要发生在西部和东北省份,而非沿海发达省份。



07


成果名称: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



作者:项贤明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本文是项贤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的中期成果之一,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03期,2019-06-20新华文摘转载。论文在总结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且在教育领域产生深刻而广泛影响的时代特征,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研究,进而探讨了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培养教师的问题。项贤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师面对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师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是教育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教育成功应对挑战,又是我们人类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道德、情感等是人之为人且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的关键特质。要成功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师在道德、情感、哲学、审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素养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应当未雨绸缪,现在就开始探讨加强对教师这些关键素养的培养。



08


成果名称: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比较研究


作者:辛 斌  高小丽

单位:外国语学院

成果形式:专著


成果简介:本书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丛书系列之一,系统对比分析了汉英转述言语的分类和分布,不同新闻语类和语境中汉英转述言语的形式与功能,汉英转述言语与汉英新闻语篇的对话性分析, 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社会语用阐释等问题,从传播学、政治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等多个理论视角对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言和语用特点作了综合分析,梳理和探讨了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社会语用价值与内涵。本书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对比语言学研究,验证批评语言学和语料库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并且有助于提高我国新闻报道的制作和理解水平。本书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四篇书评,总部设于伦敦的世界著名的Routledge出版社已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达成协议,愿意出版该书的英文版(正在翻译中)。



09


成果名称:How referential uncertainty is modulated by conjunctions: ERP evidence from advanced Chinese–English L2 learners and English L1 speakers



作者:徐晓东、潘美珠、戴好运、张 辉、陆翊翊

单位:外国语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指代歧义是日常交际中最容易碰到的语言现象之一,句法、语义等多种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然而,不同的连词如何影响指代歧义,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脑电技术探讨了连词如何影响指代歧义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外语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因果连词(so)和并列连词(and),让步关系连词(although)会显著增加指代的歧义程度,诱发出最为显著的脑神经信号反应(Nref),且无论是对于本族语者还是非本族语者皆如此。本研究基于脑神经信号,首次证实了让步关系连词对指代歧义的特殊影响,并在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身上重复了这一实验发现。这一结果支持了有关语篇连词的理论假设,即让步关系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对让步关系的处理会极大增加句子加工的负载,从而导致指代歧义程度的增加。本文发表于语言学领域SSCI一区期刊Second Language Research《第二语言研究》(2019年35卷2期),并被国际科学快讯Science Letter (May 17, 2019; p2665; Gale Document Number: GALE|A585211070)详细摘录和报道。



10


成果名称: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的合成新工艺



作者:杨锦飞

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专利


成果简介:无废液产生的循环生产工艺对化学及化工应用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工业生产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环保要求日益严峻的今天,循环生产工艺对企业生存发展及环保是否达标都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杨锦飞教授团队针对目前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催化剂效率低及大量工业废液的问题,采用新型循环催化剂及循环工艺解决上述问题,全程无废液产生。所采用的新型催化剂代替Lewis酸催化剂,用量仅为目前工业生产用量的1%,避免了水洗等后处理过程,无废液产生,反应时间缩短了7个小时,不仅在理论取得突破,且最终产品性能得到客户的好评。成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且已转化应用并产生重要影响。该成果以专利形式体现,于2012年8月申报,2015年11月获得授权,2019年1月以300万元转让给企业,是我校科技成果实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



11


成果名称:面向地理信息安全的版权追溯和权限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作者:朱长青

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奖励


成果简介:本奖励为2019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奖励作者团队自2006年以来,在地理信息安全 “基础研究—核心技术—软件系统—转化应用—标准规范”方面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33项、软著20项、国家标准2项、SCI/EI收录论文57篇、著作2部。特别是将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安全系列软件产品,在军事、测绘、国土、地质、档案、高校等400多家单位得到成功应用,为我国地理信息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果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组织的评审中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


成果名称: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y in the evolutionary timescale of green plants through clock-partitioning and fossil calibration strategies



作者:钟伯坚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进化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Systematic Biology(5年综合影响因子10.48)。绿色植物是一类古老的光合真核生物,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早期绿色植物化石保存的不完整性以及分析方法上的不足,绿色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时间一直存在巨大争议。钟伯坚课题组利用贝叶斯分子钟方法,考虑影响估算分歧时间的多个不确定性因素,重建了绿色植物的演化时间轴,推算绿色植物起源于古元古界到中元古界(16.8到10.9亿年前)。该研究揭示了在中元古界到新元古界时期(12.0到7.5亿年前),绿藻的爆发增加了二甲基硫酸盐的排放,二甲基硫酸盐氧化成云凝结核后导致全球气温下降,促进了“雪球-地球”的形成。该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绿色植物与全球气候系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3


成果名称:脓毒症患者认知能力损伤机制的发现



作者:张 幸

单位: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成果形式:期刊论文


成果简介: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例脓毒症患者,而认知能力严重退化是脓毒症患者的主要后遗症。然而国际上对其致病机理尚不明确,至今未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因此,深入挖掘认知能力的损伤机制,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对于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首次解析了认知能力严重退化的机制,揭示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寡糖裂解片段是导致脓毒症患者认知能力损伤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脓毒症后遗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PNAS, 2019, 116, 9208-9213)上,并被国际麻醉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nesthesia Research Society)以及国际神经科学领域权威媒体Neuroscience News详细撰文报道。项目来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基金。




每人限投一次,每次请投12票投票2020年5月23日23:55截止


投票


往期回顾

《PNAS》在线发表我校化科院钱勇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魏特琳忌日|绣一朵粉菊,献给最爱菊花的你

优秀学子风采②|刘文曦:怀揣新闻抱负,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盛诗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