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夏馆修缮图录——空灵之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随园草木 Author 随园草木




美的建筑并不惧怕一无所有,
                      更何况她也并非一无所有。

2020年4月29日,我们再次见到了华夏馆。这一次,她倾其所有,只留上个世纪的尘埃在晨光中起舞如果你曾到过这里,那么你一定看得出她现今的陌生与熟悉;如果你已经错过她往昔所有的美丽,那么何不接受今天这个契机?


亲爱的朋友,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搬空了书籍、书桌、书架等一切物品后,宛如初生的华夏馆。



1


前奏


华夏馆门前还是老样子,一左一右两株高大的鸡爪槭已经长出浓密的绿叶子,只是大门不再敞开。我怀疑这两株鸡爪槭一定是悄悄偷了夜的星,不然衣袖里何以闪着绿宝石般的光芒?鸡爪槭枝头的小翅果尾翼上已点染了些许红,总有一天它们会像我们一样,张开翅膀飞向远方。





2


华夏馆一楼


华夏馆入口处的门帘在这个季节早已撤下,即便仍在冬日,它也不会存在了,于是我们大步跨入馆内。往日刷卡的闸机已经不见了,当然,不见的不止是闸机,闸机旁的绿植,雨天放置雨伞的盆具,借还书的服务台等等都不见了。进门左手边有一小隔间,那儿有个洗手池,我以前经常来这儿偷偷洗草莓吃,图书馆的周老师提着他的小乌龟来换水时,我便和小乌龟分享同一个水龙头。现在,小乌龟也只得搬家了。


一楼正门


原门口闸机放置处,地下的痕迹是原来闸机的布线槽

(摄影:胡老师)


一楼南区


一楼南内廊尽头的房间,曾经是金陵女子大学时期吴贻芳校长的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面积并不大,室内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门,左侧小门直通社会系办公室,右侧小门直通文学院(即文科学院,包括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教育系、经济系等)院长室。在这三间办公室中,校长办公室的面积最小,大概只有社会系办公室的一半,而社会系办公室的面积约只有文学院院长室的三分之二。

从一楼最北边凝望最南边的校长室
(摄影:胡老师)

校长办公室内景

校长办公室的大门及室内的小门

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拍摄。
左侧第一间为社会系办公室,右侧第一间为文学院院长室


校长办公室的南面几乎全部被玻璃门窗占据,门窗外有两株高大的桂树。此门左侧墙根处有个洞,那儿住过几只猫猫,或许已经不见了的希特勒也曾把家安在那儿。



校长办公室南面的玻璃门窗


从室外看校长办公室的门窗


校长办公室门外左侧墙根处住过猫猫的洞

往年常驻华夏馆的猫猫——希特勒or元首or卓别林

文学院院长室室内正门旁设有一西式吧台,吧台上方呈圆拱形,红黑色的木质台面至今仍泛着光泽。



文学院院长办公室,室内有西式吧台设计。


在金女大时期,一楼南区还设有教育系、经济系的办公室,靠近正门的房间则设为文书室。


教育系办公室一,与社会系办公室相邻。


教育系办公室二,室内设有简易屏风,

左墙有小门与另一同系办公室相通,

右墙有小门与文书室相通。


文献加工室


一楼北区


在金女大时期,一楼北区设有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的办公室,最北边相对的两间房则是工友室及兼具仓库功能的通道。这里有些房间曾经辟为自习室,我有年冬天到过那里,但因为房间的空调制热效果不是很好,坐没几分钟就把我给冻跑了。从那以后,我便再没进去过。


一楼北区内廊

外文系办公室


外文系办公室内部老旧的钥匙


外文系办公室内部张贴的告示


从一楼房间的破洞看馆外的风景



3


华夏馆二楼


现在可以回到大厅,上二楼去了。古早的东西往往兼具美感与实用性,一方方万字形的护栏交接处是太极图做的分隔符,方与圆的交汇,古朴典雅,共护馆内安宁。


一楼上二楼的楼梯拐角处


全馆统一样式的护栏


楼梯拐角处


楼梯拐角处的“静”字提示牌


踩在防滑条松动的阶梯上,每一个脚步都有自己的性情,或急或缓,或重或轻。就这样,我们来到了二楼。现在的我已经不能在那间小小的开水房打一杯热滚滚的开水,顺便远望窗外的风景,只好径直走向大厅。大厅、阅览区域的桌椅都被搬走了,就剩墙角的那一排排插座还在。啊,再也没人来和我抢插座了,然而我却找不到可以安放电脑的书桌了呀!







二楼大厅各处




二楼清空的阅览区域






二楼清空的书库



此处在前几年作为书库使用,这次书架搬走后不再会搬回来,又能恢复成最早时的阅览区。真正修旧如旧,恢复金女大时期的风貌。


经由下图中的楼梯,我们要上三楼了。





4


华夏馆三楼


我们来到了三楼。三楼是敞开式的书库,站在二楼大厅就可以看到部分书架。这样的设计真有风情。



站在三楼看二楼大厅


三楼清空的书库



三楼书库窗户



此为三楼原地保护的木制老书架


馆内所有的木制老书架已被原地保护,而后期置入的那些书架则被移走。


(摄影:胡老师)


三楼书库的窗户,窗外是9号楼的西墙树影,窗内右侧塑料膜覆盖保护着的是民国时期的老书架。


三楼吊顶一角



5


华夏馆四楼(阁楼)


我们上到四楼。原来华夏馆还有第四层楼,那就是阁楼吧。阁楼里黑黑的,会有煤炭小精灵吗?


从三楼到四楼的楼梯







四楼清空的书库(摄影:胡老师)



四楼阁楼墙角的小窗连着三楼。纱窗积灰经年,模糊了外面的景致。



篇外


老物件的味道




一楼的这几扇门是老物件,为方便通行,拆下来很多年了,现在放在原处等待修复。



一楼房间的旧挂钟,时间永远定格在08:36。


二楼的门锁





馆内的老式风扇与灯具


二楼大书架搬走后,表层漆皮翘起的墙面显露。

胡老师说:“那个漆好像好多幅世界地图和局地图拼在一起了。”


三楼雕有祥云图案的栏柱


周老师最后一个人工作时休息的地方

(摄影:胡老师)


周老师是华夏馆的工作人员,已在图书馆工作了十四年。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每天早上都是周老师第一个到馆开门,晚上则是最后一个离馆的锁门人。馆内的物品搬空后,虽然没有接到打扫的通知,但周老师还是自发地为全馆做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美并非不需要经营,美丽的维系靠的是众多和周老师一样默默付出的人的努力,在这里,我们要对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尾声


今天的华夏之旅就这样结束了,期待下次相会。





华夏馆的胡老师为本文做了细致的审校工作,并慷慨赠予精美图片,授权本号使用。文学院韩旭博士为本文绝大部分配图的拍摄者,对本文的写作亦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特此鸣谢!




往期回顾

今天,我们一起点亮随园

今天,我们一起点亮仙林

随园的春,美醉了!


转自“随园草木”

编辑|王寒雪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