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生态日”!小南狮带你探索校园绿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8月15日
是首个全国生态日
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纪念日
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植物花卉,飞鸟鱼虫
江河湖海,古树园林
大自然的钟灵毓秀、鬼斧神工
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今天,跟随官微菌
一起探索藏南师校园内的绿色力量
PART.01
校园内广泛栽培的秋英(波斯菊)
摄影:常鑫
颜值:★★☆☆☆
鉴别难度:★★★★★
菊科是植物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科,也是秋天开花最旺盛的科之一。校园内的菊科植物多达数十种,长得像,难区分,且还不引人注意。他们惯常在每个季节开出各色的小花,在草丛里点缀出一片细碎的绚烂。大狼耙草(Bidens frondosa)在采月湖边开出不显眼的黄色花簇,酝酿着烦人的带刺果实;三脉紫菀(Aster trinervius)和马兰(Aster indicus)用白色的花朵和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交相辉映;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露出黄色的花苞,做好了大肆扩张的准备。菊科植物在后山、在墙缝,甚至是屋顶,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占据着秋日校园的每一处。
颜值:★★★☆☆鉴别难度:★★★☆☆豆科植物也是春秋两季广泛开花的类群,它们标志性的蝶形花让他们很难不出彩。在秋季野花中,豆科植物也算是种类多且色彩丰富的。但他们多是低矮的小草本,难以被粗心的“后山游客”注意到。最容易找到的、最显眼的应该就是天桥边黄灿灿的槐叶决明(Senna sophera)和校内各处都零散分布的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了吧。槐叶决明基本都分布于仙林宾馆以北,八九月就开出一“树”拇指大的黄色花朵,花谢后便结出长条状的荚果,内有“决明子”,却总在一场场秋雨后发霉烂掉。而车轴草则在校园内广泛分布,开着密集的白色花朵,明明是真三叶草却总是被人和八竿子打不着的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搞混。还有一些隐藏很深的物种,像爱生在石缝里的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喜欢赖在坡地上的河北木蓝(Indigofera bungeana);树丛里冷不丁冒出来的一枝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豆科植物多都小而精致,篇幅限制也无法一一道来,还有十多种豆科植物也只能等待着大家自己去找寻。
PART.03
沙参下垂的花朵像极了紫色铃铛 摄影:弘毅
采月湖作为校园内最大的一片水域,成为了十多种水生高等植物的乐园。很特别的是,采月湖中水生植物的种类每年都会略有不同。14年的时候,湖里还有盛开的金银莲花(Nymphoides indica)和成片的大薸(Pistia stratiotes),不出一年,它们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成片的荇菜(Nymphoides peltata)。而到了19年以后,芡实和菱属植物成为了主流。去采月湖的栈桥上走一遭,就能见到大片正处于花期的芡实。这种睡莲科植物有硕大的凹凸不平的带刺浮水叶,紧紧地挨在一起,花找不到地方探出头来,便直接刺破叶子绽放。黑水鸡带着雏鸟在它们的大叶子上走过,着实是一幅美好的生态图景。花期一过,带刺的果实里结出种子,便是我们熟知的“鸡头米”。可能是缘于它诱人的价值,采月湖里已经很难找到开花的芡实了。还未展开的花苞被人打断,连上花柄散落在叶子上,一派荒芜凄惨之景。
湖岸边的水里生长着很多水鳖(Hydrocharis dubia),这些天正是花期,稍仔细看便能在绿叶丛中找到它们娇小的白花,渺小纤弱,亭亭玉立,可能也正是因为它的朴素,才免去了被迫害的灭顶之灾吧。
总有一些小花,在校园里的每一处都很容易遇见,却总是引不起注意。可能是它们实在太过平凡,虽是随处可见却也无人知晓他们的名字。随手列出几种,算是给他们正名吧。
花是被子植物最为重要和鲜明的特征,新手入门可以先从看到的花开始查起。对于一年四季仿佛只长叶子不开花的种类,可以采用“地点分类学”的暴力手段--每隔几天就去看看它,蹲到它开花结果,你便也能知道它是什么种类了。
鸡矢藤,不好闻但好看 摄影:常鑫
校园里的植物更迭很快,有些植物今年有,明年就没有了,而且大部分都只能在一个季节被注意到。错过了可能就真的错过了。想要遍历校园植物,还是得多走走,多逛逛,更重要的是多弯弯腰,多抬抬头。带着敬畏之心,去领略自然的神秘。
春沐雨 秋经霜
静候四时交替
悄然装点校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图景
在南师一隅缓缓铺开
身体力行 久久为功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重磅!《Nature Chemistry》刊发南师人最新研究进展!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来 源 | 南师自然社 常 鑫 |
编 辑 | 孔灵悦 |
审 核 | 何 悦 李 敏 |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