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带你走进《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是费孝通先生著述
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经典著作
他用脚步丈量中国
深入阐释社会与人际关系
全面展现中国基层社会面貌
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
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何谓“中国的乡土”?
如何以“乡土”视角解决现实问题?
让我们走进管新华老师
“《乡土中国》”研读博雅课
为什么开课:
建立新时代中国化学术自信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正是上个世纪,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时,发出的关于中国乡土的独立思考,强有力的回应振聋发聩,扎根黄土地的守望展现了坦荡的学术自信。管老师希望学生们能从《乡土中国》中汲取费先生深邃的思想智慧,用以指导生活态度、专业学习和思维方式。
课上怎么讲:“共同性”“不同性”“发展性”
想要真正理解“乡土中国”这一针对性的概念,就需要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出发。即在学生大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或者更深度的思考,这是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一个极好方法。在提及如何将这门课讲得“深刻又容易理解”时,管老师解释:“课程从文本本身出发,引导同学们从中找到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相通的部分,从而产生一种共情和共鸣”。“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位同学的生活经历不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也不同,管老师注重通过课堂中的讲解,激发同学们联系实际进行再思考,进而挖掘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思维点。
共同性是指找到同学们感兴趣的新颖点。在讲授“文字下乡”一课时,管老师关注到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引起广泛热议的“文凭贬值”问题,以别具一格的角度探讨“脱不下的长衫”,巧妙地将大学学习方法与“乡下人”学知识相联系,劝诫同学们在大学校园里抓住时代机遇,笃行爱国志向,练就本领才干。
02不同性是指激发同学们联想与实际的不同点。管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过去中国乡村的学习环境和当下大学的学习氛围,指出自觉的大学学习模式,抛出如何正确应对专业学习和社会知识有出入的问题。
03发展性是指发掘同学们思维的成长点。同学们不仅在讲解中了解当时社会“乡下人”广博的知识来源,更是进一步分析当下“文凭贬值”背后的原因,引发对自身实际的一系列思索。
课堂有什么:
中国气派和乡土意蕴
“《乡土中国》研读”是一门接地气的课程,讲的是中国乡村的人,说的是中国乡村的土,道的是中国乡村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学习《乡土中国》的哲思,就是在学习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用中国视角思考世界问题,将中国特色思维方式融入本专业的学习,建设有中国气派的学术。
“《乡土中国》研读”也是一门有生活气的课程。管老师的阶段性考核或许是一张有乡土中国本色的校园照片,或许是一则“大智若愚”的故事……学生们将课堂理论知识带到脚踩实地处,走到校园沃土上,汇涌成温暖心灵的涓涓细流。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同学:
“管老师的课堂非常有趣,他将书中的概念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再联系到现实生活的事例,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给我们提供生活建议,是每周三上完高数课后的人文熏陶。我学到了一些未曾接触过的社会学的研究和探索思维,看乡土、看生活又多了一个维度,了解了乡村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性,对中国乡土有了更清晰深入的领会。”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
如果你也想畅叙“乡土之情”
每周三上午10点35分
学海楼424教室
一起感受《乡土中国》的魅力!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文 字 | 孟安婵 陈钟灵 |
图 片 | 王甜甜 |
编 辑 | 徐子涵 |
审 核 | 徐 雯 杨鸿飞 李 敏 |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