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导师二三事 | 结篮球之缘,沐杏雨师恩

感念师恩的 南京师范大学
2024-11-2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学海无涯,岁月见证漫漫征途;山高水长,恩师如灯照亮前路。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研究生工作部,推出“我与导师二三事”专栏,邀请同学分享学术探索征程上的温暖与坚持,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启迪、关于陪伴南师故事,重温恩师教诲,感受恩师带给我们的无限启迪与力量。

本期,来听听社会发展学院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鲁豫讲述他和导师的故事……






几年后,再次站在广阔的校园里,我总是会回想起第一次与杨光飞老师在随园西山篮球场打球的那个夏日傍晚。

2019年,我从内蒙古的边陲小城来到“虎踞龙盘”的南京城。走出南京站的一瞬间,与草原瀚海的干燥空气完全不同的湿润水汽一瞬间包裹住我的感官。当我拉着笨重的行李箱走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时,随园里还洒着温暖的阳光,百年银杏树还是郁郁葱葱,金秋时的满目流金还未登上舞台。漫步在这样的校园中,我却总感觉到一丝陌生。可能,人在异乡难免会有些拘束。面对前方的未知和新环境的挑战,我的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但愿在未来几年的求学过程中,我能够在金陵大地上扎根、成长。




01

篮球赛场师徒对抗,酣畅淋漓共谈未来


第一次见到杨光飞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下午的阳光洒在400号楼的走廊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墨香,充满着古朴气息。我敲门进去,四目相对,气氛竟有些尴尬。杨老师看我人高马大,随口问道:“会打篮球吗?”我有些怯懦地说:“会打。”杨老师便借着篮球的话题和我聊了起来。忽然间,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办公室里弥漫开来。时隔多年,那段相谈甚欢的时光依旧历历在目,那些深入心灵的对话,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之中。在那个畅谈的下午,小小的“初芽”似乎也冒出了头。


第一次和杨老师打球是在西山篮球场,夏日的午后,阳光洒在水泥地上,空气中翻涌着阵阵热浪。杨老师身穿一件深蓝色运动背心,汗水已经打湿了他的额头,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旧充满斗志。他手中紧握着篮球,微笑着向我发出挑战。比赛开始,导师率先发起进攻。他运球沉稳,步伐坚定,每一次突破、勾手都让我感到压力倍增。我紧盯着篮球的轨迹,试图找到抢断的机会。然而,杨老师集体重优势和娴熟篮下技巧于一身,每一次我都能感觉到篮球在我指尖滑过,却始终无法成功防守。终于,在一次防守中,我成功预判了杨老师的突破方向,一个箭步上前,将球巧妙地拨了下来。我迅速运球反击,感受着杨老师在我身后紧追不舍的脚步声。我带球重新进攻,三分线内一步,进入“射程”准备完成一次漂亮的得分。就在我以为“这把稳了”的瞬间,杨老师突然加速冲到我身边,一个干净利落的盖帽将我的投篮封盖了下来。我惊讶地看着他,心中充满了佩服。接下来的比赛,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充满了“师”与“徒”的较量。我试图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投射来突破杨老师的防守,而杨老师则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技术来应对我的挑战。

一场比赛结束,我们坐在长凳上休息。杨老师喝着冰镇矿泉水,说道:“你不能总是三分线外出手,适当离篮筐近一点,如果防守人离你过远,可以选择突破上篮。”我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们时常约着一起打篮球,场边休息的时候我就向杨老师诉说自己最近的情况,无论是学术中的小领悟还是生活中的小确幸,都一一分享给他。杨老师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也总是会分享给我一些独到的社会学观点和生活经验。有时,他会担心我不适应南京的生活,于是常带着我和师门同学一起聚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拉近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杨老师就像一名引路者,带着我逐渐融入金陵,融入这座古朴温暖的六朝古都,以至于毕业进入南京大学继续求学之后,这段时光仍然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枯燥科研之路上的慰藉。
社会发展学院2021年“厚生杯”篮球赛队员合照

02

学术之路艰辛坎坷,恩师引路照亮迷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研究生时期的学习方式与本科截然不同,要求我独自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和未知的研究方向。每当我迷茫时,杨老师总是给予我帮助,让我顺利地走过艰辛坎坷的学术之路。


撰写毕业论文时,面对自己搜集的数据资料,我苦于找不到对应合理的理论来阐释,同时又要考虑选择的理论对数据的解释力度,是否能让别人信服、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我独自思考许久,却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杨老师看我一直陷入固定思维中,便建议我先将初步的想法写成一个小论文,尝试投稿至年会上做发言,听一听本领域其他专家的点评和建议,或许可以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为我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同时,杨老师也鼓励我抓住机会多与别的老师交流,而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人的指导。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和杨老师参加了2021年的年会,并在会上向在座的老师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面对台下的各位专家老师,我深知自己的报告并不成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发言的时候底气不足。但结束后,各位专家老师的点评非常中肯,也给了我很多修改建议,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新的思路。杨老师博览性指导的做法为我的学术之路打开了更加宽广的视阈,也让我对本专业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笔者与导师参加2021年社会学年会

正是有了杨老师的指点迷津,我才能够在迷茫的学术之路上清晰地找准方向。然而,方向确定后,学术成果的产出也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顺利。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好像经历一场生命降生的全过程。从有一个想法,到完善自己的思路;从敲定整体的框架骨骼,到往其中填充自我思想的血肉,每一步我都走得异常艰难。面对反反复复修改四五十稿的考验,我也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一次,我和杨老师交流稿件进度,杨老师细心地发现了我状态不对,立马告诉我:“你先别改了,我们一起出去打场球放松一下再说。”


一场球赛结束,我和杨老师还是坐在篮球场旁的长椅上休息聊天。杨老师安慰我道:“不要着急,稿件慢慢改。一句一句看,一句一句改,总会梳理清楚的。”最终,我的文章成功发表。杨老师那句让我“慢慢来”的教诲,就像春雨,悄悄浸润了饱受考验的心灵,最初萌发的小芽终于冲破土壤,骄傲地迎向天空唱出了歌。


行文至此,来到南京已经五年,读博也已经两年。我也许不够出类拔萃,但我曾在这里奋斗过。曾几何时,宿舍里堆满各种经验材料和专业书籍。书桌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和框架图密密麻麻。偶尔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抬头的瞬间,总会想起角落里尘封的篮球和那段与杨老师打球的时光。记忆建构着时间的桥梁,人与人的情感链接显得那么弥足珍贵,让我们在节奏愈加快速的数字时代里能够“安身立命”。生命,无非就是感受情感之流。与杨老师结下的师生情谊,也成为我这颗学术小苗的养分,鼓励着我茁壮成长。


最后,感谢我亲爱的导师杨光飞老师的细心、真实和一丝不苟。三年里,老师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帮我修改论文,指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之余,球场之上,老师则更多地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磨炼自己的意志。


一声师父,一生无悔!


往期推荐:




南师这个工作坊,“国际范”拉满!


深化校地合作,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市鼓楼区签约


安书欣:破“境”成蝶,跨越三年的华丽蝶变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来   源

编   辑

审   核


南师研究生

葛志悦  汤玉欣

陆  怡  朱志义 李   敏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