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高职到“985”研究生!这位川科学子一路逆袭!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这是赵山龙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话,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事态度,他相信,在拼搏努力的时候,尽管前方的路途如履薄冰,也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努力会庇佑他,开满鲜花的春山会在平原的尽头等待他。

赵山龙

硕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专业、本科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曾就读于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

●2019年获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

●2021年获四川轻化工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2年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

●获得2021-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2023年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获得2023年成都市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竞赛工作组优秀成员、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


01

从高职到研究生: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谈到这七年举步维艰的学习历程,赵山龙感觉就是在谈笑风生,常常会遥想起当年刚踏入大学阶段的样子:一度迷茫、虚度光阴、悔恨过去。罗曼罗兰曾说过“年轻的将士才会悔恨过去,熟练的将军都是在深夜里擦亮他的剑,准备下一场战斗。”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依旧热爱生活。人不轻狂枉少年,赵山龙曾经也是迷失在青春十字路口的人儿,他说:“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下定继续学习深造的想法,而是就这样混着毕业吧。”

后来,他相信,人的改变首先是从内而外的,而心智的成熟便是蜕变的开始。敢于认清现状,接受自己的过错、接受自己失去的机会、也接受自己的目光短视,在这之后,要重拾自信,放下过去,敢于翻篇,重新认识自己,更要继续去走一条当下来说更有成长的路。

赵山龙一直认为,凡是命运赠与你的早已在暗地里为你标好了价格。他回忆起当年做升学这样决定时所经历的思想上的斗争、意志的挑战、内外环境的消极影响,当年他下定决心升学时,不仅面临着家人的质疑,还面临着同辈的嘲讽,但他坚定了自己的追求,他想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心智坚定的想要做好,所以他走下来了,因为他知道那些敢于创造未来的人,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于是,当初那不易的过程,便造就了如今坚毅的自己。

02

回溯川科的岁月: 把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回望在川科的光景,前两年似乎可以用轻描淡写来一笔带过,而最充实的时光则是在川科的第三年,也就是升学考试备考的那一年。人们常说,痛苦才是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在大三那年,赵山龙深刻的记得每天早起、自习、午饭、稍稍午睡、自习、晚饭、自习、晚睡,365天的千篇一律,循环往复的在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却成为他在川科最有意义的一年。赵山龙说:“把每天都过的很充实、很积极,然后渐入佳境,这段学习经历也对我后来的学习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2019年,他收获了自己的果实,在获得川科校级优秀毕业生的那一刻,那些误解与嘲讽,终是一缕青烟。

赵山龙在川科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窗友谊,他们就像历经岁月考验的革命情谊一样,他们在困境中挣扎,又在困境中绝处逢生,相互鼓励,相互慰藉,并肩同行。正是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这条艰难的升学路变得更有色彩。在此期间,他引以为傲的收获了党员身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九千万大家庭的一份子,使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探索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03

7年求学路:初心如磐,时间定会给我答案

在7年的升学过程中,赵山龙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瓶颈,每个阶段都带给他不小的挑战。从专升本考试到研究生考试,赵山龙曾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突破自己的极限,停滞不前的分数,时间流逝的紧迫,无形的压力逼得他像无头苍蝇一样处处碰壁,他说:从‘知道’到‘做到’的中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则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他认为首先是自己能静下心,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其次是勤能补拙,这四个字历经古今,依旧透露着深刻的哲理光芒。赵山龙相信这是唯一能抗衡他面临的瓶颈的方法,当你身处低位时仍然保持一颗勤奋向阳而生的心,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的。

在川科 CHUANKE

融入赛事竞技的教学模式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训平台实景化、课堂教学项目化、实践教学工程化、课外作业综合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并成功实践了“先技能,后理论,技能理论一体再提升”三段式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重视以技术创新赛事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专业教育、科技创新、知识转化的协同增量效应,引入行业企业人才的培养规格,重视实务能力培养,组织在校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数百项,其中,我校学生在“蓝桥杯”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五年荣获一等奖。

在川科 CHUANKE

只为培养精益求精的一线工程师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为了适应新经济、新动能的转换需求,建立和完善适应传统动能转型要求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开发课程体系,加大对生产、管理、创新研发过程重点环节技术技能的“螺旋上升式”实践教学,培养富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一线工程师。

建立和完善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跨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专业群,培养创新能力强、跨界融合的工科一线工程师。将技术性实践与智能制造相结合,引进企业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中试线、生产线,培养具有产业全局视野,熟悉产业链从设计、研发、生产到服务“全链条”的工程师。


在川科 CHUANKE

“双师型”教师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师资建设一直是学校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培养“双师型”教师放在首要位置,实施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名师战略,师资力量雄厚。通过内培外引,制定和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把培养教授、博士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师资培养体系,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还与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世界科技型民企合作,互派师资,聘请总经理、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及专业带头人,学校双师型师资比例达53.56%,确保了本专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川科 CHUANKE

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近年来,川科在就业、招生、专升本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单位总数已超过500家,校外实习基地三百余个,学校近几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高于全省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3年学校专升本再传喜讯!学校共有1569名学子分别被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文理学院、宜宾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吉利学院、成都锦城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川外成都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省内知名高校录取!个别专业录取率甚至达到了100%!

未来,学校将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实现学校“创百年学府,育科技精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THE END

  来源 | 锲科体育学院 

  编辑 | 杨清怡  

 审核 | 罗华丽、邹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