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泰元语|父亲节快乐!

曾泰元 英语世界 2022-11-06


“&”“”“@”“”

父亲(father),爸爸(papa),爹(dad)

 文/曾泰元


父亲节(Father’s Day)源自20世纪初的美国。1910年,华盛顿州庆祝了全世界第一次的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父亲节。

全球各地父亲节的日期虽有不同,不过多数的父亲节都采纳了美国的先例,同样订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台湾的父亲节延续了民国时期的规定,订在8月8日,因为“八八”和“爸爸”谐音,而且“八八”二字上下连缀,字形上有如一个“父”字。

父亲,father。爸爸,papa。这两组词语,每组的两个都是音近义同,中英文似乎有点关系。另外,方言、农村、口语说的“爹”和“大”,跟英文的dad一样音近义同。这是怎么回事?是中文向英文借,还是英文向中文借?

都不是。事实上这些表面的近似,反映的是深层的“语言共性”(language universal)。不仅father(父亲)、papa(爸爸)、dad(爹;大)如此,mother(母亲)更是个绝佳的经典案例。

请容我先岔个题,从mother说起。


我初中一年级才开始学英文。那时发现,有同学对课本里的音标深感头痛,就用汉字标注,以利发音,方便记忆。其中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不忘:mother,妈的。

青少年的我瞪大双眼,觉得实在神奇。一方面赞叹于同学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讶异于中英文的音义对应。“母亲”的英文mother念起来居然就像“妈的”,意思还一样。

原本的神奇赞叹,逐渐转化为一颗好奇的种子,从此深埋心中,直到我读了语言学博士。因个人兴趣以及研究所需,我遍查资料,交叉比对,赫然发现,那位初中同学的直觉,竟是我读到博士才知道的语言共性。

西方的词源学者普遍认为,mother由“mo”和“ther”所组成。前一半的“mo”意思是“妈”,世界各地的语言几乎都有类似的音义,后一半的“ther”则是印欧诸语言(Indo-European languages)所特有,用以表示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或可翻成“亲;亲属”。是故,追本溯源,mother的本义就是“妈亲”。

“mo”是现代英语的拼法,反映的是“ma”的发音。虽然确切的来源不详,不过专家推测,这可能是由婴儿吃母奶时所发的音演变而来。双唇微闭,鼻腔畅通,是人类最基本的口鼻模式。此时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就是双唇鼻音的“m”,如果继而张开嘴巴,我们听到的就是类似“ma”的音节。妈妈怀里抱着婴儿给他吃母奶,婴儿本能发出的声音“ma”,就被妈妈联系到了自己,认为是婴儿对自己的称呼。

“ther”的意思是“亲人”,此乃现代英语的拼法,背后源头的基本形式是“ter”。英文里常见的例子还有father(父亲,fa + ther,“爸亲”)、brother(兄弟,bro + ther,“男性亲属”)、sister(姐妹,sis + ter,“女性亲属”)。

回到父亲的正题,长话短说。


“父”就如同“fa”,“爸”就如同“pa”(或拼为“ba”),双唇音的“p”是源头,唇齿音的“f”是后起的,“p”到“f”的演变,可以用格林定律(Grimm’s law)轻易解释。

另外,“爹”和“大”就如同“da”(或拼为“ta”),英文的dad(爹)源自幼儿语的dada(爹爹;大大),而dada则是da的重叠形式(另如:ma → mama,pa → papa)。

研究表明,在语言习得的进程上,ma、pa、ta都是婴幼儿最早掌握的几个音节。人类用ma(妈)来指称关系最亲密的母亲,用pa(爸)和ta(爹;大)来指称关系第二亲密的父亲,此乃跨语言、跨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共性。

父亲节说文解字,以理性的语言知识铭记此日。

   

作者简介

曾泰元,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原系主任,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英语世界》编委。

 




「点击浏览新刊目录」

「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