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师》丨 2018年总目录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总第191期目录


《建筑师》· 2017“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城市设计与理论研究

  • 城市设计教育:北美经验解析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 金广君

  • 巴塞罗那:全尺度的都市规划之路 / Joan Busquets 文  钱丽源 译

  • 城市设计在日本的接受与发展 / 傅舒兰

  • 罗西与当代瑞士城市建筑 / 陈瑾羲

  • 英国城市设计:1980年代至今的概要式回顾 / 杨震  于丹阳

  • 美国现代城市设计的起源、建立与发展介述 / 王嘉琪  吴越

  • 地块肌理——土地划分的形态学 / 刘铨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 “超级”之后——荷兰建筑再观察 / 褚冬竹

  • 浅议呈现于戈特弗里德·森佩尔《风格》中的“中国建筑” / 焦洋

  • 英国工业建筑与吉尔斯·G·斯科特的“工业教堂” / 高巍  赵玫


建筑师执业研究

  • 脉络与趋势——历届UIA主题诠释 / 钟志涛  丁建华  孟建民

  • “建筑师负责制”背景下的中国注册建筑师“责、权、利”相关问题辨析 / 蒋楠


建筑技术与设计方法

  •  “动态封装”——可变建筑表皮系统设计研究 / 冯刚  陈达  苗展堂

  • 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在绿色建筑设计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比较 / 谢晓欢  贾倍思

  • 未来设计:基于Ladybug+Honeybee的参数化性能设计方法 / 毕晓健  刘丛红





▍总第192期目录


建筑师访谈

  • 静谧胜景与诗意几何——建筑师李兴钢访谈 / 范路  李兴钢

  • “蜕变”的背后——创造型结构工程师张准访谈 / 孟宪川  张准  

  • 一种稀缺的力量——擅长对话的创造型结构工程师张准访谈后记 / 孟宪川


译文

  • “那么,为什么是多西?”/ [荷] 亚历山大·佐尼斯  [荷]利亚纳·勒费夫尔 文  黄卿云 译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 建筑史学家单士元的学术人生——纪念单士元先生逝世20周年 / 王其亨  何滢洁  张杰  张龙

  • 从“类型”和“分期+分类”到“分期+分主体+分类”——中国建筑史写作体例问题反思 / 赖德霖

  • 《新编鲁般营造正式》中的门尺法研究 / 朱宁宁

  • 《园冶》建筑类型考 / 蔡军

  • 工兵、道路测量师与传教士——天津租界早期设计者研究 / 李天  周晶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 密斯早期的住宅设计——文艺复兴花园别墅传统的转化 / 熊庠楠

  • 机器、生产、知识与福特主义——20世纪初美国现代住宅“原型”小史  / 王为

  • 法西斯政权下的意大利公共住房政策和建设实践 / 周晓红

  • 构与意:现代绘画的神性空间(下)——马克·罗斯科与罗斯科教堂 / 张燕来 


建筑思想评论

  • 历史的未来——维奥莱·勒·迪克理性思想溯源 / 汪妍泽  单踊

  • 异托邦与多维之境——西方建筑设计思维与审美的当代性思考 / 王辉

  • 两战期间的德美社会文化差异对包豪斯美国化的影响  / 张希  饶晓晓  吴云 洪苗

  • 从风格到后现代主义——中国建筑史的史学研究发端与影响 / 魏筱丽


建筑教学研究

  • 当代乡土理念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探索 / 薛佳薇  曾琦芳  陈淑斌  方翊珊


纪事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卢绳诗文遗稿追思先生足迹 / 朱光亚


《建筑师》·2018“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总第193期目录


专辑:瑞士当代建筑

  • 篇首语


前言

  • 自然中的建构之道 / 孙慕兰


综述

  • 瑞士建筑——建筑在瑞士 / [瑞士] 沃纳·奥克斯林 文  汪弢 译  江嘉玮  李鸽 校

  • 专访沃纳 · 奥克斯林——论历史学家之天职 / [瑞士] 沃纳·奥克斯林  江嘉玮   


建筑教育   

  • 彼得 · 马克力—— 眼睛的教育 / 赵越    [瑞士] 彼得 · 马克力 

  • 结构化设计教学之路:赫伯特·克莱默的“基础设计”教学—— 一个教学模型的诞生 / 吴佳维  顾大庆 

  • 在抽象观念与未来的现实之间—— 作为建筑设计工具的物理模型 / 程博 


建筑师访谈

  • 当一切都合为整体——克里斯蒂安·克雷兹访谈 / 刘奕秋  [瑞士]克里斯蒂安·克雷兹

  • 在大山深处——瓦伦丁·比亚斯访谈 / 田耕  张朔  [瑞士]瓦伦丁·比亚斯

  • 创造空间与走向空间——拉斐尔·祖伯访谈与个人体会 / 潘晖  [罗马尼亚]德尼莎·巴拉日  [瑞士]拉斐尔·祖伯 文  尚晋  潘晖  索佳妮 译   潘晖  李鸽 校

  • 好奇心的驱动——帕斯卡·弗拉默访谈 / 时思芫  [瑞士]帕斯卡·弗拉默 文  杨诗雨  时思芫 译


实践与思考

  • 瑞士德语区当代建筑师作品中的混凝土 / 张旭

  • 瑞士木结构建筑:求索于传统与创新之间 / [德]乌多·特尼森文  尚晋 译  孟宪川 校

  • 瓦勒里欧·奥加提的“无参照建筑” / 潘晖

  • 山谷中的回响——五座提契诺的学校建筑对自然与城市回应的解读 / 刘畅

  • 综合社会学、建筑学、建筑技术的瑞士新型群居模式探索——以苏黎世社会住宅“不止于居”为例 / 张峰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技术实验楼——一个建造的实验 / 汪弢


     评论

  • 城市思考与集体记忆 / [瑞士]昆塔斯·米勒 文  高勤 译

  • 装饰——一个问题的回归 / [法]安托万·皮孔 文  李昂 译






▍总第194期目录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专栏


前言

  •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进及其本土化 / 沈旸  陈曦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 英国历史建成环境保护——一段在实践中往复的历史 / [英]肖恩·奥雷利 文  江孟繁  陈曦 译  潘一婷 校

  • 从战后重建到预防性保护——比利时建筑遗产保护之路 / 吴美萍

  • 后现代图景下的批判性保护——美国当代建成遗产保护动向 / 张鹏  陈曦

  • 日本建成遗产保护方法的发展 / [西]亚历杭德罗·马丁内斯 文  石晏蕊 译  温静  陈曦 校

  • 20世纪中国文物建筑保护思想的发展 / 吕舟


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一场二十多年的“实验”——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国际保护修复比较研究 / 伍沙

  • 瓦伦蒂诺的小天使——意大利修复设计方法及中国视角 / [意]马可·德诺西欧  董亦楠  姜蕾  梁晓旭

  • 纽约高线公园作品解读——略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与转型 / 金珊  李云  伍惠婷

  • 中国已知工业遗产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 [日]青木信夫  张家浩  徐苏斌

  •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以德庆县为例 / 尹新  孙一民  段泽坤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 回归传统:当代数字化建筑几何建构策略研究 / 陈中高  吉国华


古典园林研究    

  • 基于山水画“远”论的晚明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欣赏研究 / 耿虹  屈行甫  李明祥


译文          

  • 一捧“彩虹般的花束”——纪念阿尔多·凡·艾克诞辰100周年 / [荷]亚历山大·佐尼斯  [荷]利亚纳·勒费夫尔 文  黄卿云 译


建筑师访谈      

  • 柔韧成长——魏娜的情感设计之路 / 潘曦


专栏

  • 开门见山——金陵四十景 / 陈薇






▍总第195期目录


建筑师访谈

  • 陆轶辰:感应的形式/ 翁佳


史学研究        

  • 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发展与陈从周的贡献试探 / 赖德霖

  • 建成环境“前传”——英国建造史研究 / 潘一婷  [英]詹姆斯·W·P·坎贝尔

  • 理性之路,从建造史看传统走向现代 / 叶静贤


城市设计研究      

  • 基于城市空间类型组合的城市设计实践——以兰普尼亚尼的瑞士诺华办公园区和瑞希提街区营建为例 / 陈瑾羲

  • 空间的价值:空间句法的反思 / 杨滔

  • 从“R+P”到轨道紧凑城市——香港铁路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 殷子渊


建筑设计研究

  • 营造笔记之集结的风景——两塘书院暨金石博物馆设计 / 汤桦  袁丹龙

  • 20世纪当代建筑地域主义理论的重建与争论 / 李垣  李振宇

  • 纯净的意匠——谷口吉郎的现代建筑之路 / 程力真  张路峰


建筑结构研究

  • 弗雷·奥托与大跨度柔性结构建筑 / 张玲玲  杨绍亮

  • 变化与应变——体育建筑可变设计发展回顾与展望 / 梁斌  刘加平


景观园林研究

  • 前世与今生:文本中的“芥子园” / 史文娟

  • 晚明无锡愚公谷考 / 梁洁  郑炘


人物

  • 超越地平线——安藤忠雄 / 成潜魏





▍总第196期目录

建筑师访谈

  • 建筑之日本展:基因的传承与再创造——策划总监藤森照信访谈录 / 包慕萍

  • 思辨中回荡的“结构”:采访张永和 / 张永和  孟宪川


建筑教育研究

  • 结构化设计教学之路:赫伯特·克莱默的“基础设计”教学——教案的沿革与操作 / 吴佳维  顾大庆

  • 教育体系演变史视野下的“五七公社”典型工程设计教学——以四平大楼的教学和设计为例 / 彭怒  董斯静


近代建筑史研究    

  • 陪都重庆文庙修葺计划:1941年 / 杨宇振  杜林东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 刘清越  宋昆  汪江华  李冬伟


城市设计研究      

  • 功能追随空间:多尺度层级网络塑造的城市中心 / 盛强  周晨

  • “拼贴城市”的思维和手法——当代语境下城市的历史环境更新 / 杨怡楠

  • 基于步行友好视角的城市居住区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彭雷  李保峰


建筑理论研究

  • 关于现当代建筑的理论与思考——从《建筑学的属性》到《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王贵祥

  • 查尔斯·詹克斯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历史写作 / 王伟鹏

  • 一种基于“适当性”的类型学——建筑理论史中“得体”概念演变研究 / 张其邦  杨蒙  杨晟  杨健

  • 从再现到模拟:《绘图的消亡:模拟时代的建筑》及相关文献的对比解读 / 俞传飞


建筑技术与设计方法

  • 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的设计模式研究 / 舒欣


2018年总目录


《建筑师》杂志·2018“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与评委点评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刘川

美术编辑:柳冉

实习编辑:刘至卓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淘宝天猫商城: http://zgjzgycbs.tmall.com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