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像记录解读|1901—1945年日本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记录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9-04

本书是对1901—1945年之间日本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图像记录的解读。
在近代中国,最早出现建筑“身影”的照片,多出自外国人之手。他们在用相机记录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中国建筑的真实状况,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不过,最初出现建筑的这些照片,一般是从名胜古迹游览角度的记录,且多作为私人留念,不具有传播的目的。
真正意义上从专业角度对中国建筑的记录始于近代日本学者。1840年以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而几乎与此同时,近邻日本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通过明治维新,日本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并且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一批“和洋融合”且具有深厚汉学功底的治学者。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大批的日本学者或个人,或组成团体来华考察文物及建筑,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其研究涉及历史学、人类学、美术学、建筑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大量的图像记录。在建筑学领域,以1901年伊东忠太一行的紫禁城测绘为开端,专业的日本建筑学者开始介入对中国建筑的考察和记录。
本书有两个要解明的问题,一是图像背后的学术脉络,二是近代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动因。因此,本书从大的方向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近代日本与西欧学者对中国建筑考察与图像记录的综述。通过阅读第一章,读者能够迅速建立起近代日本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全景图。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与第四章,以时间为脉络,从起始期、普查期和专题期三个时间段,分别叙述近代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和关野贞对中国建筑的考察和记录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建筑观与遗产观。第三部分是就近代日本建筑学者中国研究的动因所做的分析,考察学者的记录与亚洲主义之间的关联,即亚洲主义以何种方式参与了近代日本的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图像记录来源多样,既有来自专业建筑学者的记录,也有来自非建筑学者的各个领域的记录。但是,近代日本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主要是以伊东忠太与关野贞为两大支柱展开的,图像记录也大多出自伊东忠太和关野贞之手。因此,本书主要围绕伊东忠太与关野贞的中国建筑考察展开。
近代日本对中国建筑的科学记录与研究始于伊东忠太。1901年,以伊东忠太为首的日本学者对中国北京的紫禁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察和测绘,标志着专业的日本建筑学者开始介入对中国建筑的记录。1902—1903年,伊东忠太对中国进行了一年又两个月的考察,走过了当时中国的16个省份,形成了对中国建筑最初的较为完整的认识,并搭建起了东洋建筑的基本研究框架。
▲ 伊东忠太中国考察路线图
在1930年之前,关野贞的研究重心一直在日本和朝鲜,直至进入东方文化学院才开始了对于中国建筑的密集研究。相较于伊东忠太热衷于搭建中国建筑的通史性研究框架,关野贞则采取了一种“自下而上”或“由微及全”的研究方法,即通过从陵墓、辽金建筑等专题入手,乃至砖、瓦、石刻等的研究,来逐步确立对中国建筑历史的整体认识。▲ 关野贞中国考察路线图 
近代对中国建筑记录的日本学者中,有一位非建筑专业的重要学者,那就是常盘大定。常盘大定,日本宫城人,毕生研究中国佛教,是中国佛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常盘大定虽然是一位佛教学者,但其学术研究与中国建筑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从1920—1929年期间,常盘大定共对中国进行过五次考察,走过了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地区。
▲ 常盘大定中国考察路线 
从1901年开始直至1945年战争结束,以伊东忠太和关野贞为代表的近代日本建筑学者对中国建筑展开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考察、记录与研究。他们对中国建筑的考察和记录具有起步早、持续时间长、考察范围广、记录内容全面以及专业性强的特点。所形成的大量图像成果,会同研究者的测绘图、考察笔记、考察日记及相关论著等,全面而翔实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建筑遗产保存的整体状况,形成了中国最初的建筑遗产数据库的雏形,是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要的基础资料。 

▲ 伊东忠太《东洋建筑系统图》的中国艺术东渐路径
▲ 伊东忠太《东洋建筑系统图》的印度艺术东渐路径

▲ 伊东忠太《东洋建筑系统图》的西亚艺术东渐路径

▲ 伊东忠太《东洋建筑系统图》的希腊艺术东渐路径







京东商城








【扩展阅读】


|日本建筑研究 |《建筑师》杂志208期“专栏:日本建筑研究”

|日本建筑研究 | 包慕萍:建筑之日本展 基因的传承与再创造——策划总监藤森照信访谈录

|日本建筑研究 | 徐苏斌: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机制的再思考

|日本建筑研究 | [美]大岛正(Ken Tadashi OSHIMA):世界的日本建筑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柳冉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