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染性休克如何使用血管活性药及补液?

2015-03-08 好医生 HAOYISHENG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公众号:HYS980151516

新朋友可以点击标题下面:“HAOYISHENG”来订阅我们每天推送的医学内容。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因为微信定订阅系统只保存近五天发布的内容。为了长久保存资料以便以后温习,请大家转发自己的朋友圈。



1。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关键,是『抗休克治疗』和『病因治疗』(例如外科适时地切除感染源的脏器,彻底引流...等等);治疗的重点是『维护机体各脏器功能』尽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和维护,必须根据病情而定,绝非简单程式可做出规定。而且在治疗和维护中,常常容易发生『医疗矛盾』或『医疗错误』,反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例如血管活性药剂量的使用过大,足以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迅速衰竭。

3。由于其发病机制和预后,与“出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基本不同,故三种休克的治疗需要区别对待。出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是以『补液容量治疗』为主,而且是病因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来说,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只是『支持治疗』,而且必须兼顾到『脏器功能的维护』,因不是病因治疗。

4。感染性休克达到“无尿”状态,提示细菌毒素已经引起肾小管损坏,达到功能衰竭地步,生命垂危。达到顽固性低血压状态,提示已经达到心力衰竭。
此际,补液、血管活性药和利尿药的使用,固然重要,但凑效难说,需特别慎重,往往已是马后炮,如果再加上“使用矛盾”或者“使用不当”,效果往往恰恰相反。

4。有关支持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各类药物的药理学知识,需要在平时作为一项重点学习内容,以尽可能避免或防止治疗矛盾或者治疗不当!

血管活性药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两者经常同时并用,取长补短。两者的药理学相近,用药剂量也接近;而效能的发挥都与“剂量大小”息息相关,错用大剂量的后果相对严重,而且往往不可回逆。

其它正性血管活性药是间羟胺、肾上腺素,偶尔用之;去甲肾上腺素是不用的。洋地黄则偶尔需要用,但治疗矛盾较多。

5。下面重点介绍用于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的药理,供参考:

一、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在体内主要由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生物转化合成。

药用肾上腺素由人工合成,为盐酸盐,性能不稳定,在碱性、空气和日光下容易氧化,变为粉红色或棕色时失效。

【药理特性】

(一)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加速传导,增快心率及提高心肌兴奋性,为强效心脏兴奋药,但心肌作功及心肌耗氧均增高。

(二)血管:
对小动脉和皮肤、黏膜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收缩作用较明显;对大动脉和静脉的作用较弱。

对肾血管收缩明显,尿量减少。

常用剂量引起肺动脉和静脉压升高,肺血流量减少,过量可致肺水肿。

对冠状动脉即使小剂量也产生血流增加的效果,对冠脉灌注有利。

常用剂量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增大剂量则骨骼肌血流减少。

(三)血压:

1。静脉滴注 2~10 μg/min时,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舒张压下降,平均动脉压稍升高或不变,脉压增宽。

2。静脉滴注 10~20 μg/min时,皮肤、粘膜及肾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增高,使舒张压上升,平均动脉压升高。

(四)呼吸:

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降低正常肺泡CO2含量。

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明显疗效。

(五)代谢:
1。肾上腺素增加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释放,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血糖升高。

2。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磷脂、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3。常用剂量提高机体代谢,增加产热。氧耗量增高20%~30%。

4。静脉滴注小剂量(0.05μg/kg/min)肾上腺素,使血K+往骨骼肌细胞内转移,同时肝内K+向血中释放,但仍可引起持续性血钾降低。

(六)中枢作用:
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仅有较弱的中枢兴奋作用。但大剂量仍引起烦燥、头痛、焦虑和激动。

【临床应用】
(一)止血:敷贴于皮肤、粘膜(鼻、咽喉、耳等)浅表出血处,有局部止血功效;对静脉渗血则无效。

(二)与局部麻醉药混用:延缓组织对局麻药的吸收,减少局麻药中毒,并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每200 ml局麻药加入肾上腺素0.1 mg(1∶20万),一次总用量不超过0.3 mg。

(三)抗过敏休克:肾上腺素抑制过敏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加强血管收缩,减少渗出,提升血压,减轻声门水肿,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过敏性休克症状,用量0.25~0.5 mg/次皮下或肌注,肌注维持作用10~30 min,皮下60 min左右。

(四)心脏骤停复苏:静脉或心室腔注射0.25~0.5 mg/次,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注入。

(五)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皮下、肌注或雾化吸入都有效,一般3~5 min症状缓解,每分通气量和呼吸频率均增加。

【不良反应】
大剂量或快速静脉注射,可致心悸、烦燥、头痛及血压骤升,并可能引起肺水肿、脑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

因此,需掌握用药原则:
①根据用药目的,严格控制最小有效剂量;
②慎用于老年人;
③禁用于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心绞痛等病人;
④禁止与氟烷伍用,有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二、去甲肾上腺素

医用合成的重酒石酸盐去甲肾上腺素,化学性能不稳定,光照或碱性环境易致破坏而失效。因其缺点较严重,故今已罕用。

【药理特性】

(一)血管:
1。静脉滴注10 μg/min,使心脏兴奋,小动脉、小静脉、皮肤、粘膜、肠系膜、肝肾等内脏血管以及骨骼肌血管强烈收缩,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幅度不大,导致外周阻力增高,组织缺血,肾血流量明显减少,微循环障碍加重。

2。冠脉血流则增加,系舒张压增高及冠脉舒张所致。再增大剂量,则舒张压也升高,MAP升高,脉压减小。

(二)心脏:
使心脏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增快,心率增快,每搏量增加,但因外周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

(三)大剂量引起类肾上腺素高血糖代谢反应。

【临床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用于低容量性休克或内毒素休克,虽能提升血压,但微循环障碍反而加重,不能提高存活率,故已弃用。目前,该药仅适于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供维持血压稳定用。

【不良反应】
1。若静脉滴注时间过久、浓度过高或漏出血管外,极易发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应重视预防。一旦发生,应立即在局部皮下浸润酚妥拉明或普鲁卡因以解除血管痉挛。

2。剂量过大或滴注时间过久,容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内膜下缺血和梗塞。

三。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

(一)使用的目的是:“增强心肌收缩力”,是最常用于感染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1. 多巴胺 2.5~10 μg/kg/min静脉滴注,有强心、升压和利尿效应。

2. 多巴酚丁胺 2.5~10 μg/kg/min 静脉滴注,其正性变力效应比多巴胺强。
(以上的剂量范围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再加大剂量,否则肾血管顽固性痉挛,可加速“尿闭”的出现,治疗棘手,往往可达束手无策的境地)

3. 急性心衰合并严重低血压时,可慎用去甲肾上腺素1~8 μg/kg单次静注,或短时间静脉滴注1~8 μg/kg/min。

4. 经上述处理,血压虽已回升,但脉压不见增大、尿量反而减少时,应重点调整心脏前负荷及降低后负荷。

(二)调整心脏前负荷:
1。急性心功能不全病人往往不能进食,伴呕吐、出汗,或应用血管扩张药,故易合并血容量不足,在应用正性变力药时,必须同时纠正血容量和调整心脏前负荷,以提高心排血量,争取在PCWP指导下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2。要求PCWP逐步提高到2~2.4 kPa(15~18 mmHg),以保证最适宜每搏量。

3。急性心功能不全时,CVP的反应往往不够及时,一般要比PCWP的反应晚出现15~30 min,因此,CVP反映心脏前负荷情况的价值不大。

(三)降低心脏后负荷:
1。经正性变力药及调整血容量治疗后,如果血压仍低,提示心肌泵功能受损,需考虑使用血管扩张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籍后负荷下降,提高心排血量、降低PCWP和提升血压。

2。常用的血管扩张药有:

①酚妥拉明0.1~0.5 mg/min静滴;
②硝酸甘油10~500 μg/min静滴;硝酸甘油软膏涂抹皮肤,一直用至手术日晨,术中需继续使用;
③硝普钠8~25 μg/min静滴。

3。不论采用何种血管扩张药,都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最好采用微泵注射器用药,严防血压过降,特别对并存冠状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硬化的病人尤为重要。一旦出现低血压,除减慢或停用血管扩张药外,应及时加用正性变力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作纠正。当心排血量增加并稳定后,及时逐步减慢滴速,直至停用。

(四)利尿药:
利尿有利于控制心衰,但利尿速度必须缓和,并于手术日晨停用,同时静脉补液。利尿过急,易致低血容量和水电解质紊乱,若继以全麻或椎管内麻醉,较容易并发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和洋地黄中毒。手术后仍可酌情继续使用利尿药。

(五)洋地黄制剂的应用:
对急性心功能不全一般不主张直接用洋地黄治疗,因其作用出现缓慢,且容易出现洋地黄中毒。

1。洋地黄控制心衰的效果较好,但需达到洋地黄化,一般需至少数天至一周以上,其间需严密观察。

2。洋地黄化的方法:
①初载量地高辛0.25 mg口服(或0.125 mg静注)q 6 h,连用3次;继以维持剂量0.25 mg口服(或0.125 mg静注)qd;若伴有肾衰,维持剂量尚需减小;
②用药开始后24~36 h期间,应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以观察疗效和发现洋地黄中毒;
③心衰被控制后,手术日晨应停用地高辛,待术后当天再恢复使用。
④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目前多已采用正性变力药结合通气、氧合、调整电解质、纠酸、止痛、抗心律失常及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效果既及时又较好,故一般已不采用洋地黄治疗。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公众号:HYS980151516


更多医学知识尽在好医生QQ空间: http://980151516.qzone.qq.com/


如有好的文章,麻烦发我QQ邮箱:
980151516@qq.com 与大家一起共享。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