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危害大 骨科术后补液需注意
来源:“HAOYISHENG”微信号
住院成人发生低钠血症,即使轻度,与住院时间长、1 年死亡率及 5 年死亡率增高相关。低钠血症加重,死亡率增高。血钠水平于 135 mEq/L ,每降低 1 mEq/L,死亡率增高 23%。在心血管疾病、转移癌和骨科手术患者中,关联度最为明显。
低钠血症不仅与死亡率有关,亦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有关,如心脏冠脉事件、伤口感染、肺炎等。多数低钠血症发生隐匿,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常被视为术后「正常反应」而被忽略。
脊柱术后低钠血症归因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发生率 5% 到 100%;髋关节和普骨手术发生率 2.8%,与噻嗪类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和低渗液体有关。
关于骨科手术患者低钠血症的特点,亟需大样本的研究加以明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明确了骨科手术患者低钠血症的特点,文章近期发表在 JBJS 上。
该研究分析了一家三级学术医疗机构的 1067 例骨科手术的连续病例,确定患者在入院时或术后发生低钠血症(血钠 <135 mEq/L)。评估的目的指标: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或发展危险因素。以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低钠血症相关因素和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71 例(7%)患者术前发生了低钠血症,319 例(30%)发生了术后低钠血症。术后低钠血症的患者中,298 例(93%)发生于术后 48 小时。总体而言,与血钠正常者相比,低钠血症患者年龄更大(67.2 岁比 60.5 岁)、住院时间长(4.6 天比 3.3 天)、花费高(19200 美元比 17000 美元),且更有可能出院后继续治疗。
术后低钠血症的患者,住院时间长(3.7 天比 3.3 天)、花费高(18800 美元比 17000 美元)。年龄(每增加 10 岁,风险高 1.3 倍)、脊柱手术(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 2.76 倍)、髋关节手术(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1.76 倍)、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用量(1.16 倍),均增加低钠血症发展的风险。
脊柱手术后低钠血症与神经内分泌轴紊乱有关,导致抗利尿激素(AVP)的非渗透性刺激增加,如 SIADH。手术刺激 AVP 分泌的原理复杂,包括呼吸机正压通气(全麻)、手术应激、恶心、疼痛、低糖血症、发热和血容量下降。术后促炎因子,如白介素 1 和白介素 6 增高亦可刺激 AVP 释放。
输入等渗性生理盐水可降低低钠血症风险,低渗性液体可增加低钠血症风险。一般术中和术后最常用的晶体液体是生理盐水和平衡盐:输入平衡盐的数量与低钠血症相关,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输入生理盐水过多则可引起高氯血代谢性酸中毒,可致急性肾损伤,影响免疫系统。因此,两者皆非生理性液体,更符合生理的是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本研究明确了骨科手术患者低钠血症的特点,总体而言,骨科入院患者中 7% 有低钠血症,术后患者中 30% 低钠血症,多发生于术后 48 小时,与输入平衡盐有关。髋部手术和脊柱手术患者更常见。这些有助于骨科医师对低钠血症的发生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