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为山:自知者明——熊秉明的文化自觉

吴为山 中国文艺网
2024-09-02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文艺网」可快速关注




编者按11月2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是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展览展出熊秉明雕塑、油画、版画、速写、水墨、书法、剪纸等众多艺术门类作品百余件,通过“行始之归”“塑者之述”“生活如斯”三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熊秉明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哲学思考。


 熊秉明像(青铜) 60cm×45cm×35cm

熊秉明 吴为山合塑



 日寇屠杀(木板油彩) 43.5cm×122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道德经》选句(纸本)68.5cm×40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无题(纸本)  47.2cm×38.3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归途(铜) 42cm×50cm×11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低首牛(铜) 22cm×48cm×20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跪牛(铜)35cm×67cm×26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马(铜)51cm×54cm×23cm 中国美术馆藏 杨振宁、翁帆捐赠

 熊秉明 


骆驼(铜) 39cm×46cm×17.5cm中国美术馆藏 杨振宁、翁帆捐赠熊秉明 

  鲁迅头像(铜)40cm×27cm×10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母亲像(铜)42cm×25cm×24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线条鹤(铁)93cm×20cm×50cm 中国美术馆藏

 熊秉明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艺术与学术,品格与品质,恰如山脉水系,远观气势近看质。当我们看待一个人物时,常常用“由历史来评价”而概之,其旨在于退远到一定的时空,以便宏观比较,而找到历史定位。这虽然有其整体观照的客观性,但不乏理性的抽象。较为理性的是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人物,感悟其生命的瞬息以及精神气脉的律动,且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由感性升华,由理性品察,获得对人物具体而全面的了解与评价。


熊秉明先生是予以我们如此评价的范例。熊先生是20世纪融通中西文化,且以哲学、文学、艺术修行悟道的文化自觉者,他为事、为艺、为学、为人皆散发出东方儒者温润谦和、虚怀若谷的人格气象,也体现了西方严整、缜密、追本溯源的科学精神。他以智慧和品格研究学问,体悟艺术;他以温和、宽容而厚意友朋。因此,无论是他的文字或绘画、书法、雕刻,总是在千锤百炼的历练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他于2002年岁末走完80岁的人生。海内外知音无不惋惜失去一位良师、益友;失去一位智者、仁者;失去一位艺术家、学者、文化大师。他们将这种纪念诉诸文字,对熊先生所涉猎的诸多领域的成就予以评述,以散文、艺术评论、诗歌、回忆录等多种形式立体塑造了熊先生的文化人生。由衷的文字表达,其自身暗合了熊先生的文与艺、品与格,其评文中不乏典范之作,反映了当代理论家、艺术家如何以公正、客观的眼光看待20世纪以来中西交汇的文化成果,如何评价为这一成果而孜孜以求的耕耘者。我于2011年主编了《熊秉明·雕塑艺术》一书,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那是以文字为熊先生塑像。在中国美术馆“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所展出的熊秉明艺术作品是他以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自塑的一尊文化艺术丰碑。


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尤为显著的特色是在吸收西学过程中所实行的转型。在东西方碰撞、交合中,不同文化的对视、反思与认同,以至“相看两不厌”。在和而不同中彼此吸收,获得彼此尊重……熊秉明先生在这一值得研究的历史阶段,以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介入西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生命的试验”“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可见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因此,研究熊秉明先生对我们正确认识本土、广泛理解世界、挖掘传统资源、拓展创新之路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意义。吴冠中先生曾说:“其道也,是从东方渗入西方,又从西方再回到东方。”吴先生以简练而准确的线条描绘了熊先生的精神轨迹,这条线是自知、自觉、自尊、自爱、自信的线,是饱含生命张力、艺术感染力、人生哲学的线。它将是绵长而悠远的。


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放眼20世纪中国美术之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法兰西文化对中西融渗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转型影响巨大。而熊秉明作为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在法国长成参天大树的“生命试验”,佐证了中国文化的品质及其强劲的生命力。


感谢熊秉明夫人陆丙安老师慷慨的富于情怀和甘于奉献的捐赠。她将熊先生大量的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为国家文化宝库增添新宝藏,为我们的研究、学习、继承和发扬增添新范本。


自知者明,熊秉明先生九泉有知,当欣然。


长河滔滔,艺舟帆远。熊秉明先生的艺术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史册又添辉煌篇章。


来源:《中国艺术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文艺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