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述华园|vol.16 孙中山先生塑像



“伟人高耸立,浩气贯华园。巨像千秋仰,精神励后贤。”它就是以“伟人风采”之名入选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十景”的孙中山先生塑像本期《口述华园》,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先生塑像。







从图书馆往前就可看到在绿树丛中矗立着的孙中山先生塑像。提到孙中山这个名字,每个人都应该熟悉,他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曾组织反清起义,创立三民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组织反袁护法;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国内以“中山”“孙文”名字命名的街道或公园不在少数。国立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后来也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但在广场安置孙中山先生塑像的则没有多少,立在高校校园的则更少,在广东大概也只有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几所高校而已。



作为学校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华南理工校园先后放置过两尊孙中山先生塑像:第一尊塑像还是在国立中山大学时期,1931年由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1933年被安放在现塑像所在地。该塑像是铜质的,高3.6米,重7吨,因此,塑像所在地过去也被称作铜像广场。在解放战争时期,孙中山先生塑像及铜像广场,曾是进步学生激发斗志,谈理想、表心迹的场所。从当年学生运动参加者之一、化学系的章日荣老师晚年写的诗:“长夜将明南粤天,残存魔怪难蹁跹。中山铜像岿然立,待与骄阳共团圆。”就体现了当时师生在铜像广场活动的情景。


1954年,该铜像迁往广州中山纪念堂, 1958年11月又从中山纪念堂转迁到中山大学的康乐村新校园。



1958年第一尊孙中山铜像迁到中山大学校园后,中山纪念堂重新安放了一尊混凝土塑像。它是国内首尊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孙中山塑像,塑像高5.5米,重约8.7吨,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廖家福等人于1958年9月创作完成,曾被评为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2012年12月12日《广州日报》刊登的《竹架上雕出中山像》,文章内容就是该混凝土塑像的主创人之一、长期旅居美国、82岁高龄的廖家福先生,回忆当时的创作经过,以及在当时设施设备简陋情况下创作的艰辛。


1998年,广州中山纪念堂又新安置孙中山先生铜像,学校得知情况后,与相关部门争取将替换下来的混凝土塑像放在学校原孙中山先生塑像所在地,广州市政府于12月正式将该混凝土塑像赠给我校。现在校园里我们所看到的孙中山先生塑像即是该混凝土塑像,这也是华南理工校园安放的第二尊孙中山先生塑像。它虽不是铜质的,但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塑像以“伟人风采”之名入选我校“校园十景”,原校报编辑部主任杨和文为此诵五绝诗一首以抒怀:伟人高耸立,浩气贯华园。巨像千秋仰,精神励后贤。



一栋建筑就是一段历史,一处景观就是一个故事,它们在岁月的洗礼和打磨中与一代一代的华南理工人心手相连,执着而真诚地守望着华园这一片母亲般亲切的热土,共同见证着学校百年办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承载着代代华南理工人薪火相传的人文精神。


这就是本期节目带领大家领略的华园故事,下期《口述华园》,再会!


相关阅读

口述华园|vol.15 麟鸿楼

口述华园|vol.13 致远石

口述华园|vol.12 8号楼和9号楼

口述华园|vol.11 励吾科技楼

口述华园|vol.10 古雅庄严的七号楼

口述华园|vol.9 民主广场

口述华园|vol.8 建筑红楼

口述华园|vol.7 见证历史的五号楼

口述华园|vol.6 海丽文体中心

口述华园|vol.5 东区体育场

口述华园|vol.4 五山校区图书馆

口述华园|vol.3 五山校区正门之变迁

口述华园|vol.2 石牌坊的故事

新栏目上线|口述华园,诉说华园的独家记忆


华南理工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图文:《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建筑之旅》

录音: 华南理工北校广播台  翟灿

微信编辑:鲍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