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0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迎接党代会】我和学校共发展 师生代表话心声(一)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学校新百年办学征程上的第一次党代会,必将在学校发展历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承前启后的时刻,华园师生纷纷为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倍感自豪,对学校未来发展寄予无限期盼和祝愿。近日,党委宣传部采访了部分师生、员工,了解他们近年来取得的收获,倾听他们对学校党代会的心声,今天推出第一篇。


此生无悔做园丁



学校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发展日新月异,高层次人才、青年优秀人才茁壮成长,高质量科研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全面建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每个个体的发展也是如鱼得水:2016年我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此后我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光景学的概念,并倡导建立光景学新学科。近年来,我倡导留白理论,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并在实践中取得重要应用成果。最近,我又发表论文“略论应将人列入景观及景观设计之要素”,补充了长期以来被忽视而缺失的重要的景观要素,获得学界重视。



除了专业的讲座、论坛,我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南客学术论坛、华园诗词大会、世界读书日等活动,越来越感受到华园学子人文素养在提高。


去年教师节,学校特意给我们退休教职工举行荣休仪式,彰显华工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仍愿为科教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院教授 吴硕贤


让“公管”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共”赋予了公管人不一样的使命:秉持公共精神,恪守育人初心,牢记服务之责,发挥专业优势,展示中国之治。


自从担负起学院治理之责,不敢懈怠一毫,深恐辜负了组织信任、令学院师生失望。为此,我和同事们一道,首先把准学院发展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有中国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良好声誉的研究型学院。其次厘清学院发展思路,坚持“学科立院、学术兴院、学以致用、学生为本”的四个路向,全面提升学科声誉、学术创新能力、社会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时间不长,但“十年磨一剑,五年大跨越”,全体公管人用奋斗的汗水践行使命和担当。


成绩的取得,既受益于学校倡导“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理念,也离不开学院历届院领导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面向未来,学院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好学校给我们创造的干事创业环境,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让“公管”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王郅强


唱响主旋律 画大同心圆



不忘初心,厚植“丹心”。学校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把我对党的忠诚,把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都体现在具体工作的思考、谋划和落实中。


在宣传部任部长期间,我尽心尽力尽情尽责,使得学校宣传工作稳中有进。进入统战部之后,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学思践悟、把握大势,着力于顶层设计、履职担责、政治建设、团结引领、支持引导、联谊交流等“六个加强”,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新时代华南理工大学大统战工作格局。


同舟共济同频共振,共同担当共绘新篇。近年来,学校发展建设取得的一个个突破、一项项成就,广大统战成员都深感振奋、倍添力量。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统战部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团结和服务好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唱响主旋律、画大同心圆,用好统一战线这一党的“重要法宝”,为完成学校十七次党代会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贡献更大的力量。


——党委统战部部长 王丹平


扎根科研创新 为“强国梦”贡献华工力量



作为一名青年教学科研工作者,我切身体会到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在这一届学校党委领导下,师生员工继往开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并积极鼓励科研创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计划的资助下,我带领研究生团队围绕5G移动通信领域的天线理论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此外,我积极服务于国内外学术组织,任天线领域权威期刊IEEE天线与传播汇刊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学校党代会即将召开,我对此充满期待。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贡献华工力量。我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争在教育科研的岗位上做出更多贡献。


——广东省杰青、电信学院教授 潘咏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是来自医学院的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从事基础医学相关研究,用模式动物斑马鱼研究血液系统的发生、模拟人类疾病,探索未知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策略。随着人事制度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管理越来越人性化,多元的资助体系和良好的政策扶持,让我们老师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我们医学院成立五年多,打造了先进的科研平台,也储备了优秀的师资,今年学院将迎来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生,新的医学院大楼也即将落成。在学校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去年,我有幸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的资助,在学科建设和平台支撑上也得到了校院各级的关怀与帮助,这给予我们团队巨大的肯定和支持,也给了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团队也会尽自己的努力,在追求“博学”中拼搏,“慎思”中探索,“明辨”中前进,“笃行”中创新,期待着更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


——医学院教授 张译月


继续做学校发展的正能量



退休至今已经快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的生活并没有闲下来,过的充实而丰富。学校给退休老同志提供了很多继续发光发热的平台和支持,在这些平台中,我和一群热心校园工作的老同志仍然干劲十足,把过往的经验回馈给学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继续做贡献。


学校也一直关心和保障老同志的生活,开设了长者午餐优惠专窗和老年大学,退休待遇也有保障。为方便老人就医和出行,还贴心地增开校内2号交通车。我和其他老同志交流,大家现在的待遇条件比当年工作时期有质的飞跃,时髦一点说现在是实现“财务自由”,还能有余力帮扶家里的事,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希望新当选的委员能带领华南理工发展得更好,能给退休老同志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我和华南理工大学一起走过艰苦的建设时期,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华南理工未来能发展得更好。我和其他退休老同志也会继续做学校发展的正能量,在各个平台中为学校继续发挥余热。


——离退休教工党委委员 张松明


坚守立德树人 身体力行 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辅导员,在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迎来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深化改革的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它承载着华园师生的殷切期待,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


辅导员的使命崇高不可替代,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两个五年里,我也亲身感受到了学校对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信仰坚定、高质量、高水准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支持与鼓励,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方面我校均取得了新的突破。


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为学生拨开思想的迷雾,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校准价值航向,是我一直以来对辅导员工作的信仰与追求。在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将擘画的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发展蓝图的指引下,相信会迎来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土木与交通学院辅导员 张冬利


集体的力量给了我战“疫”信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接到工作指令,原本要在老家举行婚礼的我,和家人商量推迟了婚礼,赶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疫情的严峻程度出乎意料,说实话一开始我的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但是看到学校党委及时全面部署,哪怕还是在假期里各个部门也都投身于严防严控,校医院也第一时间制定了详细分工和具体职责,这些都打消了我的顾虑。可以说,集体的力量让我对战“疫”充满了信心。


疫情初期我每天都要反复穿梭于华工社区居民楼中进行摸查,及时核实排查反馈多部门下发的重点人员,“一人一档”管理,为疫区来穗人员以及学校复工复学师生员工进行咽拭子采样……看着学校“零确诊、零疑似、零密切”的“成绩单”,我觉得这些普通又繁琐的工作充满着意义。


经过这一场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争,我和同事深刻意识到了基层传防工作的重要性,正是千千万万和我们一样的基层抗疫人员,筑起了社区一道道坚硬的堡垒。


——校医院保健科医生 李美华


师生的满意是我们的动力



在学校后勤机构改革之际,我成为一名基层水电管理人员,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水电保障服务。


后勤工作繁杂、涉及面广,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后勤管理也越来越呈现代化和专业化。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校党委强调后勤工作要“为民服务解难题”,我们结合实际业务流程,逐步在校园开展水电信息化便民服务。2017年五山校区建设华南理工大学水电支付平台,为师生提供微信、支付宝等电子移动支付方式缴纳水电费用;2018年为16栋北区学生宿舍更换4000余块智能电表,实现学生宿舍用电的远程抄表及移动支付自助购电服务等。我们还通过学生权益部、后勤统一报修电话、对外营业窗口等多途径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拓宽与师生的信息互通渠道,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解师生之所难,想师生之所想,我们努力践行学校党委“依靠师生、服务师生”的要求,将“师生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师生的理解和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动力。


 ——后勤处维修与水电服务中心副主任 谢妍


学校给我提供了尽展其长的大舞台



2020年是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的第三年。在这三年间,我从怯懦到自信、从踟蹰不前到勇敢踏出新的一步、从见识有限到涉猎广泛。不论是科研学习还是课余生活,学校给每一位有梦想、有能力的同学都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和机会。每一份热爱的种子,都能在华南理工找到发芽与茁壮成长的沃土,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因此而有趣和多彩。


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学院给我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和实践平台,各种各样的相机器材、高配置机房、学术期刊阅读天地、导师制的工作室指导,让我可以自己发挥兴趣去成长。新文科的建设让我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又有动手实操的技术能力,能够有充分的机会去探索自己在科研或实践方面的兴趣。


相信学校十七次党代会将为为每一位学子提供更多发展和蜕变的机会和渠道,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发展所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季思岑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采访:许颖 卢庆雷 赵春旭 鲍恩 梁绮琪

微信编辑:鲍恩



“我们充满信心!”  章熙春书记接受专访介绍“互联网+”大赛筹备工作

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关于党代会的这些事你知道吗?

【迎接党代会】华南理工承办的这个大赛 将擦亮“三创型”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

华南理工位居亚洲第64位!2020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出炉

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