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刊】文脉百年 实干兴邦
编
者
按
癸卯伊始,万象更新,不忘来路,勇拓新路。春季学期即将开始之际,新华社客户端、《瞭望》杂志客户端先后刊发了华工校庆专刊《百年恰风华》中的系列文章。学校官微将从即日起陆续转发,以激励全体华工人不忘初心,奋进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创更大荣光。今日转发第二篇——《文脉百年 实干兴邦》。
光影百年,文脉绵亘,木铎声振,弦诵不绝。翻开一个世纪以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链接华南理工大学这本历经岁月沉淀而愈显厚重丰实的卷帙,那一幕幕交织着抗争与自强、奋进与崛起的瞬间,那困厄与辉煌中不变的信仰追寻、初心坚守,是华工人共同建构的集体记忆。
在磨砺中劈波斩浪,在跋涉中步履铿锵。一代代华工人把安邦兴国之志、经世济民之学化为实际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实业救国:红色血脉铸底魂
百年前风雨如磐的大革命前夜,江山撼摇,内外交困,值旷古未有之变局,声声救亡图存的呐喊,激励着迷惘的国人,呼唤着时代的先驱。作为“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求强思变的探索与拼搏尤显激昂,播撒红色火种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
在实业救国浪潮的席卷下,以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的的 “红色甲工”应势而生。这所成立于1918年1月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系华南理工大学最早的办学源头。这里的师生为革命奔走呼号,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人是中共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建者,有人是广东学生运动、工农运动的领导者。
“红色甲工”师生优秀代表
甲工教师杨匏安,是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广东青年运动先驱阮啸仙与彭湃一起举办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主任;追随毛泽东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周其鉴,是广东农民武装运动第一人;还有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的男主人公原型,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周文雍,他与陈铁军英勇就义前的结婚誓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今天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由董必武先生题词的血祭轩辕亭,正是为纪念周文雍、陈铁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修建的……1921年,中共广东党支部创建,16名成员中有杨匏安、阮啸仙、刘尔崧等5名甲工师生。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4名广东代表中便有阮啸仙和刘尔崧两名甲工毕业生。他们用青春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英勇就义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9.6岁。“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甲工师生心怀天下、舍身报国,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信念与担当,让广东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铸就了“红色甲工”的鲜亮底色。甲工后迭经易名、调整,于1938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后与1944年复办的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一并调整至华南工学院。
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又一重要办学源头。1924年,在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创办之际,孙中山“以原有校舍散处市区,不适藏修,尤难发展”,命邹鲁另觅新校址。经多次查勘后,邹鲁选定了广州东郊外的石牌,也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所在。岭南建筑大家杨锡宗负责设计校园,规划三期,因日寇侵华,第三期被迫中止。整座校园建筑及道路布局呈钟型,寓意国难当头、警钟长鸣,“使入本校者,悠然生爱国之心,即毅然负兴国之责”。红楼耸立、碑铭铿锵,五山校区至今依然保留着40多处历史文化建筑和人文史迹。民主广场、泳池铭、5号楼等红色史迹和重要纪念地传之久远,彰显着革命运动和抗战烽火留下的精神力量。这些风雨镌刻的沧桑印迹,是信念的召唤,更是无言的教诲,身处其中时,便可感受到历史积淀下来的深沉与厚重……
书生报国成何计?是木棉花下走向刑场的义无反顾,是扶危渡厄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赴汤蹈火。追求民族振兴和兴学强国的精神族谱,上下求索、匡世救国的初心使命,早已融入华工人的血脉,代代传承,绵延不已……
工程报国:蔚为国用群星耀
应民族图强而生,因国家发展而聚。1951年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3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将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为独立的工学院。这四所院校正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基本办学源头院校,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振兴国家工业而走到了一起,组建为华南工学院,成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彼时中南地区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汇集于此,奠定了华南工学院深厚的工学基础。
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布告
1952年11月17日,首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工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明燏宣布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并开学。“办大学,就要创一流!”华南工学院组建伊始,就确立了高远的办学追求并代代传承。首任院长罗明燏认为首要任务是广揽各方人才,重用贤能。开明远见之下,华南工学院呈现出群贤毕至、风云际会的盛景,成为了新中国济济英才挥洒心血和汗水的一方沃土。
罗明燏本就是“大师精神”的“代言人”,他不善言辞,但正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代表。他早年师从现代建筑界泰斗茅以升,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在土木、航空、造船、机械等领域均具有深厚学术造诣,亲自勘测、主持、设计与审查的工程项目共计200余项,被誉为“海陆空专家”,是当时广东工科的领军人物。
强强联合,再续凯歌。筹建伊始,毕业于世界各地名校的40多名学界翘楚,冲破重重阻碍前来支援祖国建设,其中有电子专家冯秉铨、大地测量专家陈永龄、力学专家李文尧、硫酸工业专家李敦化、造纸专家王宗和……共计300余名工科专家和高级知识分子汇聚于华园,他们的学术造诣高超深厚、知识涵养宽广渊博、治学治教严谨求实,使得学校在初创时就气象万千、兼容并蓄、底蕴深厚。
“必须保证教师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业务工作”,华南工学院首任党委书记、人称“科研书记”的张进说。他带领领导班子紧紧把握住建设“一流大学”的总方向和根本,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学校在短短八年内一跃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国家队”。这位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元老曾写道:“三十二年伴墨池,育才可乐老方知。春风万里云霞出,正是群芳吐艳时。”
“学识精深孰与伦?深宵灯火一劳身。华工园里花初发,却失辛勤培植人。”这是张进1980年在悼念巨匠冯秉铨时的扼腕浩叹。曾任华南工学院第一任教务长的学术泰斗冯秉铨同样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1958年,在北京开幕的“全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展览会”上,冯秉铨主持研制的华南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大放异彩,《人民日报》称赞其为“科学技术尖端的成就”。随后,他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在磨难中笃定、在奋斗中壮大。在这样一群学养丰厚、决策有方的师者的带动下,不同教育流派在华南工学院互学互鉴,形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学校在探索中自强,在坚守中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有15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充分彰显了学校对“办大学,就要创一流”这一目标的执着追求。冯秉铨、杨家智获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电讯工程系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与会代表中还有30多名华工毕业生,其中不少人也在大会受奖。如此重要的场合,如此重要的奖项,师生同时登台领取,一时被传为佳话。
产业兴国:春潮涌动树先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蓬勃力量。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华南理工大学也乘势而上,以人才与科技的滚滚春潮,浇灌着南国生机盎然的土地。
1982年,华南工学院五〇一七七(2)班毕业生合影
1977年,李东生、黄宏生、陈伟荣考入华南工学院,他们毕业后分别执掌的TCL、创维、康佳,在极盛之时彩电产量占到全国的40%,三人被称为“彩电三剑客”。多年来,他们的事迹在校内外广为流传,是年轻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榜样,也是代表华工人产业报国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些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首批天之骄子,在走出校园后,迎来了他们施展才学的黄金时代,学子们纵横捭阖,用激情和智慧唱响春天的故事。
“80年代那个时候,一到周末就赶去企业当工程师,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有时候两天都在外地,最远的时候还去湛江。”化学与化工学院老教授钟振声是华南理工大学最早的“星期六工程师”之一。后来,在科研一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他投身创业大潮,成为“科研CEO”。“星期六工程师”“科研CEO”的时代角色,正蕴藏了华工人与时俱进的“成功密码”——既做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做成果转化的“输水管道”,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开风气之先,创至善之业。这一时期,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都有力支撑和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正如社会所评价的,“没有哪一所高校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起到如此特别的推动作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巨大贡献和社会盛誉的背后,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先手”与“妙手”。为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办大学的困境,1993年,学校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开创部省共建与联合办学之先河。大胆的改革举措,调动了中央部委、地方、企业、学校共同支持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给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久,这一成功的改革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坐标。1996年10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赴学校视察时提出:“‘共建’二字的发明权在你们这里,发源地在这里。”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随着办学体制的顺畅,华南理工大学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逐步提升。1999年,学校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又提出培养“研究型的工程师”和“科技型的企业家”的理念,一步步形成并完善着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
“211工程”“985工程”为华南理工新一轮发展注入新动能。2004年落成的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见证了学校又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新兴学科、人文学科相继入驻,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学科布局,增强了华南理工大学服务产业、贡献社会的能力。
科教强国:勇毅前行向未来
回首来时路,方知向何行。迈入新百年新阶段,华工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按照学校十七次党代会“一五三八一”战略部署,擘画了未来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建设“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升旗仪式
初心不改,其命惟新。华工人勤治高深学问,深耕学术领域,应国家之所需,在不断革新教学科研模式的同时,用印刻“华工基因”的家国情怀和丰硕成果回馈社会。曹镛院士团队布局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等新材料领域,多次刷新单结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他却依然一身素朴,忘我地投身于实验室和讲台而不知倦怠。瞿金平院士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抢占新材料制备及加工产业发展先机。他也告诫自己:“所有荣誉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永恒的。”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了数百项重大工程项目: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巍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肃穆、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会议中心的创见……一批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宏伟力作在他手中成就时,他这样说:“我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大批厚植家国情怀、孜孜以求的学人聚集在华园,在研究真问题、大学问中成为创新者、开拓者、奉献者,发光发热,照亮社会。他们以前沿的基础研究理论和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培养出的学生、研发的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一项项傲人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和专利技术,一位位敢为人先的创业先锋,一个个国际舞台上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华南理工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
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亟需大量有跨学科、跨行业背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时,华南理工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的“三高”招牌备受认可。学校进一步于2019年发布了“新工科F计划”,在学科专业上交叉布局,在人才培养上多维变革,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科人才。业内公认的学生界“院士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达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排头兵、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本科生作者席常客等等,都是华南理工学子的荣誉勋章。
在科教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制造业立省”等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中,华南理工大学精心谋划,全力服务,以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实绩,带动自身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派遣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乡村,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2018年,被称作“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当仁不让,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工程,仅立项的横向技术合作项目就超过20个,为这项国家工程贡献了“华工智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着“华工支撑”。当前,华南理工大学稳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高分子科学和食品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5个学科领域进入前千分之一;2009年至2020年获国家专利奖总数连续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设计海报
近年来,在人们熟悉的“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等基础上,华南理工又多了一项美誉——“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开沃汽车董事长、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璞泰来董事长梁丰、巨湾技研董事长黄向东、大洋电机董事长鲁楚平、通达电气董事长陈丽娜、华锋股份创始人谭帼英、博雷顿董事长陈方明……华南理工校友和“华工系”企业统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及多个关键环节的“半壁江山”。从整车到电池再到电控,从企业家到科研院所高级研究人员再到一线工程师,华南理工毕业生的身影遍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有远大的志向,有持续的行动力,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所说:“华工人考虑的是如何用技术改变世界。”
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奋力研发尖端技术,华工人投身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洪流当中。据不完全统计,仅粤港澳大湾区就有近200家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是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创立的。学校1982级电机及电器专业校友李永喜连续创业,创办粤芯半导体,迈出广州“芯”产业第一步,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圳顺络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片式电感生产企业,也是“神舟”系列飞船优秀供应商,主导或参与了多个国家项目,拥有发明专利近千项。公司董事长袁金钰是学校77级校友,他提及,母校老师教起书来都很“拼命”,恨不得把自己会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同学们激情向学,充满内驱力。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建成
未来已来,华南理工大学再一次走在前列。2022年9月,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学校四方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建成。广州国际校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充分体现“中西合璧、博雅合璧、传统与现代合璧、科学与人文合璧”的设计理念,采用“在地国际化”的办学新范式,瞄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聚焦国家、粤港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奋力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办学硬实力支撑高水平创新科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德国科学院院士约根·卡罗曾表示,“这种科学而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使得校区更能实现学科方向的精准布局、高端人才的集聚、科研条件的完备。”广州国际校区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获批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
“办大学,就要创一流”,前辈先贤念兹在兹、须臾不忘,代代华工人筚路蓝缕、接续奋斗,终成今日办学之大气象、大格局。日晷、百步梯、刘义亭、老校训石、建筑红楼……古雅学苑的人文景观凝铸着先贤遗愿,倾注着前辈智慧,见证着一代代华工人的探索和追寻。这是一种信念的召唤。跨越历史的长河,学校办学百年何以初心不改?答案就贯穿于觉醒年代的血与火洗礼中,蕴藏在定格记忆的红色印迹中,是老一辈学界泰斗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归来建设新中国的义无反顾,是改革开放的抉择、坚守与创新,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役里扎根绿水青山的耕耘奉献,是万千学子用实干拼搏为学校注入的强大支撑力量……
时间长河奔涌,信念之火永存。今天,途经历史浸润的楼廊栏杆,依然可以与铮铮铁骨的前辈先贤进行思想对话,探寻隐藏在碑石、建筑、园林中的意象,展开对学校历史风貌的体悟,深切触摸大学精神的强劲脉动。而人文精神的养成,又使得学人自强的脚步深深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百年初心,弦歌不辍。代代华工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生动诠释了实业救国、工程报国、产业兴国、科教强国的赤子情深。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华工人将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学之大道”,在寻根中扎根,在可为中有为,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瞭望》杂志
微信编辑:鲍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