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2016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火热开幕:畅游“天地云间”

2016-05-28 凤凰艺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02clnum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2016年5月27日,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正式开幕,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因其规模之盛、作品之丰、创意之新、亮点之多而成为杭城艺术嘉年华。中国美术学院采用集中展示的形式来办毕业创作展示周今年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在全国形成了示范作用。毕业季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以一种新的形式演绎,展示教学创作成果、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美院毕业创作展示周已经成为杭城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和展事活动,也是美院重点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展示平台。


本次毕业展主题为“天地云间”:“天即地天、地即天地、美为心云、界无边间”,意喻学子们毕业后能自由畅快地遨游在天地云间,“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是中国美术学院对于毕业生美好未来的期许。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共2704人,其中本科生1659人、研究生431人、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生614人。毕业创作分布在南山、象山校区的美术馆、陈列馆、体育馆和其他公共空间约1.5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以及上海张江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和张江当代艺术馆,毕业创作展示周为5月27日—6月2日。2016届全院本科毕业作品共计4000余件作品,将遴选出优秀作品共计375件(金75,银114,铜186)、优秀创业培育奖29件参加6月6日-12日的优秀作品展。


“天·地·人·机”毕业展开幕式



▲毕业展开幕式


当5月27日的夜幕降临,杭城的天空停止了飘洒了长达一周的甘霖,万众期待的“天·地·人·机”毕业展开幕式在象山校区1号楼西面草坪如期举行,象山校区跟南山校区也在27日共同打响了毕业展示周正式开展的第一枪。这一夜,一个个年轻的梦想激荡着,碰撞着,激光烟雾和肢体动态捕捉的酷炫跨媒秀、以动态方式诠释得首饰作品和“意外惊喜”服装展演,为观众带来难忘的一夜。

 

“天地云间”开幕秀场


早在毕业季拉开帷幕之前,由建筑艺术学院几位老师设计的竹结构场馆就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开幕式的场馆设址象山校区2号楼图书馆前大草坪,场馆全由竹子构成,一根根竹子经过量身定做的特殊处理,构建出一个个不规则形态的竹拱,竹子空灵的气质与场馆灵动柔美的形态水乳交融,打造出如梦如幻的“天地云间”。层层竹拱就像一道道门,漫步其中,犹在云中穿梭,也寓意着毕业生们跨过了重重考验,即将离开母校的怀抱,飞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王赞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建筑艺术学院詹远老师代表教师发言

 


▲手工艺术学院张一杨同学代表毕业生发言

 


▲许江院长发言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陈根芳宣布展览开幕

 

"天·地·人·机",跨媒体之夜


本次毕业展开幕式演出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担纲演绎“天·地·人·机”,将科技所代表的创新力、创造力维度加入其中,是主题“天地云间”的延伸。演出将以炫酷的视觉表达和声音创作塑造热烈氛围,带动人文关注,反观人类必将共同面对的人机未来。



▲炫酷的灯光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灯光在竹结构穹顶上流转



▲跨媒体开幕式现场实景演绎秀


“云心为美”动态首饰秀


此次首饰秀主题为“云心为美”,是结合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分别对应三种颜色白、黑、红,三色代表自然、魅力和绽放,也是整场首饰秀的基本色调。


本我:白色,意味着未入校园时的懵懂,象征纯自然与本能。


自我:黑色,意味着在学校中学习不断磨练的过程,象征着几何与探索。


超我:红色,意味着毕业时的新的面容,象征着绽放。


三色三部曲展示了每位首饰专业的学生,从本科二年级到毕业所经历的每一次专业的洗礼,这里的转变可以理解为是对首饰与金工艺术的学习和专研过程的每一次跨越。

 


“本我”中扮演大卫的男模


▲ 三部曲首饰秀

 


▲首饰系毕业生上台谢幕并向徐院长赠送“国”字葵胸章

 

服装展演


在上两周的“星河欲隐,逐晓光生”模特社年度专场大秀中,服装系的作品已经给国美学子带来浓墨重彩的一抹回忆,而开幕式上,服装展演的突然到来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


▲服装系毕业生上台谢幕




▲现场观众


展览抢先看


作为开胃菜的开幕式已经如此精彩,那么接下来的毕业展览更将为观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底蕴深厚的南山校区展有艺术人文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


绘画艺术学院


本届绘画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客观上来说是近年来作品质量最佳的一届,有较多尺幅大、效果好的作品,不管是在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丰富,多件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与人民之心的关注。


南山校区10号楼美术馆,有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的所有毕业生作品正在展出,不规定主题是油画系毕业展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有大四一整年的时间去完成创作,老师也会给予一定的建议与指导,自由的氛围促使着青年画者们更好地思考,以画面为媒介展示着自己的性格爱好与所思所想。


其中,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曾臻同学试图通过他的作品《分裂-裁决者》表达出他关于“分裂”的看法: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住着无数个自己,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在着许多不同而又相互矛盾的人格。作品《分裂-裁决者》中的决裁者和叛逆者就分别阐述了人存在于社会当中所扮演角色进行的分裂,其实在社会中,当我们处理事物时藏在潜意识里的人格就会进行分裂。恐惧、贪婪、耿直、虚伪、善良、罪恶是每一个人内心都具备的品质。在绘画过程中,曾臻尝试着把他自身的经历和对待某一事物决裁时内心不同的声音具体化,把人发掘不到的自己出现另一种身份分化的现象平等化,毫不掩盖不伪装地暴露出来。

在他的作品《分裂-裁决者》中,裁者和叛逆者分别阐述了人存在于社会当中所扮演角色的分裂。



▲曾臻 《分裂-裁决者》

 

跨媒体艺术学院


跨媒体学院的毕业生王茜今年的毕业作品名为《记忆废墟》,她将自己对当下的思考融入虚构的环境中,将体验者设定为迷失在太空中的漂流者,体验者以外太空为起点,通过作者设置好的轨迹,找到返回地球的通道。一次一次掉落进各个不同的场景中,历经一番也依旧无法返回。王茜通过简单的叙事,在虚构的世界中融入现实的元素。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也使得参与者能够体验到一个完全真实的幻想世界,同时观众们也可以通过与虚构世界所产生的交互发现一些虚拟世界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东西。


王茜将这种末世状态移植到观众的心理当中,让观众对当下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虚拟还是现实——虚拟便是现实。


▲王茜 《记忆废墟》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南山校区的1号综合楼和3号综合楼展有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毕业作品,来自雕塑系的本科生柯飞羽在她的毕业作品中则讨论了如何让竹材料在创作中跳脱简单的物质媒介和载体的地位,展现更丰富的变化,拥有更广阔的语言的问题。



▲柯飞羽《弦琴》


她一直尝试着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竹的自我表达和她自己的观念输出符合最理想的比例,于是她在创作中不断寻找一种与材料有效的沟通方式。


 


▲柯飞羽 《梦的生长》

 

手工艺术学院


在象山校区,今年刚刚重组成立的手工艺术学院的许多作品都是毕业展上的亮点,而本次毕业展也是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首届毕业作品展示,所有作品都陈列在象山校区10号楼展区。


工艺美术系现有玻璃艺术设计、首饰艺术设计与漆器艺术设计三个学科方向,根据各方向不同的工艺特点建设以强调动手实践、技艺创新、传承与美学修养相结合的教学创作模式,践行学、研、用三者相结合的办学理念。熔铸中国文化精神,致力于东方美学研究,注入多种精神的首届毕业作品既兼有初生之勇猛又有传统之深沉,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10号楼展区的展台上,有这样一件特别的作品。远看仿佛猛烈被凝固的枷锁,近看却如璞玉般温润柔和,这就是玻璃艺术设计系大四毕业生黄万和的作品——《迷城-殇》。这件作品用玻璃铸造工艺制作,以环环相扣、象征束缚的铁链,建立了起一座并不完美、甚至是千疮百孔的脆弱“迷城”,也是一个没有方向、无休无止的困境。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循环往复,迷惘与挣扎从未改变,要么循规蹈矩地顺从,要么跟从内心穷尽一生去寻找逃离的出口。


这件毕业作品也是黄万和对自己的思考和拷问:“我们是否真的清楚自己身局何处,要去往何方?”

 

▲黄万和 《迷城-殇》

 

▲黄万和与他的作品

 

▲黄万和 《迷城-殇》

 

设计艺术学院


作为学校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学院本次毕业展主题为“设计的力量”,所有作品都在象山校区18、19、20号楼展区展出。设计艺术学院本次毕业展下设“未来出行”、“匠心手艺”、“智慧生活”、“跨界设计”、“善意设计”、“健康关怀”、“Youniverse”、“东方设计” 、“循环永续”、“设计学作品”、“研究生作品”、“出版物设计”12个主题版块。展览打破了各系的界限,通过跨界合作,关注社会的需求,实现设计的担当,力求与社会需求对接,力求用智慧设计推动生产的发展,打造设计的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服装专业”首次与“视觉传达设计系多维设计工作室”联合共同完成今年的毕业设计,设计的主题为“YOUNIVERSE”,其为“YOU和“UNIVERSE”的合成词,直译为“你和宇宙”,意为“你是宇宙的中心”。


主题分为六大概念:“手艺温度”,“身体行为”,“情绪感知”,“社群独见”,“时间形迹”,“未来探寻”。每一个创作者从个体体验到社会问题思考,从人类本源反思到宇宙未来的想像,表达自我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与质询,在视觉语言中散发无限可能。他们的第一场秀也已经于2016年5月15日在北京751D•PARK第一车间成功举行。

 
▲美院服装系毕业生在北京大学生时装周

 

其中,第三组“情绪感知”的周仪同学毕业作品名为《Twins with differences》:以孪生子为引,考虑“像”的同时兼顾“异”,并在服装上以一体双生的拥抱和可拆离的两个状态来表现“分”与“合”。而延伸开来,也正是表达对群体的一致、个体的独特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面料以上以个体差异为灵感,以新的方式使用传统湿拓燃料。全部手工染制完成,最后再与新材料结合,周仪希望此系列可作为变化服装设计的一个案例,作为未来服装发展的重要内容得以发展。



周仪 《Twins with differences》

 


▲模特走秀后台整理衣服的设计师 周仪

 

致力于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更好结合的建筑艺术学院今年依旧在象山校区12、13、14、15号楼展出,此次共展出建筑艺术学院建筑四年、建筑五年两个大方向4个不同专业的数百件倾注了数位导师与逾百位毕业生一年来全部热情与心血的毕业作品。


其中建筑设计专业由詹远、戚山山、黄明健、王灏、任天和黄立老师带领五组成员完成了毕业生本科生涯的最后设计。刚刚参加了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许天心在王灏老师题为:“木构复兴计划”的设计中,以续编家谱为起点,完成了一件家庙设计《构堂聚生——徽州许氏家庙》。在王灏老师提出的“从柱头节点到结构体系”课程思路下,他研究了《营造法式》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叉柱造”构造中结构形态收拢聚合的特点,获得结构、空间表意与“家气”凝聚之意的共同呈现。


他提出与宗族血缘、人伦、香火相关的“家”的概念,以批判当今中国建筑实践在类似尺度讨论中轻视文化实质,停留于形式、形态讨论的尴尬现状。希望唤起中国人对于存在方式和精神来源以及归宿的持续思考。

 
▲许天心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许天心 《构堂聚生——徽州许氏家庙》模型

▲许天心 《构堂聚生——徽州许氏家庙》模型细节

 

中国美术学院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毕业展一定要经历儿童节,让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参加这场艺术嘉年华。今年的象山南山两个校区毕业展将会持续到6月2日,优秀毕业作品将于6月6日至6月12日在南山校区展出。从初进校门的懵懂到如今的成熟,这些即将离开母校怀抱的国美学子们就如杭城初夏的芃芃草木之,向更高更远的天空延伸,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场艺术盛宴吧!

 


毕业展展区导览



▲展览海报


南山校区:

01号综合楼| 艺术人文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纤维艺术系」

02号楼|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03号楼|绘画艺术学院

04号楼|跨媒体艺术学院

05号体育馆|跨媒体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

06号楼|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纤维艺术系」

10号楼美术馆|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

11号楼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

 

象山校区:

03 号楼展区|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04 号楼展区|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05 号楼展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06 号楼展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纤维艺术系」、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

08 号楼体育馆展区|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09 号楼展区|专业基础教学部

10 号楼美术馆展区|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壁画系」

12 号楼展区|建筑艺术学院

13 号楼展区|建筑艺术学院

14 号楼展区|建筑艺术学院

15 号楼展区|建筑艺术学院

18 号楼展区|设计艺术学院

19 号楼展区|设计艺术学院

20 号楼体育馆展区|设计艺术学院

 

文:刘杨(老师) 秦启菀(学生记者) 谢明心(学生记者)

图:申博(老师) 刘晖阳(学生记者) 王梓梣(学生记者)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 责编Leon)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2016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



▲ “运行中的‘非形象’”


▲线索(三)群展


▲心迹刻痕 闻立鹏油画艺术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qinh@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