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凤凰艺术 | 300余件手稿、大型家书装置及“东方如在”特展,齐聚中国美院2017 Inter-Youth

2017-12-21 Aleph 凤凰艺术
 2017 Inter-Youth 

近日,汇集全球高等艺术学院青年艺术家的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担任总策划。为了更有力地回应“艺术·家书”这一主题,还特别策划了“东方如在 Drawing as Art ,Art as Drawing”展览,比利时双年展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为策展人,展出了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家。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是集世界一流艺术学院背景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担任总策划。今年是“Inter-Youth”举办以来的第三届,担任总策划的井士剑说:“‘Inter-Youth’包含了青年作品的历史、现在、未来三种展示形态,具有高端、前沿、实验性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追问绘画的本源传承、融合、创新的时代使命。”


第一届“Inter-Youth”以“此时虚造”为主题,通过绘画表达不同观念、态度和诉求的诸种途径,籍以探讨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出路。第二届“Inter-Youth”以“实验·绘画”为主题,聚焦艺术家的创作空间与创作状态,深度挖掘艺术家如何在工作室内通过艺术生产转化感觉、经验和知识,形成艺术作品。而2017年第三届“Inter-Youth”则在此主线的延续之下,进一步深挖艺术家如何回到艺术最本源艺术创作的问题,以艺术家手稿为主要承载物,展现正稿背后的草稿和草稿成为正稿的历史的不同的绘画的时代的变迁。故本届“Inter-Youth”展览的主题为“艺术-家书”。


艺术-家书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开幕现场


2017年12月11日上午,汇聚全球200多位优秀青年、300余件手稿作品的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主要通过本子与册页、小稿、草图、对比图、组图五个部分进行梳理与呈现。


这就是艺术家心灵的家书。关注艺术家作为人,他个人和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的关系。作为人类的一种家书,艺术史之间的家书,更重要的是艺术本身的这种传承性如何延续在人类的创作当中,青年的传承性以及具有一种创造力和一种新生力量的展示。手稿,在这里,更强调了这种创造力的即时性和此时性。


▲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宣布展览开幕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致辞


副院长高世名在致辞中分享了关于“Drawing”的两点思考:一方面,Drawing是非作品化的,或者说,是超越作品的。在“非作品化”这个意义上的Drawing,其中最伟大者是中国的书法。历史上最为精妙的书法都并非刻意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日常书写中随性而成、因情而就得妙手偶得之迹,最能够流露作者之风骨神气。


另一方面,Drawing是一种实验状态,它始终是为了作品的准备。Drawing之于作品,是它始终保持在开放的排布与演练的状态,始终保持在生成与变化的进程之中。这才是绘画之创造性的本质。而Drawing的本质在中国绘画中呈现的最为分明。这次展览以Drawing为题,其用意在于用东方艺术的本质性特征,重塑我们对绘画本身的理解,是发送给国际当代绘画界的一封东方来信。


▲ “东方如在”特别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致辞


“东方如在”特别策展人乔·本泽康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中国美术学院的邀请,此次展览是绘画在当代艺术中一种多元形式的表现,也是一次多元文化的对话。此次“东方如在”将展示各位成熟优秀艺术家的手稿,与艺术·家书——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的青年艺术家们展开了一次精彩的对话与交流。


▲ “Inter-Youth”展览总策划、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发言

▲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展览开幕式并宣读获奖名单


此次“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巨大的长卷。在这里所展出的每一位艺术家的手稿,都曾经是他们在自我创作私密空间中的心灵港湾。在这些港湾中,停靠着、滋养着艺术的净土与作品的诞生。作为这次展览这样一个崭新的亮点,迫使在场的观众去思考关于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更加根源性问题,它们展示了路径,展示了通往艺术家心灵的一条道。在成品之前,手稿,成为了更进一步自我审视和向他者审视的印迹与自我历史的文献。


▲ 《废墟与重生》—艺术·家书装置  展览现场


在“艺术·家书”的展览现场,有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废墟与重生》。2017年夏季,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带领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同赴汉堡,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样的一场东西方学术、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国家与民族、个人与家庭、亲情与友谊,与它方世界文化的重叠,它们所形成的印迹,在这里,如同一本书。


▲ 《废墟与重生》—艺术·家书装置 部分细节图


除了这些镌刻在木板上的东西方建筑和其他文化符号之外,我们还能够看到巨大的展开的扉页上,还刻有师长与学长的艺术家书文脉。这种文脉不断更迭在时间的概念中,形成了现有的艺术家书的故事,它既不是历史,也不是今天,它是学术的一种尊严,以及每个时代艺术家所追求的梦想。


这个项目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多为表现绘画工作室井士剑领衔众多学生和青年艺术家,青年老师,以及实验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完成的。它凝聚了当下的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传统的肢体语言的书写,另一种是这个机械与数字时代独特的书写,两种书写的方式同时汇聚,构成了这幅历史图像。或许,手写未必成为情感依托,机械与数字的书写也未必意味着没有情感,也许,它们自身存在着道德与情感逻辑,这种逻辑拷问人类文化的问题所在。尊严与本能,成为一种能动自觉态度。


▲ 《废墟与重生》—艺术·家书装置  展览现场

▲ 《废墟与重生》—艺术·家书装置 部分细节图

▲ 艺术·家书  大型书本装置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项目是几十个学生日以继夜,穿越东西方地理时空和文化长河,阅读各种知识文化的书籍,并以有型的文字,书写了空白的空间。随着时间的不断重叠,这种有型的文字化成了一种抽象的视觉图像,这种图像包含了他们对图示的爱好、兴趣和追求。同时,这种图像也渗透着一种“无”的概念。艺术家书是每一个人对自己艺术梦想的回忆,废墟未必意味着已经过去,重生更是一种轮回,此时作品成为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与行为的本能。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展览现场


此次“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的展览现场,我们可以从这些艺术家手稿中的本子与册页、小稿、草图、对比图、组图,看到艺术家来时的路。有为了系列化或完整的创作而收集、积累的素材以及充满尝试、探索性思考的小稿;有记录艺术家“思想流淌”和绘画背后的绘与书的笔记;也有以一种自由、轻松、随意的绘画状态去捕捉眼前事物的速写;还有揭露绘画创作秘密的草图以及大量组合。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艺术·家书”展览现场


这些手稿,如同一封封家书汇集到西子湖畔,形成了一个个今天在数字时代的数字传递。一类是书写时代的传承,另一类是数字时代的传承,这两个家书书写形式形成了今天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思想方法和创作工具。这个工具箱囊括了今天社会、科技、文化之间的新的情形以及问题与挑战,而唯有青年才是应对这种挑战最有力的声音和回答。


东方如在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开幕式现场


作为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的一个特别单元,“东方如在”邀请了比利时双年展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为策展人,展出了13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来自中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国家,共50余件作品。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Inter-Youth总策划井士剑表示,这是一场对当代艺术的发问,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览追寻“何为东方”、“东方何在”的命题:


“中国美术学院提供给我们一个碗,有可能是空碗,有可能是满碗,但这里面我想的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这个碗盛满,这是我作为教师的本能”。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策展人乔·本泽康(Joel·Benzakin)致辞

▲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Inter-Youth总策划井士剑致辞

▲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


将这些艺术家等作品聚集在一起,进行一个关于国际境遇下的东西方艺术精神共同性的阐述。旨在回到艺术最本初的意图和始点,更加强调了今天作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节点和转折,井士剑说:


“这些艺术家中有国际重要的艺术家,像安尼施·卡普尔、丹尼尔·布伦、尼奥·劳赫和蒂姆以及目前在国际尚享有盛名的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同时也有东方代表的艺术家李禹焕、许江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当今社会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东方如在这样的一个命题,邀约全球比较著名的艺术家作品来到西子湖畔,使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闪烁着世界艺术的光芒。同时,这个展览也启示着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参考的样式与摹本,一种借鉴与可能。”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展览现场


策展人乔·本泽康认为,在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直至19世纪,“绘画”概念均源于对于表现形式的综述,无论是油画、雕塑、素描或是版画,因此,“绘画”概念以“技术词汇”呈现,其含义也不难理解。但自20世纪以来,此一传统概念被彻底颠覆 ,在各种艺术思潮及艺术运动中,艺术表现形式宇宙爆炸一般生长,但至今并没有一个词义可以全景性的阐述这个丰富的形态。


今天,探讨“绘画”相当于探讨“艺术”,无论其何种表现形态,二维绘画、三维空间:生长于空间或建筑主体,或直接诠释于展出空间的,这种多元的、无界限的表达,都被归总在视觉呈现的范围。


此次展览对于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出发点则为多元文化语境,并突出不同年代艺术家对于世界当代艺术的多层级表达,借此以呼应并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到中国美术学院同期举办的青年艺术家群展中。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们的共性为,以“线条” (或笔触)做为艺术表现形式,但又各具特点,从媒介或展现上充分诠释其多元文化的特性。例如,在安尼施·卡普尔、李禹涣、陈箴、肯德尔·吉尔斯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直接体味到双重文化对其思想的浸透,而丹尼尔·布伦及索尔·勒维特是被西方艺术评论界定义为极简主义代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其颠覆性的创作手法,是不可超越的。至于米歇尔·弗朗索瓦及莱诺·艾斯提夫沿续着前两者艺术开创先锋的创作道路继续着,并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分类定义。同理,露西亚·布鲁将提炼于不同形态的造型元素移植于作品,将其呈现出宇宙造物的丰富性,类岩石或云朵般的千变万化。


重点在于,单一作品变成了整个展览空间的一个部分,作品间的对话,在保存其独立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形成一个全局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向的全局”,因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创作或多元文化生长的可能性,并超越了所谓的范例或品味。


▲ 2017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之特别展“东方如在”展览现场


策展人乔·本泽康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说,在西方,绘画不仅仅只是绘画,虽然专门给它一个属性是绘画,但绘画可以扩展到很大的东西。他指着现场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eve)悬挂的雕塑作品说:


“比如这个也可以叫绘画,不只是说绘画就是纸上绘画。不是这样分的,在西方,艺术很开阔,属性之间没有界线。在现代绘画艺术当中,有艺术家会把绘画这个属性完全颠倒过来,但是还是把它叫做绘画。虽然材料上完全不一样,但还把它称为绘画。我的想法是要把两代艺术家集合起来,来看他们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绘画方式,然后来一种现代绘画中的多样性。”


对于乔·本泽康所提到的两代艺术家,他指出,比如说老一代的丹尼尔·布伦,卡普尔等。丹尼尔·布伦这次所展示的是他的手稿,而卡普尔所展示的是一张贴在墙上的证书。这代艺术家给一些年轻艺术家开阔了的路子,把绘画边界取消掉。青年这一代在不同领域当中,他们工作的更加自由,会去质问前一代的人,提出更多的问题。


那么,乔·本泽康是如何看待东西方之间跨界的对话性呢?在选择像陈箴这样具有中国背景的艺术家时,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乔·本泽康说,这是关于东西方的交集,这些艺术家很多是在文化、生活、工作中处于东西方之间,也希望这些艺术家生活在西方,同时也到东方来工作,对这边的工作方法进行提问或是介入,反之亦然。


在面对绘画与雕塑的界限模糊化时,东方艺术家可能会与西方艺术家观点有所不同,比如这次邀请的韩国艺术家李禹焕,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早期的带有现成品性质的物派,还是后来的一些架上绘画,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何来看到这样的文化差异上的观点呢?乔·本泽康回答说,十九世纪法国也是一样的,观众看作品也是说雕塑就是雕塑,绘画就是绘画。但是他现在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去掉:


“而对于观众来说,其实艺术家本身,比如说李禹焕的作品已经有一点东方性的存在了。我们甚至可以把现在这个展览本身看成是一幅画,或者整个场馆就是一个雕塑,某些角度在某些时候会发生改变,也希望这次带来的作品对观众也有一种观念上的进化。”


如果这些界限都消失掉以后,我们可以说这些所有的作品都是绘画,也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雕塑,同样也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行为艺术。那么,为什么要以绘画来定义这次展览中的众多作品呢?乔·本泽康眨了眨眼睛说:“这次的主题是定的绘画,我在里面玩了一个游戏。”


▲ 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eve)《滴下来,溅起来》


在采访艺术家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eve),向我们介绍他这次参展的作品《滴下来,溅起来》时,他说这是他为这个展览特别做的一件作品:


“我用铁丝,很细的铁丝做,然后悬空在空中。呈现的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东西,几乎可能看不到,但是它本身还是在那里。非常私密又几乎看不见的一种呈现,在我看来会有非常相反的一种效果,正因为它不容易被看见,所以观众会更用力地去看,反而它会变得非常实在。”


▲ 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eve)《滴下来,溅起来》


莱诺·艾斯提夫在介绍他的这件作品时,一点也不担心观众因没注意到,而碰到了他的作品。在他看来,这就是空间中的一幅画,不是画在纸上的,而是直接用铁丝做出来悬挂在空中的:


“其他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会是平的,但我这件作品却是立体的,不同的方向看过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或许现在看它是个圆,但从侧面看过去就只像一根线。因为它随时在变动,同时自己又在转动,它是一幅会变化的画。”


而这些图像又都是随机制作的,整个作品就像是水,一种流动的东西,滴下来,又溅起来的状态。莱诺·艾斯提夫说做这件作品时,让他想到了中国的水墨,所以就专门使用了黑色的铁丝,让它有一种液体滴落的感觉。


东方如在参展艺术家


▲ 尼奥·劳赫(Neo Rauch)参展作品


尼奥·劳赫于1960年在莱比锡出生. 这位土生土长的莱比锡人是绘画界迅速崛起的新军中最富盛名的先锋之一,甚至成为了「媒体明星」。然而让慕尼黑现代美术馆作为合作伙伴承接这一次联合回顾展的,既不是他的迅速成名,也不是市场,不是艺术家的机智话语,也不是他的50岁生日,而是他的作品;慕尼黑的策展人伯恩哈特·史文克在阐述展览宗旨时如是说。尼奥·劳赫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将广告设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连环画的元素结合起来。作品的主题可归结为超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劳赫的绘画多为大尺幅作品,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展现日常生活场景。其特征是看上去是各种没有关联的、拼贴画般的片断,但证明了画家很强的叙事能力。主题的多样化促使观众更为仔细地去感受作品。并不流畅的色彩(苍白和灰白的颜色)和打破常规的色彩对比使他的作品看上去充满诱惑、令人兴奋。


▲ 许江参展作品


许江,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我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


▲ 露西亚·布鲁(Lucia Bru)参展作品


生于1970年,在布鲁塞尔生活工作。露西亚·布鲁的全部艺术创作都在着力表现简单形状与其物质性、其质地及其在空间与特别关注中的呈现形态之间所维持的张力。而这种特别关注则是呈现本身所给予的,它使得每种元素的特质都得以彰显,且在每种现象中能体验到一切潜在可能。当露西亚·布鲁使用黏土、玻璃、陶瓷、金属、纸张……或者采用绘画、视频、拼贴或摄影等不同媒介时,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空间雕塑。她的探索显然是兼收并蓄的,时刻提醒我们回归其创作主体的核心理念。


▲ 米歇尔·弗朗索瓦(Michel Francois)参展作品


米歇尔·弗朗索瓦1956年生于比利时圣特雷登,现在布鲁塞尔生活工作。他从现实中提取碎片,调整位置并重新组合,聚焦情境,定格瞬间。这些瞬间传达出人之主体性存在,决定了其独特性和某些统一范式的不可消除性。通过米歇尔·弗朗索瓦妙趣横生且诗意盎然的视角,周遭环境变身为一台极富异域风情和感官享受的表演。这里充满娱乐和惊奇,却又不失庄重与得体,共同展现人类的厚重和致密。米歇尔·弗朗索瓦在他的创作中采取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态度,以质疑当今信息和商品体系中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永久性。他的作品如同一个数据库,被不断重新利用和再度激活。他同时也在物品的展陈方式上下足功夫,以此寻求作品和展览在一次次格式化后被赋予新的设计编排,活化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 陈箴参展作品


陈箴的作品可以进行多种解读。它们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有时令人不安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充实着他的内心世界。这其实是艺术家80年代在西藏静修时觉察到的自己的精神世界。陈箴1986年抵达法国时,虽直面文化冲击,但仍执着于不切实际的理想,因这种信念植根于对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渴望。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放弃了绘画,并转而从1989年开始直接用物品、雕塑和装置进行创作,以质询人类、消费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此种被艺术家称为「超融经验」的跨文化思维方式,对应着一个不同经验相互摩擦碰撞的超验之地。


▲ 李禹焕参展作品


李禹焕同时是画家、雕塑家、作家和哲学家。60年代末期,他以先锋团体「物派」理论与实践主要推动者的面貌出现。物派思潮属日本早期取得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运动。它摒弃了西方关于表现的理念,专注于物质与知觉间的相互关系,而非表达或是干预。1991年,李禹焕开始创作一系列由一两笔蓝灰色构成的绘画,这些笔触来自油料与研磨矿物颜料的混合物,画在大幅白底平面上。他的雕塑作品亦是极简的:每件作品都由一块或多块浅色圆形石块和深色矩形铁板组成。在李禹焕的装置中,空间是完整无缺的,又同时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了最大限度的为与不为。而画与不画、空白与非空白之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便是其艺术实践的核心。


▲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参展作品


安尼施·卡普尔于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现居伦敦.安尼施·卡普尔的绘画直抒胸臆,强调作画之手的至高意义。它一方面带有一种未经雕琢、随潜意识自然流露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卓绝的提炼和控制。这些作品中,事物的对立面巧妙地同时存在:既黏稠又干燥的表面,既虚又实的空间,既轻盈又晦暗,既是阴影又是空白,既在场又缺席,既停滞不前又有行动之势。这种二元性在形式主义结构与哲学概念深度介入当代问题之间形成张力。明亮饱满的色调彰显出卡普尔对色彩的悟性,以及他凭借实体呈现的强烈效果驾驭情感、挑起情绪的能力。绘画代表了他艺术实践中更私密和个人化的一面。象征和现代主义抽象在此共生,展现出从装饰之美走向崇高之美的运动轨迹。


▲ 比吉特·布雷纳(Brenner Birgit Stefanie)参展作品


1964出生于德国乌尔姆,1985- 1990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学习平面设计,1990- 1995在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学习,1996师从丽贝卡·霍恩教授,获得硕士学位,自 2007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任装置学教授职位,在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生活和工作。


▲ 蒂姆·艾特尔(Tim Eitel )参展作品


蒂姆·艾特尔(Tim Eitel 1971一) 1971年生于莱昂贝格,现为巴黎美术学院教授。蒂姆·艾特尔是德国「新莱比锡画派」的代表画家,被看做是他平辈画家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体系地成长出了他的视觉说话,他的作品可以被视为现代语境下的前锋创作。他的绘画以具象为主体作风,谢绝喧哗、强悍的艺术表示,貌似安静的场景中隐含着不安,仿佛具有激烈的暗示,作品覆盖着虚幻的氛围,强调了破灭、孤寂、抽象的无助感和漫无目标性,以及他们的茫然实质。这可以说是蒂姆·艾特尔表示出的他的绘画的最明显的特点。


▲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参展作品


索尔·勒维特1928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60年代初开始在纽约崭露头角。1966年起,他参加了众多极简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大型集体展,如:纽约犹太人博物馆的《初级结构》(1966)、伯尔尼美术馆的《当态度变成形式》(1969)。索尔·勒维特1967年撰写的《观念艺术短评》是有关观念艺术的奠基性文本,艺术家本人在这场运动中处于首要位置。他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所有后续创作的假设作品只是观念的呈现,其中的物质细节和它在空间中的界限都不重要。「观念成为制造艺术的一台机器。」


▲ 莱诺·艾斯提夫(LIONEL ESTÈVE)参展作品


莱诺·艾斯提夫的作品处于绘画、雕塑和装置的相交处。其作品所显示的非形象与脆弱特征,在一个可触知的、或几乎是触觉化的空间里,唤起我们对于无尽现实的感知。他的作品玩转空间、色彩和暗含的感官知觉。其所有的创作都强调了他对有利于创意过程且易于被捕捉的能量的关注。作为手艺人、学者和艺术家的莱诺·艾斯提夫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来展现物质、线条与色彩介于可感知与不可感知的微妙间隙。


▲ 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参展作品


丹尼尔·布伦的作品尖锐、批判、立场鲜明,并且不断发展变化,总能引发评论、赞赏和争议。1986年,他最具争议的公共作品《双重舞台》在巴黎王宫的皇家广场落成。也正是这一年,他代表法国在威尼斯双年展赢得了金狮奖。他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受到全球顶级博物馆及最多样化的公共场所的青睐。2007年,日本天皇授予丹尼尔·布伦 「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Praemium Imperiale)。该荣誉被视作「视觉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 肯德尔·戈尔斯(KENDELL GEERS)参展作品


肯德尔·戈尔斯相信艺术同时具有政治性和精神性,他的各种实践因此无法被简单归结为陈词滥调抑或时尚潮流。这些运用锈迹在纸上实现的画作,追求对称效果与整体布局。它们揭示了南非文化里典型的有关暴力与禁闭的面向,却也同时散发出无限的平静与美感。这些作品于是为理解艺术家创作搭建起一座完美的桥梁。



展览信息



艺术·家书


策展人:井士剑

开幕时间:2017年12月11日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1日-2018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东方如在


策展人:乔尔·本泽康 Joël Benzakin

艺术家:肯德尔·戈尔斯、丹尼尔·布伦、莱诺·艾斯提夫、索尔·勒维特、蒂姆·艾特尔、比吉特·布雷纳、安尼施·卡普尔、李禹焕、陈箴、米歇尔·弗朗索瓦、露西亚·布鲁、许江、尼奥·劳赫

开幕时间:2017年12月16日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6日-2018年1月3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8号



__(凤凰艺术 杭州报道 撰文/Aleph 采访/Aleph 责编/Aleph)__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

▲ 丹·格雷厄姆 — 精选辑

▲ 曾根裕-黑曜石

▲ 胎记-琴嘎个展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