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视频 | 陆上行舟:艺术具有一种可以撬动社会的力量

Aleph 凤凰艺术 2019-04-29
  陆上行舟  

近日,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中涉及的艺术项目涵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近年的个人/群体艺术行动与在地艺术实践,这些项目来自艺术家长时间的跨域实践。他们将流域、历史、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乡村、他者所属的社会现场以“有机”的方式进行激活或唤醒。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694in24bn&width=500&height=375&auto=0▲ 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


近日,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李杰的展览“陆上行舟”于 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正式开幕。“陆上行舟”是一场以艺术介入社会的视角,探讨了关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面对中国日益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剧烈的空间变迁,艺术家如何在现实洪流之中探寻自我处境与精神源头,以及如何回应社会复杂的问题现场,这促使一部分艺术家选择以合作与对话的方式回归日常生活,以及选择在具体的社会现场进行观察、反思、行走与创作。


▲ 798艺术区 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 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展览现场

▲ 从左至右:“陆上行舟”策展人李杰、Hyundai(China)常务副总经理李赫埈、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艺术总监徐静


犹如在陆地上行舟,本次展览以水域为线索展开,通过现场地形、流域与光影的互文关系,突破固有形式。高低起伏的空间肌理设计能够使观众获得更为丰富的观展体验。尽头的长墙,则被一系列贯通的作品影像占据,构成一种仿佛涌动、穿梭于江河与城市之间,却又如梦似幻,恍如海市蜃楼的“现实”景象。意在剖析未来社会的各种可能性,以独特视角考察社会流动带来的影响。


▲ 策展人李杰在媒体导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涉及的艺术项目涵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近年的个人/群体艺术行动与在地艺术实践,这些项目来自艺术家长时间跨域的实践。展览的发源从水域的问题展开,从1995年由美国艺术家贝特西·达蒙筹划、戴光郁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水的保卫者》,1998-2001年熊文韵七次入藏实施的《流动彩虹》,2014年刘成瑞与盲童合作的《澜沧江计划》,2014年李勇政《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切山》,到2015年至今陈建军、曹明浩发起的“水系计划”系列项目,萨子徒步133 天,行走约3800公里实施的《一棵树》,以及幸鑫从长江源头取冰再到上海出海口融冰的《吾与浮冰》,艺术家将流域、历史、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乡村、他者的社会现场有机地激活或唤醒。


▲ 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杰


作为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杰而言,此次展览非同寻常,关于他是如何开始关注这些介入社会的艺术家时,他表示,在他还是一位艺术家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而这种合作往往是选择那些没有任何艺术经历的普通人。


在进行这样的合作时,人们经常会问他:“你做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了解?我们如何去参与?”当这些问题砸向李杰的时候,他发现在艺术系统内部,其实很难去找到应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于是他开始关注那些正在介入社会的艺术家,无论是国际、国内所发生的,还是历史上或今天正在发生的艺术事件。在这样有心无心的研究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如此鲜活的案例,那么,有没有可能性给他们做一个集中的呈现呢?这就是“陆上行舟”的由来:


“如何让这些点状的艺术家项目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很难是说从艺术家或策展人某个单一的角度去想。它需要在历史线索和社会问题当中去寻找某一种连接。如何跟这些艺术家讨论他们未来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多想法跟我产生了不谋而合。这些艺术家开始走出工作室,开始进入到河流或者山川,远离城市,或在城市当中去寻找相应的社会问题,他们可能是沿着某种社会变迁,或者是流域的变迁来去寻找。然后开始去想象这个展览的样子,以及如何挑战一个白盒子的展厅,还原艺术家社会流动的这种感受。”


▲ 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展览现场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策展人李杰谈到了那些有区别于白盒子的艺术形式,探讨了关于艺术与公众的关系,艺术介入社会的问题。他认为,这些艺术形式并不是被边缘化,而是它们太少被看到:


“因为它的现场不再是我们每天喧嚣生活的现场,这个现场需要更多方式的转译,或是通过纪录片,你才能够去看到现场的一种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也是需要策展人、美术馆、媒体人等角色去更多地去讨论它,才能去制衡这个关系。你会发现,即使到今天,很多人对于当代艺术依然是半信半疑的状态,还觉得这个领域从某种角度有点像皇帝的新装。那么他如何在社会当中去印证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一些艺术家需要去做的工作,也是需要策展人和研究者需要去关注的领域。”


策展人李杰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历过集体主义时代的国度,我们如何反思个人,或者是用一个社群的力量,和艺术产生化学反应,去形成一种新的创作的模式,而不是单一的,完全被艺术结构所垄断的东西。现在是一个好的起点,在未来,他期望将这类艺术的展示回到第一现场,而不是在第二现场里呈现。


▲ Hyundai Blue Prize 2017“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上,许多艺术家都关注着中国城市的变迁,或是社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变化下,整个人文、整个社会、整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状态是怎样的?李杰表示,社会物理空间变化的剧烈并不见得会让人的内心或者思维结构的变化也如此剧烈。人可能会慢一点,人没办法赶上城市变化的速度,所以才会有焦虑,才会有不适,才会有怀旧,才会有人觉得可能另外一个地方更好:


“这种不适应其实是每一个人具体的反应,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家和策展人的敏感点就在那,他要记录的,或者是要去呈现的,或者是转译的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面对城市焦灼状态的一些反映。这些反映分很多种,有些艺术家关注的是个人情绪,或是新技术的革新带给人的交互体验。也有一些艺术家直面一些社会的问题,或者他也并不知道问题在哪儿,他是一定要去到那个社会现场去碰撞、去遭遇。但这种遭遇的未知感,是艺术的某一种很本真的东西。如果艺术所有东西都固化了,都有一个所谓固定的标准,所有东西都脱离了这个生活的现实现场,那它的力量也会变弱,会变成某一种套路,我希望用这样的项目去刺激,或者是去消解这样的套路。”


▲ Hyundai Blue Prize获奖策展人李佳(左)和李杰(右)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国家馆策展人、Hyundai全球艺术总监李大衡(LEE Daehyung)在韩国馆合影


这是一个专为中国青年策展人设立的、完全开放的艺术跨界实验平台。下设“创意能量”策展人奖(Creativity)和“创新未来”策展人奖(Sustainability)两大奖项,专门授予那些具备多元化思维、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当代社会生态和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创新策展人才。参加此次Hyundai Blue Prize的专家评委共有5位,他们分别是:Art Electronica Festival(Austria)总监Martin Honzik;New Museum(Rhizome)执行馆长Zachary Kapalan;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邱志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OCAT美术馆(西安馆)馆长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2017年,5位角逐最终奖项的五位青年策展人于 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展开最后总决选的策展方案宣讲,围绕“社会流动”探讨了人类与周遭世界的关系。经过多轮角逐,最终由李佳获得“创意能量”策展人奖,李杰获得“创新未来”策展人奖。


▲ 入围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总决赛5位青年策展人,从左至右:杨紫、沈瑞筠、李杰、苏伟、李佳

▲ 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总决赛评委席现场


作为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在“社会流动”的主题设定下,李佳以“漂流宇宙”的方式,将中国视为一则组织切片,从不同层面探讨塑造中国流动社会景观的各种力量,关注这个过程中人的境遇和经验,邀请观众共同开发另类的想象和选择的策展方案,打动了专家评委。而李杰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与策展方案“陆上行舟”,探讨并揭示了关于艺术家与艺术项目的社会流动,对于激发艺术创造与合作的回望和探究,用“波浪与丘陵”的展陈设计,寻找艺术家与群体合作的社会现场,终获得了“创新未来”奖。


Hyundai Blue Prize用创意和对话激发年轻创意能量和未来主义,以当代艺术诠释跨界文化与社会生态,为中国优秀策展人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定位的平台。鼓励参与者思考在当下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社会变化中,艺术创意和创新如何突破常规,尝试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挑战并影响观众的认知,再一次凸显超越期待与想象的全新价值。


▲ “凤凰艺术”专访 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艺术总监徐静


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艺术总监徐静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表示,在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年度艺术大奖的总决赛当天,当李杰在阐述自己方案的时候,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评委:


“被打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李杰是非常有条理性的策展人,他用他很好的逻辑性,将他的主题阐述的非常清晰,他的‘陆上行舟’其实说的是社会实践,以及在社会流动下,可能发生的自然变化,以及人如何适应自然变化,或者是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一些反应和反思。”


▲ 李勇政《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齐》


徐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与大众一起提出,像李杰展览这样的社会问题,引起我们社会上所有人的反思,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展览现场,来自艺术家李勇政的装置作品《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齐》深深打动了徐静:


“这个作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反思的一件作品,这个盐砖砌成的形状是来自西藏的冈仁波齐山,就好像那个山一样,那么美、那么漂亮,但是他在批判的却是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影响下,给我们人带来的类似于洗脑一样的消费主义的价值观。艺术家通过雕塑,从审美角度,以及通过对这件雕塑进行一个行为的互动,让大家从审美到反思,都能够得到提醒。艺术家给每一块盐砖都有定价,一百块钱一块,下面的那些盐砖,其实已经被卖走了。现在冈仁波齐山的环境,之所以跟以前比不好了,其实也是社会流动下资本的变化和我们消费价值观变化导致的。”


▲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计划之水系博物馆》


在展览现场,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的《水系计划之水系博物馆》,试图改写成都水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固定叙述,并激发河流沿途的参与者的再想象和行动。艺术家陈建军表示,他们希望在一个地方的社会现场中如何开启一些艺术创作,而水系博物馆就是希望通过对在地性的一种现场的想象:


“都江堰是一个两千年来的工程,它假如是博物馆的一种形态的话,那我们如何认识真实社会现场的这些水系、河流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在今天我们如何去看待讨论?它开启是这种想象。从下游到上游,运送这样一条船,形成一个事件,沿途形成合作临时的聚合、讨论工作坊等等,一直到达都江堰,最终将这条船安放在景区的内部。”


▲ 艺术家陈建军


陈建军表示这样的一种感知方式,其实会影响我们对于真实社会现场环境,我们身处的那个现场部分的一种判断,所以这个作品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开启一些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与这条水系沿途村落里的人们进行合作,虚构搭建一个想象的船房,在这个船房里面,开启聚餐、聚会,包括劳动工具的交流,环境保护者,人类学家以及一些其他学者,一些非物质遗产的人士能够聚集在这个地方,一起来探讨问题。


▲ 艺术家曹明浩


水系博物馆这个箱体是一种隐喻,它通过切割、拼叠的方式,是重构的方法。沿途很多河流的消失,包括村庄农耕生活方式的演变,在具体的田野调查中,艺术家看到在大的水系的生态里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固定的叙述。这项计划持续了近4年,艺术家曹明浩表示,从改变的这个逻辑来看,那艺术它的能动性不是真的说让这个河流真的可以一下子变得很清澈,或者是它有一些经济系统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想象的开始,就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我觉得这个在艺术的作品,或者是这种思考,或者它这种实践,在当地是非常具备一个能动的,或者是能卷入其它学科,可以具体在这个地方的这样一种方法:


“其实从艺术的实践到输出,空间的跨度和时间的跨度都非常大。如果在美术馆,其实我们更希望是以视觉,给观众一些关于这个地方的一种想象。这样的水系的计划,我觉得包括在整个全球的系统内,我们怎样去提问题,我们如何提问题。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具备改变力的机理,或者是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跨界的合作,其实不是简单的实践。艺术具有一种可以撬动社会的力量。”


▲ 参展艺术家及嘉宾在现场合影

▲ 策展人李杰与参展艺术家在现场合影


展览作品



▲ 尹秀珍《洗河》行为艺术 成都 1995(来源:亚洲文献库 Asia Art Archive)

▲ 尹秀珍《活水》装置 1996(来源:亚洲文献库 Asia Art Archive)


作为本次展览的文献部分,来自亚洲文献库的“水的保卫战”展现了从1995年由美国艺术家贝特西·达蒙在中国艺术家戴光郁的协助下,在成都组织了大型公共艺术活动。尹秀珍、戴光郁、尹晓峰、曾循、刘成英等十几位艺术家创作了行为、装置作品和公众一起探讨府南河的保护。1996年,第二届“水的保卫战”活动在西藏举行。


▲ 《房屋》昌都,摄影:罗永进

▲ 熊文韵《流动彩虹》1999年10月 雪集拉山 罗永进摄影


1998年至2001年,艺术家熊文韵七次入藏。运用鲜艳的色彩,创作了一系列现场作品,她更与往返于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的司机合作,组织大型公共活动,推动世界屋脊的环境保护。


▲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博物馆》,2015,废弃船木、1979年木制渡船(仿)、铁、金属丝,合作装置


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面对日益消失的城市水系以及周边生活现场的巨变,于2015年创作“水系计划之水系博物馆”,该计划试图改写成都水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固定叙述,并激发河流沿途的参与者的再想象和行动。艺术家尝试连结多家造船师傅,搭建新的造船坊,从当地居民日常的技术交流,聚餐,茶铺对话等落实到以船的重构为基底的生产活动,最终将《水系博物馆》经陆上路线从金马线运送到都江堰玉垒山的景区内。


▲ 何俊彦 做海——《渔民进行曲》视频 12分钟 12’, 2017


《渔民进行曲》是基于艺术家何俊彦2017年UABB深港双城双年展徐坦“村雨”项目的邀请。原计划是在“做海”项目基础上,和渔民一起开渔船从珠海到深圳上岸参加双年展。此计划因深圳禁止外地渔船靠岸而搁置。《渔民进行曲》于是改道陆路,由火车运输渔船和渔民到达双年展南头古城现场。“渔民进行曲”并未受官方邀请参展,以来历不明的渔民船队、旱船、乐手、法语进行曲等元素,成功越过三道安保防卫,闯入双年展开幕现场。途中旱船轮子损坏,民众齐心协力,成功与“村雨”项目汇合。


▲ 幸鑫《吾与浮冰》事件 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山长江源头冰川 2010

▲ 幸鑫《吾与浮冰》事件 长江出海口东海大桥南端洋山深水港 2010


长江,源头崛起于高山冰川。冰雪融化形成细流,再不断汇集并奔腾至东海,而后又被称为暖气流的季风重新带回到高山之上。这自然而然、周而复始、不息川流的“水”,正是道法自然的载体。


艺术家幸鑫在2010年决定用一次寻根之旅,沿江而行,去介入并试图“改变”长江水的循环。他与其其他几位艺术家组建的团队,驾车至长江的源头冰川取下一块冰,并在冰消融前,将它送到长江的出海口,用自己的身体护送,放入东海之中。这样“愚公移山”的行为过程中也伴随着艺术家途中遭遇地震,找寻当地人帮助保持冰冻条件等日常困境,最终当冰与幸鑫同时漂浮于水面,冰归于水,而艺术家自身的寻根之旅也画下句号。


▲ 萨子《一棵树》行为 2012


艺术家萨子从2012年5月4日从北京出发,背上一棵小树,以徒步、露宿的方式走回新疆。行程3800公里,耗时133天,穿越2426公里荒漠区。经过北京、保定、石家庄、平遥、绥德、靖边、中卫、武威、酒泉、嘉峪关、玉门、瓜州、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在2012年9月16日下午五点多,到达新疆乌鲁木齐。艺术家希望将这颗象征自己生命状态的树带回生活过的土地,并试图以日常行走和个人游牧的方式完成其内在生命的一次建构。


艺术家希望把一棵树背回家乡,保持这颗象征自己生命状态的带回生活过的土地。并保持其精神意义上的干净和单纯——艺术家给自己设定的原则是:背树走路时,绝不乘坐任何的交通工具,完全用自己的身体方式完成,过程虽然艰辛,但艺术家希望以生命内在的体验方式,回到生命本能的自觉,去感知生命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消除外部世界所带来的欲望膨胀,以日常行走与个人游牧的方式转化为生命内在的建设。



▲  刘成瑞《澜沧江寻旅图》  2014


艺术家刘成瑞的作品《澜沧江计划》呼吁人类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对“生命”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意义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在澜沧江源头地域,患有眼疾的盲童处于被遗忘的状态,他们的处境正如澜沧江的支流,无人过问。“澜沧江计划”正成型于刘成瑞在当地的艺术实践中,他以盲童的名字命名了19条尚无名称的支流,将之标注到GOOGLE地球,并通过资金支持和多方努力,为盲童治疗眼疾提供帮助。


普耘《晃动的房子》木材、户外涂料、钢索,2017


《晃动的房子》是艺术家以日本横滨黄金町为中心展开。在行走对话中感受当地居民生活文化,了解近代横滨及黄金町周边地区的发展历史,以国家历史为大背景的区域文化变迁波及到每个人,战争、自然灾难、地区的发展、文化与制度的延续等问题是人们所忧虑的,这种忧虑导致了内心的不安定感。作品现场通过架设在河面上的绳索安放大小不一的房子和家具。由于河面跨度大,无法稳定物件,加之风等自然之力,物件随时处于摇摆晃动中。这种不安感突破地理与文化的界限,是一种共同体验,它来源于社会、自然,或是每个个体的经历。


▲ 李勇政《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齐》装置与事件,喜马拉雅山岩盐 2014


艺术家李勇政将2000块来自喜马拉雅山的天然岩盐组合成冈仁波齐山,在展览期间将盐砖以100块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作品的大小将随着售出的盐砖的多少而改变。


▲ 陈秋林《空的城No.1》视频 2012


陈秋林成长于一个叫万州的小城市,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在2003年被广受争议的三峡大坝工程导致的水位上升淹没于长江之中。许多万州市的人都被迁移至别处,现在这个区域仍然在水上的部分已经归于重庆市。在陈秋林近期的视频作品《空的城》中,她回到近十年疯狂扩张的万州城,同时与这个庞大新城的新生活达成妥协。《空的城》是非常个人化的,又与社会化强烈相关,强调了个人及群体身份所遭受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影响。这一问题直指中国(及其人民)的基本矛盾,他们自我改造以响应飞速变化的世界;又在技术和社会的进步的同时,在跨文化碰撞中为保护和延续过去的记忆而不断挣扎。


展览信息




陆上行舟


策展人:李杰

艺术家:陈秋林、陈建军、曹明浩、何俊彦、刘成瑞、李勇政、普耘、萨子、幸鑫、熊文韵

展览时间:2018年6月8日-8月5日

展览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层展厅(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1号)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Aleph 采访/Aleph 拍摄/李凯 剪辑/TingTing 责编/Aleph)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蜗牛的宇宙和戏谑的风景

▲ 《万物有灵》

▲ 黄永玉的紫砂展

▲ 《漫游-往复》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