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蔡斯民为何将84件作品全部捐献给这家私人美术馆?
7月13日,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了“留真——蔡斯民摄影作品与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这是龙美术馆开馆以来首个专题性的人物摄影展,同时,将人物摄影与绘画作品对照呈现也是美术馆的又一次尝试。此次展览展出了84件(14组)摄影作品的及部分中国画名家的创作,在展出摄影作品的同时,共同呈现14位大师的珍贵创作。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有人说,镜头便是摄影师的眼睛;也有人说,能拍出你流露出真实情感照片的人一定是最能欣赏你的人;还有人说,摄影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定格画面,而是留住最真实的故事……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摄影艺术家,他所拍摄的照片总是能成为最“珍贵的回忆”,而他也一直在强调:“一定要设法留住这一代国画大师的艺术、才情、学养和他们超凡的真性情。”他,就是蔡斯民。
▲ 青年时期蔡斯民
▲ 蔡斯民与他的摄影作品
7月13日,“留真——蔡斯民摄影作品与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基于艺术家蔡斯民无偿捐赠《留真》系列中国画名家摄影作品84件于龙美术馆,同时在展出这84件(14组)摄影作品的基础上,共同呈现了这14位大师的珍贵创作。这也是龙美术馆开馆以来首个专题性的人物摄影展,是美术馆将人物摄影与绘画作品对照呈现的又一次尝试。蔡斯民用镜头记录了朱屺瞻、刘海粟、黄君璧、赵少昂、陈文希、王己千、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唐云、关山月这14位中国画大师晚年的身影,并出版《留真》中国画名家像传摄影集。
▲ 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分别艺术家李强、丁乙、蔡斯民以及龙美术馆馆长王薇
▲ 展览现场
“留真”而不“写真”
对于蔡斯民来说,他拍的照片从来都不是个人写真集,而且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面对他镜头的人物也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去流露表达出他们的情绪、形态以及所做的事情;而镜头外的人们看这些照片时,仿佛是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集,而不仅仅是欣赏照片的“美感”。
▲ 朱屺瞻,《苍崖翠壁》,纸本设色,67×273厘米,1988,龙美术馆
▲ 朱屺瞻
《留真》系列中的14位老艺术家们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人物,而在蔡斯民的镜头下,这些名家大师变得非常“接地气”,他们或许也会在公园边逗鸟边锻炼身体,又或是将不满意的画一烧了之,也可以去看西方“抽象艺术”毕加索的展览。在《留真》里我们看到了每个画家的形、神、生活趣味以及日常爱好,这是蔡斯民镜头下的中国名画家,从这里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功成名就的老画家们,也再一次了解了他们日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精神和性格。
▲ 王己千
▲ 陈文希
事实上《留真》系列持续了四年时间从中国大陆一直漂洋过海“拍”到了纽约,这四年期间共拍了上百卷胶卷,在展览现场,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人物照片作品全都是以黑白为主,就似水墨勾画出来的人像一般,与这些老辈中国画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虽然从整个照片中的背景到所称出的光景来说,看似自然又平常;但事实上,蔡斯民在讲述时曾解释道,为了塑造出一种摄影对象最真实的生活气氛记录,因此全部采用了自然光来拍摄,一次闪光灯都未曾打开。也许正是这一做法,这些镜头下的国画大师未有任何不自在看镜头的时刻,反倒显示出了一些更具有趣味、真情实感的神态。
▲ 李可染, 《井冈山》,138×95.5厘米,设色纸本,1976,龙美术馆
▲ 李可染
从耄耋之年的朱屺瞻与一群小娃娃“结为一体”到刘海粟与刘抗在画室内做人体写真再到毫不犹豫的烧掉所有自己不满意画作的陈文希,这些看似最为普通的场景却在蔡斯民的镜头下活了起来;人们仿佛从这黑白的相片中,可以听到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与一声声“朱爷爷”的稚嫩声音,还能看到刘海粟与刘抗对人体模特儿的论争场景,还有也许会笑言解释那些被扔进火炉里的画是怎样的陈文希,以及赵少昂又是如何带着自己的黄莺在公园里散步练功。
▲ 黄君璧,《博古图》,纸本设色,136.5×68厘米,龙美术馆
▲ 黄君璧
▲ 赵少昂,《草泽雄风》,纸本设色,99×244厘米,龙美术馆
▲ 赵少昂
也许这些在普通大众眼里绝不会想象到的场景都一一出现在蔡斯民的摄影作品中,也再一次让普通人感受到了一代大师名家的晚年生活也并不是那么触不可及的。正当你在沉浸于这些老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中时,会猛然看到他们的画作后瞬间被拉回现实。与单纯的摄影展不同,此次龙美术馆以摄影作品以及14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展出。
▲ 吴作人,《蔷薇》,布面油画,50x40厘米,1934,龙美术馆
▲ 吴作人
镜头下的老艺术家们音容笑貌,而他们的水墨画背后又传达出在那个动荡无比的时代中,是如何静下心来勾画着心中的自然山水,二者的结合促使所有来观展的观众能更加领略这些上世纪的中国画名家的风采。西方绘画也许会让人眼前一亮,看着画作中的场景会去回忆、想象,而中国画则是让人从单纯的视觉欣赏逐渐慢慢升华至沉浸于内心深处世界的一个过程,到底该如何克服这个现实世界的虚无?而万物化为虚有时又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
▲ 叶浅予,《大凉山之舞》,纸本设色,67.1×41.7厘米, 1992,私人收藏
▲ 叶浅予
▲ 陆俨少,《巫峡高秋》,纸本设色,124.5×68.5厘米,龙美术馆
▲ 陆俨少
从这些摄影作品与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也不禁让我们这些晚辈想去探究一个问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这些老画家们在接触了西方油画后,是如何坚定的选择中国传统绘画?在这一幅幅用笔墨勾勒的水墨画背后,又是怎样塑造属于自己色彩世界的?这些大师们虽艺术风格迥异,个人境遇不同,但他们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中国画创作,探索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让前来观展的观众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将眼界扩展到整个艺术史的脉络中,去探寻艺术给人们带来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 谢稚柳,《秋山悬瀑》,纸本设色,88×33.5厘米,1950,龙美术馆
▲ 谢稚柳
《留真》留下了蔡斯民想保留的最真实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艺术家们最真实的神与形,更留下了世人常挂在嘴边最珍贵的“真善美”。我们也不得不开始期许这位已经87岁高龄的摄影艺术家蔡斯民在未来,他又会用他情有独钟的胶片相机创造出怎样的“快门回忆”?
对话“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 X 蔡斯民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凤凰艺术”专访摄影艺术家蔡斯民
Q:您此次无偿捐赠给龙美术馆84件作品,请问是怎样选择这些作品的呢?
蔡斯民:
这84件作品其实已经展示20多年了,所以这次决定捐赠给龙美术馆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些拍摄照片中包含了上海海派的艺术家,陆俨少、谢稚柳、刘海粟等等都是海派的艺术家,然后也有岭南画派的艺术家,其余拍摄的艺术家当然也包括像北京的李可染等这些老艺术家的人像著作。
Q:您在拍这些照片期间您有没有印象深刻或者有趣的小故事?
蔡斯民:
每件作品的拍摄过程中都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对我来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云老先生,他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喜欢喝酒、抽烟、喝茶以及收藏各个方面喜欢的东西,我觉得他的生活非常丰富。同时在我拍摄的这些艺术家中,最大的心得体会便是:这些老先生都非常谦逊,他们除了画品好,人品也特别好。从而就给我了一种很深的感染力,让我也能知道该如何为人以及做人是一定要谦逊的,这是我得到的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 唐云
▲ 黎雄才
▲ 关山月
Q:您是如何理解“留真”这个系列作品名的含义?
蔡斯民:
事实上,这个是刘海粟80年代在新加坡做展览的时候所提出来的,而我对这个构想也很感兴趣,因此就与他聊了一下关于这种构想,后来他就想到了用“留真”二字,代表着留下来真实的故事,而我也很赞成这个构想,因为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写真,而是“留真”。
▲ 刘海粟,《雪霁(卢森堡)》,布面油画,72×60厘米,1931,龙美术馆
▲ 刘海粟
Q:作为策展人您曾有策展过自己作品的展览吗?您在做策展人的时候更注重哪一方面?
蔡斯民:
策划自己的作品展览暂时未尝试过,但是我策划过很多展览,尤其是中国一些很重要的当代艺术家的展览我都有策划过,比如说张小刚、周春芽、曾梵志等等的艺术家都和我们有过合作,同时我本身作为艺术家来说,非常喜欢和不同的艺术家在一起,虽然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艺术是一种可以推动我的东西,也是一种可以给我力量的东西,让我变的更加的年轻态。
▲ 蔡斯民与李可染在北戴河,1987年夏
Q:您对现在这些青年摄影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如何评价的?因为您知道他们其实更注重的不是写实的方向,而是通过拍摄一些人物固定的姿势、场所等从而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可能是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反映亲密关系之类的主题。
蔡斯民:
是的,当代摄影艺术家他们是包含有一种观念在作品里的,我认为他们是摄影中的另外一种渠道,我完全可以接受这些年轻人的创作而且也很喜欢。虽然我拍的方法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一种技法,是用胶卷相机来创作的,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是数码时代,我认为数码也同样可以表现出很好的作品的。而且我也有尝试过用数码相机来拍照,但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用传统的胶卷相机来创作。
▲ 刘曦林、杜哲森、李行简和蔡斯民,1988年
Q:您此系列中似乎大部分都是黑白色的胶片照片,请问为什么没有选择彩色的胶片来拍呢?
蔡斯民:
这个其实也取决于我拍的这些老艺术家都是水墨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是传统的中国画,是用墨画的,因此我觉得用黑白的胶片来表现会更好,虽然那个时候我也是可以用彩色胶片来创作的。而且我认为影像这种表现方式一定要有反差性很强的感觉,这样便可以成为一种很有力量的作品,所以我选择了用黑白的形式来呈现。
凤凰艺术 X 王薇
(以下为了方便阅读,“凤凰艺术”= Q)
▲ 开幕式现场,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向摄影艺术家蔡斯民授予捐赠纪念牌
Q:这次艺术家蔡斯民所捐赠的作品,您们会如何存置它?
王薇:
这次所有捐献的作品我们都会在龙美术馆里永久的收藏,同时也会拿出来给大众们共享观赏。事实上,蔡先生大部分作品都是捐献给国家级别的美术馆的,而捐献给私人美术馆仅此我们一家,这也算是蔡先生认同和支持我们龙美术馆所做出的公益。所以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一直在这里传承下去让大众们观赏。
Q:这是龙美术馆第一次实行摄影与相关人物中国画的结合展览吗?您觉得与其他展览有何不同?
王薇:
是的,这个策展主要源于我想将蔡斯民先生捐赠的这些作品与他拍摄的这些老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可以一起展出。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配合,因为对于展览来说也是非常多元的一个方向。而作为龙美术馆的馆长来说,我们是一家私人美术馆,但是如何能在世界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一个方向,因此我们每次展览的一些想法也许都会和传统美术馆有些不同。
▲ 展览现场
Q:此次展览您觉得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王薇:
蔡老先生是新加坡人,他在国外做了非常多的展览,同时他的作品基本都留给各个国家的美术馆。但在上海,他选择留给了我们龙美术馆,我认为他的这个举措其实也是选择观察了很多年才最终决定的。同时这也是蔡先生对我们做的事业的一种认可,因此我希望这些作品可以给后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次展览中拍摄的这14位艺术家都是非常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因此我就决定策划将蔡先生拍摄的作品与这些老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起展出,那这个意义也会变的更深远了,因为我们不单能观赏到蔡斯民先生的摄影作品,同时还能观赏到这些名家大师的作品,而且这些老艺术家们有的已经不在世了,所以对于我们龙美术馆来说做这样的展览是非常有意义的。
▲ 展览现场
同时在今年,日本的《Pen》杂志选出了全球前五的私人美术馆,而龙美术馆则是中国唯一一家上榜的私人美术馆,其他四所美术馆都是来自欧美国家的美术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真的非常荣幸,因为代表了龙美术馆现在已经逐渐再被世界认可、被世界所赏识。同时,龙美术馆其中的两家已经全面开放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举措非常不容易。我和我先生刘益谦一直都在告诉我们的团队,这些事情不光只是我们两个人所做的事情,我们的角色只是一个领头人,而真正为社会做事得到一些荣誉与支持是我们整个美术馆团队努力所做出来的。
关于蔡斯民
蔡斯民,出生于1932年。新加坡著名摄影艺术家,重要的艺术策展人,新加坡国家文化奖章得主。青年时就对美术和摄影有浓厚的兴趣,1950-1952年在新加坡南洋美专学习。五、六十年代活跃于艺术界并取得了突出成绩,1955年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硕士及国际影艺联盟最高荣誉头衔。1972年起致力于广告摄影制作,成为享誉国际的专业摄影师。1985年拍摄的新航日历获太平洋区金奖及1986年新加坡创意奖。1989年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摄影文化艺术奖章。
1989-1992年间在新加坡及中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摄影展《留真》。2005-2011年继续在重庆、深圳、成都、昆明、贵阳、云南、上海、杭州、新加坡等地巡回展出。其作品曾被新加坡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岭南纪念馆、中国美术馆、沈阳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云南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收藏。
展览信息
留真——蔡斯民摄影作品与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7.13 - 2019.8.25
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第2展厅
(图片来源于龙美术馆)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采访/责编/姚钰琛)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