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2019年12月7日,艺术家刘建华最新个展“1342ºC——刘建华作品”在OCAT深圳馆开幕。本次展览是OCAT的跨年(2019-2020)项目“艺术家个案研究”的组成部分,更是OCAT在迈入第十五个年头推出的系列展览和活动中的第一弹。
展览标题1342ºC,作为陶瓷烧制的相对最高窑温,不仅为此次展出的十一件作品做了技术的注脚,更为刘建华多年来在对陶瓷的不断试验过程中逐渐回归的“大道至简”标出了高度。在机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技术纯熟的作品,也看到了机构在拉近艺术与公众距离方面,更多的可能性。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评论报道。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理应是个鹖旦不鸣的开端,但无论是即将落下帷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刚刚开幕的“艺术长沙”,还是在更南方的深圳,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面貌——在这里,即将步入第十五个年头的OCAT,迎来了2019至2020跨年项目之艺术家个案研究的第一位艺术家刘建华的个展开幕。
▲ “1342℃——刘建华作品”开幕现场
和瓷土打了将近四十年交道的刘建华,作为历经中国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在场者”,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也历经几次改变。从2008年开始,艺术家逐渐抛弃针对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将注意力由外向内,转向深入思考自己艺术语言的建立和传达。通过运用陶瓷烧制手艺中一些经典寻常且为己所熟悉的技术,艺术家力图呈现自己在刻意疏离社会现实的同时所进行的艺术实践,尤其是传统技艺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经历不断试验所探明的新的可能性。
▲ “1342℃——刘建华作品”开幕现场,策展人冯博一在导览
因此,尽管策展人强调 —— 大概也是因为规模 —— 并不将此次展览当作艺术家的回顾展,但展出的11件作品中除三件新作,都是自2008年起在国内外展出过的不同作品。所以,《1342℃》亦可以看作是刘建华过去十二年的总结(B馆的作品《遗弃》创作时间为2001-2011,但因每次陈列和内容有变动和调整,也可视为新作)。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在科研第一线的读者自然深有体会,试验不同于实验,是在无数次失败和不完善不完整不尽如人意间的反复挫折与再尝试,其过程对于执行者的心态、体力和意志力都是同等的试炼。外人 —— 或者在此,我们应称其为“普通观众” —— 自然对结果津津乐道,而对过程的好奇,无论深浅轻重,都无可厚非。但要求试验者去一一作答,恐怕是强人所难。毕竟精力都消耗在创作过程中了。所以很多艺术家都曾说过,类似“想要了解我,就去看我的作品”这样的话。尤其是,大部分观众的好奇,都是浅尝辄止,作为艺术家,更关心的是自己透过作品本身传达给公众的理念或启发。相比之下,纠结于具体而琐碎的技术细节,不能不说是看展者视线与格局受到了束缚。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如前所述,向公众解读作品,并不是艺术家的工作;相反,应是策展人和展览机构在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之后的反馈。作为策展人,除了对艺术家的经历和作品如数家珍,更应该进行一些“幕后”的研究工作 —— 在这个展览中,显然是艺术家不想谈不愿谈的技术问题 —— 从而使展览真正成为在一个让艺术与公众沟通的回路中,有效信息的发送方。
沟通过程模型
沟通过程模型是指信息发送方(可以是个人或群体)借助语言、文字、动作及表情等载体(也称媒介),将知识、思想、情感等信息送达信息接收方(可以是个人或群体)的过程模型。
沟通过程模型可分为七个要素,即发送方、编码、媒介、接收方、解码、反馈和噪音。
不难看出,如果艺术家及其作品 —— 以展览的形式呈现 —— 是信息的发出方,那么无疑,观众就是被动的接收方 —— 这与观众是不是主动搜索和前来观展毫无关系;而艺术家作品的外观和理念,是否能成功或有效送达给观众,其间的编码、媒介、辅助解码、确认反馈以及主动降噪,都是策展人和机构负责的环节。如果,哪怕些微地,认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说的,“艺术家向来是仆人,要尝试着偿还神赐予他的天赋”,那么就该认清,策展人向来是艺术家的仆人,有很多细碎而具体的事情要替艺术家代劳。
结合前面提到的,给观众解答技术相关的“专业又不专业”的问题,并将其注意力引导至艺术家创作理念和精神内核,就是策展人和机构需要加强的部分。
根据“凤凰艺术”记者在开幕当天现场的观察,显然,这一次,OCAT和此次展览在“编码”功能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要素:一些人是惊叹于艺术家高超技术而啧啧称奇,一些人是迷恋于艺术家拟型造物的逼真程度,还有一些人,意识到了某些技术的经典,赞许的是刘建华将其所运用之处 —— 这已经是绝对数量非常少的一部分观众了。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开幕现场 图片由OCAT深圳馆提供
当然,因为作品本身,以及从布展的陈列确实看得出投入了心思,比如为了观赏作品的完整体验和纯粹,本次展览的展签都是粘在地上的 —— 不过没有什么引导,如果不注意的话,恐怕是会错过的。
▲ 作品《雾凇》的展签
毫无疑问,自14岁开始学徒,到20岁出头已经获得了中国陶瓷作品最高奖项的刘建华,对于陶瓷制作的72道工序,早就超越了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的阶段。现在的他,与更专业更优秀的陶瓷技术团队合作,实现自己的个人体验与思考,作品都是上佳的。无怪观众们远远近近拍个不停,各种好奇。
在此,笔者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看展思路,让大家在关注每一件作品的同时,换个视角。
点
▲《沙》2012-2019,陶瓷、耐火材料,可变尺寸
作为主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作品,也是本次展览“最有视觉欺骗性”的作品,更是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试验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件 —— 尽管努力回避技术问题,在开幕之后的对谈中,刘建华还是提到了试验始于2012年,包括6种材料的不同配比,不同温度的反复试验得到的这以假乱真的瓷粉制成的沙土。
▲《沙》2012-2019,陶瓷、耐火材料,可变尺寸 局部
当然,艺术家很快不耐烦地强调:材料和技术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呈现方式和运用的思路与传统的陶瓷艺人不同,这关于艺术创作的想象存乎一心,无限接近自然的陈列方式,也意在让观众感受到有序与混乱间的禅意。单粒的瓷沙为点,组合成行成列,是为线,在白板的平面上,堆积而成的锥型,以为体。如此,《沙》成为完美点题的作品 —— 如果不是之一。
▲《落叶》2011-2013,瓷,可变尺寸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再看《落叶》,据说作品共计11000片瓷叶子,沿着展厅墙壁的一面堆放成一条,仿佛清洁工人打扫过的街面。
▲《落叶》2011-2013,瓷,可变尺寸 局部
加之叶子本身呈现的枯黄颜色,的确让人乍舌于瓷泥的可塑性与作为创作的单纯材料所具有的可能性。这连点为线,让我们的视觉从一维转向了二维。
线
▲《绳子》2012-2015,瓷,192cm x 14cm x 3.5cm
《落叶》旁边的墙上,挂着两条绳子,当然也是全瓷打造。
▲《绳子》2012-2015,瓷,192cm x 14cm x 3.5cm 局部
青白的釉色也模拟了真实草绳所具有的纹理。艺术家在阐释对个人经验的关注时,提到了在瓷厂曾经见过有人用绳子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景。听过之后,结合旁边的成行落叶,难免让人发出对生命的感慨。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同样也是新作,《颜色》的颜色非常鲜艳可人,作品的形态是待揉捏摔打的瓷泥团。
▲《颜色》2016-2019,瓷,可变尺寸
显然,这也是艺术家对于自身经验,特别是与瓷器创作初体验的表达。作为从少年时就每日与瓷泥亲密接触的艺术家,讲到这件作品时突然显得温情起来,仔细说明了揉捏瓷泥的目的 —— 去掉泥团中的空气、紧实瓷泥的材质 —— 以及此次创作加入多样鲜艳料粉以求颜色丰富和与过往作品的变化。
这些实心并随着温度和时间变化,开始逐渐干裂的彩色瓷团,见证了艺术家在打磨技艺时,每天的修行。人与物之间充满仪式感的互动,就这样安静地向观众述说着刘建华对文脉传承的在意,对创作的多元可能性的探索。还带着艺术家手指印痕的瓷团,一个个如星星点点,生机勃勃,铺散开来,仿佛一支队伍。与萧瑟的《落叶》和《绳子》对望,也形成了场域氛围的互补与流动感。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骨头》和《雾凇》是主展厅另一侧代表着二维线条的作品。两件作品都同时充满了超级现实和超现实的意味:前者是对骨头的复刻,却并不是我们所知的任何物种的真实尺寸;后者是对自然现象的重现,却只给我们看到了被抽离的元素。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局部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局部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局部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不专业”的观众们一定会被这高超的技术所吸引,而忽略了艺术家的沉默发声 —— 不过前面已经说过了,作为机构和艺术家(后者可以免责),怎么能要求观众“专业”呢?公立文化艺术机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对公众的美学教育,使之可以做到稍微“入门”或调整观看的焦点,就是机构的成就了。如果只是把作品摆好示众,那么如何欣赏和解读,决定权当然在观众手中。毕竟,关于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模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解码,即接收方把送达的信息经过“翻译”,变成自身可理解的内容。
作为编码的逆过程,如果要得到信息发送方所传递的准确意义,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或共识才能完成。而一般来说,观众对于作品的解读,完全是基于自身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其“解码”后获得的内容,不一定是艺术家所表达的本意。所以说,作为策展人和展览机构,帮助观众进行“翻译”和“降噪”,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方式有,艺术家自述作品的创作理念,展签附加解读文字,配合展览的讲座、工作坊等。鉴于展览才刚刚开始,那么作为策展团队,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大有作为。
面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如果说对于自然的模仿仍然有些瓷器作为工艺品的意味在里面,那么这次展览中最为灵动的,莫过于《线条》。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晶莹剔透的青白瓷化身一道道笔触,似签名,似涂鸦,更让我们想到以卷曲线条为抽象表达手法的东西方绘画艺术家们,可是用瓷器做出如此效果的,目前恐怕只有刘建华。
看着这满墙的“线条”,大多数观众都下意识地,把它们当作一个背景墙面,纷纷留影。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另一组水润的青白瓷作品是模拟江南园林花窗纹路的冰裂纹,从整齐排列到随风飘散,一拃长的瓷条,就这么聚少成多,又四散开来。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局部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局部
规制与自由,个体与集体,我们可以从这一面墙上读到很多东西。不,让我们抛开世间繁琐,感受自然: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照片由OCAT深圳馆提供
观众甚至似乎能跟着无形的风一起,见证作品对面《雾凇》的奇观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浪漫诗意又冷淡疏离的闭环情境,就这么悄悄地在展厅中集结起来。▲《迹象》2011,瓷,可变尺寸
在展厅的后部,则是一件刘建华更著名的作品,2015年9月11日在美国南加大亚太博物馆展出并被馆方永久收藏的《迹象》。以陶瓷模仿水墨画笔法“屋漏痕”的笔触,让点“坠”成线,因铺满墙而成面。艺术家在布展时,更提出“连转角也要连上”,无形中造出了一个水气氤氲的空间。灯光打在墨黑的瓷体上,又仿佛尚未洇干的墨迹熠熠闪光。东方元素与格调就这么形成了对于整个世界都通俗易懂的语言。
体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主展厅的当中,是一个搭建出来的不完全封闭空间,之中悬挂着九张瓷纸。用刘建华的话来说,仍然不是什么新技术,做瓷板什么的,简直太容易了。
▲ 《白纸》2008-2016,瓷,200cm x 100cm x 0.7cm 局部▲ 《白纸》2008-2016,瓷,200cm x 100cm x 0.7cm 局部
但做成几近平方、又看似画布的瓷板,有几人能胜任?更重要的,有几人曾想到?更不用说这些”白纸“上的”笔刷“痕迹,与周缘的微微卷翘。我们必须再次承认,技术固然是以此材料进行创作的基础,但设计的思路却更为珍贵。
至此,主展厅的十件作品各自安居一隅,却遥相呼应,形成了 点-线-面-体 的几何构成。大家在看展的时候,不妨顺着这个视角,发现作品之间的更多微妙联系。
▲ 《遗弃》2001-2011,瓷,可变尺寸副展厅(B馆)仅有一件作品,也是此次展出体量最为惊人的一件。虽然只是之前作品的延续,其存在的意义却仍在延续。展览方与艺术家协议添加了脚手架以增强公众的参观体验,使之成为与2011年在OCAT上海馆展出时几乎迥异的作品。
▲ “1342℃——刘建华作品”开幕现场,策展人冯博一在导览▲ 《遗弃》2001-2011,瓷,可变尺寸
场景和符号更迭对观众解读作品的影响不可小觑,艺术家的生活空间与节奏导致的状态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左右着对作品的把握,《遗弃》经历十年的积累和变化,不仅承载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经验和视角,更因为每次陈列的“尺寸可变”,而与空间形成不同的互动 ——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加诸于观众身上。
还是那句话,如何领引观众的目光与视角,激发更深广的思考,是每一场展览的策展人和空间机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十二年,在中国文化里,乃是一轮回。对于艺术家而言,也是重启燃点,寻找新方向的绝妙时机。
关于艺术家
刘建华,1962年出生于中国江西,1989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雕塑专业,1989年至2004年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2004年起至今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现生活、工作于中国上海。
刘建华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刘建华的陶瓷和综合材料作品反映了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他的《日常·易碎》系列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首次展出,刘建华将日常用品复制成外表和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的神秘物体。2008年,他一反先前多年对全球化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引发的诸多问题、焦点的近距离直接关注,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来进行创作,从2008年作品《无题》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个人语言体系。
刘建华作品受邀参加2019年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巡展、2018年意大利那不勒斯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个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极简主义主题展、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日本第六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第一届基辅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第十四届卡拉拉国际雕塑双年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加拿大2009年温哥华双年展、第三届南京三年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第一届新加坡双年展、第六届上海双年展、2006 釜山双年展、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展览,以及由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丹麦奥胡斯美术馆、日本东京森美术馆、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伯尔尼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深圳华美术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深圳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当代美术馆、荷兰眼镜蛇当代艺术美术馆、奥地利埃舍尔收藏博物馆、德国汉堡当代美术馆、都柏林爱尔兰现代美术馆、法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举办的展览。
刘建华作品还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V&A)、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博物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艺术中心、迪奥巴黎总部、路威酩轩艺术基金会、意大利佛罗伦萨萨尔瓦多·菲拉格慕博物馆、K11艺术基金会、挪威俾尔根KODE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浦江华侨城、日本十和田市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中国上海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西班牙国家银行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日本原美术馆、中国香港中国会、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等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
展览信息
“艺术家个案研究”“OCAT15周年”系列项目1342ºC——刘建华作品
展览总监:栾倩、毕大松策展人:冯博一、王景
展览时 2019.12.8 - 2020.4.7 OCAT深圳馆_展厅A\B
(凤凰艺术 深圳报道 撰文/任艺时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
▲ 坪山美术馆新展“共时”
▲ 元·孟禄丁
▲ 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诸神的黄昏”▲ 从街头到语言:2008年以来的西南行为艺术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