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音·秦思源近日,艺术家秦思源的多媒体现场艺术项目“园音”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该项目邀请了39位音乐人,在合艺术中心进行表演录制和展览。秦思源将其展览部分带来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同时在展览期间还将带来四场现场音乐会。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评论报道。
▲ 园音表演现场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你可以在美术馆里同时看到,或是说听到“重塑雕像的权利”的黄锦,PK14的杨海崧,爵士小号演奏家文智湧以及古琴演奏家巫娜?
▲ 重塑雕像的权利的黄锦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 杨海崧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艺术家秦思源,同时也是前穴位乐队主唱,带来了这样一个展览。他将39位中国的先锋音乐人汇集起来,共同完成“园音”这一多媒体影像项目。该项目分为表演录制和展览两个部分,而本次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音乐以展览的形式搬进美术馆。
本次“园音”项目由摩登天空 BADHEAD 厂牌主理人张晓舟与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共同策划,开幕式当天,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以及众多音乐人也来到了现场。▲ 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UCCA副馆长尤洋、艺术家秦思源,摩登天空 BADHEAD 厂牌主理人张晓舟, 图源UCCA
▲ 沈黎晖在开幕式现场, 图源UCCA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此次项目总策划尤洋陪同崔健参观, 图源UCCA
本次秦思源带来的多媒体展览包含三部分,8块屏幕带来的39小时音乐表演录像、4块屏幕拼贴的18分钟剪辑影像,以及4场现场音乐表演。
别再说美术馆里只有看不懂的色块和影像,也别再说音乐只是流行文化产品的一种。作为城市现场的美术馆,这次将以音乐的形式将市民汇集,与更广泛的社会发生关系。
在“园音”艺术项目中,秦思源邀请了39位中国先锋音乐创作人,在合艺术中心的苏州庭园里进行现场表演和录制。影像录制进行了八天,每位音乐人进行30分钟到60分钟的创作,音乐声从清晨绵延至深夜。
这39位音乐人包括:曹羊、邓博宇、冯昊、丰江舟、冯乐、冯梦波、高太行、关菲、黄锦、老丹、李洪森、李剑鸿、李星、李益、刘效松、刘与操、陆炎、吕智强、马木尔、孟奇、那林呼、Pei、秋野、邵彦棚、王晨淮、王晓芳、韦玮、文智湧、巫娜、夏雨言、颜峻+ 阿科、杨海崧、尤洋、余伟民、张梦、张末、张守望、周凤岭
▲ “园音”展览现场, 图源UCCA
音乐人涵盖中国传统民乐、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以及前卫实验音乐,众多音乐家以多元乐风全方位展现当下中国音乐的创造力。在本次展览中,观者会看到结合苏州园林实景的整个8天的完整素材,长达39个小时。时间与空间被完整地呈现于8块不同的屏幕之上,每个屏幕就是完整的一天。在录制的8天里,秦思源根据音乐上下文的关系,将这些音乐家分为4个或5个人一组,进行演出。演出时,台下没有观众,也没有既定的旋律。音乐家得以在这个充满中国情调的苏州园林内,进行一个人的即兴创作。每天进行创作的音乐家,提前也并不知道彼此要演奏的曲目是什么。但是当他们凑在一起,依次站在秦思源搭建的“小戏台”上,却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 “园音”展览现场
关菲和巫娜并不认识,但听起来却像是两个人在进行合奏;文智湧听到杨海崧念的诗之后,便决定在他诗的延伸上进行小号创作。
在这8天39个小时的时间里,有的音乐人也许在演奏时受到了上一个音乐人的影响,有音乐人也许在回应别人。但这些具体的线索,需要观众自己到美术馆进行探索。
▲ 颜峻+阿科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这些音乐人里也有进行商业演出的人,如“重塑雕像权利”的黄锦,PK14的杨海崧。但秦思源策划的独特性在于,在这次的表演中,台下并没有任何观众。
▲ pei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脱离了粉丝与舞台后,音乐不再是商品,音乐人与听者也不再是文化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在部分的即兴创作中,音乐从纯粹的生产链中摆脱出来,回归了其最本真的状态。
▲ “园音”展览现场
也许,很难有前来美术馆的观众完整的听完这39个小时的录制。但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39个小时里的音乐,总有那么几分钟,可以温暖你我。
▲ 老丹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39个音乐人的39小时,经过秦思源剪辑拼贴,最终成为四屏18分钟的影像作品,每个人呈现一到一分半的时间。在最终的影像中,秦思源压缩了时间与空间,压缩了白天与夜晚,却未压缩音乐带给我们的触动。如何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看音乐,而非从音乐家的角度看音乐,这是秦思源在创作中所关注的重点。 秦思源将音乐看作是一种媒介,与当代艺术的其他媒介并无不同。在这其中,拼贴和剪辑,成为秦思源的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39位音乐人最多会有4位同时出现于屏幕之上,通过秦思源的剪辑,音乐在不断改变,音乐家在不断改变,音乐之间的配合与旋律也在不断改变。四块屏幕被放置在一个密闭的黑暗空间中,他们互不相关却又互相呼应,共同为我们讲述一段完整的音乐故事
音乐人之间本身并没有相互配合,呈现的却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观者终听到的是一段完整的音乐,真相却是无关系的数段音乐。
▲ 冯昊在“园音”录制现场, 图源UCCA
这,便是是秦思源想要传达的观念所在。正如秦思源所说,“这个项目对我来讲,它的内容是音乐,但他的观念在于如何看待音乐,这也是该项目的初衷。”
无限可能的游戏本质,也是该作品想要传达的一种观念。摇滚、噪音、爵士、实验,以及传统的拼贴其实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秦思源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种进行呈现。由此,张晓舟指出“我们不一定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影像装置,一个音乐作品,这个无非是对人类在2019年的感知方式,在高科技的这个时代的一种新的创作。”
本次展览还将包含四场音乐会,中国一批原创领域的先锋创作者将在美术馆进行合奏。在开幕式的当天,小号手文智湧、合成器电子王晨淮、古琴巫娜、杨海崧诗人四位音乐人带来了首场表演。音乐会并非采用简单的合奏方式,而是从作品观念延伸出来的,一种接力的、即兴演出的方式。第一个人先独奏,第二个人进来跟他配合一段时间,第一个人出去,第二个人独奏,然后第三个人进来配合,就是这种接力性、即兴的演出方式,最后他们有一段合奏。
——秦思源
除了即兴、接力的演出形式外,音乐会对作品的另一个延伸在于,共同表演的音乐家,并非事先熟识,甚至互不认识。杨海崧和巫娜见过面,但没有说过话。他们今天在一起,这是把即兴的独奏到最后变成合奏,等于这个项目把秦思源原来作品里面有的东西又扩展延伸了。
——尤洋
在首场音乐会当天,巫娜的古琴声第一个出现,杨海崧随后将他的诗句娓娓道来,随后,古琴的不断变化中,杨海崧继续着他关于声音的诗句,
之后,合成器和小号的声音也开始加入这段合奏,在多元的音乐中,杨海崧变换着他的表达,
这之后文智湧的小号与王晨淮的合成器声音渐大,仿佛真如杨海崧诗中所说,在夜晚里我们被这些音乐和声音所吞没。
在音乐会现场的当天,有许多小孩在坐在第一排的地上,听着台上的演奏。而这也是本次展览想要为大家带来的一种反思。
▲ 音乐会现场, 图源UCCA
展览“园音”带来的音乐和声音不仅仅是文化产业链的商品,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大众都可以得到共鸣与感动的艺术。
毕竟在人类还不具备语言能力的时代,人类已经懂得利用声音的高低、语调的击打甚至劳动工具的相互撞击来表达情感了。
▲ “园音”展览现场
而呈现本次展览的当代美术馆,也不能变成小圈层内互相解释、互相理解的场域;而应该是一个城市现场,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缩影。
当代美术馆应介入城市,介入社会,突破所谓的“知识分子”圈层。应以当代性的美学熏陶介入城市居民生活,并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来传播信息。
▲ “园音”展览现场
展览日期:2019年12月12日– 2020年03月01日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