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亚·冻解物2019年12月18日,艺术家武宁亚最新个展在北京天坛旁的曦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国际资深藏家、北京名仕生活鉴赏家、策展人张铨担任策展人,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彭峰担任学术指导,是艺术家在筹备了两年之后,个人艺术作品的集中呈现。作为在知天命之年闯入艺术圈的“素人”,武宁亚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展览聚焦于武宁亚2017-2019年间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艺术家立足于“大历史”和“东方精神”的基础上,对文明演进和传统文化的解读,最终指向对存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展览分为三个系列讲述了三个故事:甲骨系列、太湖石系列和中药系列。这三个系列作品从文明的不同层面出发,加在一起构成有关文化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生命与死亡的宏大叙事。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在媒介时代播种、延续着,医治现代人类生存困境的良药在最古老神秘的自然深处,枝蔓生长,指向奥秘宇宙的未来
▲ 艺术家武宁亚在作品前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与传统、国际性与民族性冲突交融的时代。在人文历史与自然科学大融合的语境下,关于普世价值的表达就需要从更宏观的视野上,为当代艺术注入一套能够立足于自身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的叙事方式,并以此去洞察人类命运与宇宙世界,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生存体验的关系。武宁亚的艺术创作正是基于此的思考成果。他醉心于“大历史”的宏观视野,关注人类学、生物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喜欢考察艺术在物种和文明衍进的大背景下的起源与流变,以此来对当代艺术的潮流发展做出独特的表述。2019年12月18日,艺术家武宁亚最新个展在北京天坛旁的曦空间开幕。▲ “冻解物”展览开幕现场,左起:国际资深藏家、北京名仕生活鉴赏家、策展人张铨,艺术家武宁亚,人民日报副社长、中国报协理事长张建星,北京青年报社长汲传排,白盒子美术馆馆长孙永增,澳洲中国商会副主席邓尧▲ “冻解物”展览开幕现场,左起:策展人张铨,艺术家武宁亚,保利文化集团总经理、保利国际拍卖董事长蒋迎春▲ “冻解物”展览开幕现场,左起:策展人张铨,艺术家武宁亚,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本次展览由国际资深藏家,北京名仕生活鉴赏家、策展人张铨策划,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彭峰担任学术指导。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在筹备了两年后个人艺术作品的集中呈现。在张铨看来,作为在知天命之年闯入艺术圈的“素人”,武宁亚把艺术放在物种和文明衍进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有着独一无二的创新意义。
▲ 国际资深藏家,北京名仕生活鉴赏家、本次展览策展人张铨
▲ 国际资深藏家,北京名仕生活鉴赏家、本次展览策展人张铨介绍展览情况
可以说 ,武宁亚分明是以局外人的身份,闯入了当代艺术壁垒分明的领地。然而,外人或许并不了解的是,他通过驳杂的阅读来吸收不同专业的知识,援引不同的学说来形成自己的思想论述。阔然包容的态度也让他的叙事方式宏大深邃,他以宇宙物质演化的历史尺度,重述艺术之为艺术所有经历,将生命基因与艺术起源结合起来看待,提出艺术进化论的新观点,并为此著述《起源与湮灭·艺术进化论》一书。
当然,这里所说的“局外人”并不等于“门外汉”,偶然路过仅凭心情贸然闯入;实际上,武宁亚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扮演了如阿尔贝·加缪《局外人》中莫尔索般的人物形象——外表并不张扬,但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却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同样的,对于武宁亚来说,他的种种创作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却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艺术世界乃至整个现实困境的有力武器。
想要进入展览,首先要唤开感应门,缓步走进曦空间的全黑色镜面通道中。在这样一个所有人都生活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中的时代里,武宁亚将这个通道描述为独属于他的思想通道——走入通道则是进入艺术家思想和作品的规定动作——缓行,张望,在镜面的折射中发现世界的假象。艺术家深深地迷恋着折射所带来的假象,但他也坚信在一切折射的假象背后必定存在某种真实有力之物,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方向。这是因为,哪怕看起来像是纯粹虚幻的海市蜃楼,实际上也是对某个相距遥远的实在之物的光影折射。
事实上,在踏入的通道的第一步起,观者便已然进入到武宁亚的作品中了。在某种意义上,曦空间自身就是一件完全的整体性作品。几千平方米的建筑空间可以被视作武宁亚的建筑作品,感应门则仿若是一本书,书合、书闭建构出与外界的切割结界。而在内部不同质料间的激荡中,那些因此产生的无法被语言具体性描述的能量在这件巨型空间作品的内部四处弥漫着——这是一个精神与现实都完全属于武宁亚的世界。
此次展览聚焦于武宁亚2017-2019年间的艺术作品,呈现出艺术家立足于“大历史”和“东方精神”的基础上,对文明演进和传统文化的解读,最终指向对存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展览分为三个系列讲述了三个故事:甲骨系列、太湖石系列和中药系列。这三个系列作品从文明的不同层面出发,加在一起构成有关文化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生命与死亡的宏大叙事。
▲ “冻解物”展览现场
“大历史”是20世纪末在西方逐渐形成的一个史学流派。这种大尺度的历史叙述,超越了传统“史学”的界限,摒弃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史学观念,旨在书写包括地球生成、人类起源与进化、生命体和地球甚至整个宇宙演化的历史演变,以此来重新审视人类在历史和时间中的位置。
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看问题,是大历史观的推演方式。比如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在其代表作《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中有一个颇为著名的比喻:即假如我们将整个130亿年的宇宙演化史简化为13年的话,那么人类的出现大约是在三天前,最早的农业文明约发生在五分钟之前,工业革命的发生才不过六秒钟以前,而世界人口达到6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登月都不过是最后一秒钟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历史就是要讲整个时间的历史,它本质上一种“现代创世神话”,努力在一个极为广阔的背景(通常是宇宙)下为人类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基础之上,武宁亚将自己置身于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文明、传统与当代的复杂关联之中。他热爱阅读轴心时代的元典智者的著作,也关注人类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基因科学的最新成果,喜欢考察艺术在物种和文明衍进的大背景下的起源与流变。同时,他使用中药、龙骨、纸张、石头、金鱼等多元并具备人类文明象征的材料,完成了对“物质演化”的表述,最终指向对人类存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并以曦空间作为物理承载去容纳这份思考。“我是想要将宏大叙事作为某种参照,然后去表达并贯穿起来,以这样的多重维度去看待世界、认知世界与表达艺术”
——武宁亚
▲ 艺术家武宁亚在作品前
东方精神则是武宁亚于自身的创作中,感悟到的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在“大历史”的审视中,人类历史的演进一方面因此获得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科学”定位,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变得异常渺小。人类的文明不过是周围日趋无序的大洋中的有序孤岛,命运缥缈且难以预测。
但在东方的语境中,这种渺小却因为和天地自然的结合,而让人类获得某种经意义上的永恒。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上下四方、往古来今”的宇宙是一个大天地,生长于宇宙中的人虽然渺小,却也有着比肩天地的志气,他自我构成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本质相通,所以只要一切人事顺乎自然规律,就能达到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即“天人合一”。
▲ “冻解物”展览现场
甲骨系列讲述了有关文明的产生和传播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和纸的发明作为文明诞生和传播的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古代中国人将文字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许想要借助动物的灵性让文字发挥效力,这样文字和骨便产生了物种与文明偶然间的奇妙结合。直到后来纸张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彻底铺平了人类文明高速演进的道路。中国人对文字和纸有一种信赖和敬仰,“敬惜字纸”的传统也来源于此。于是在武宁亚这里,骨、文字、纸张以一种跳跃式的思维被联系起来,形成了用宣纸创作的带字的龙骨,诠释了他关于文明发生的思考。
太湖石系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格物致知”。在中国审美文化中,太湖石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是文人士大夫对于“天人合一”的自然的渴望。武宁亚对这种东方审美本身进行了格物致知,他在深入研究赏石文化之后,观象得意、格物尽理,塑造了不同的太湖石造型,“造石”的不同工艺,不仅是对东方审美的解构,也是对现存世界的不同认识和解读,分别代表了他对当代精神不同维度的思考,以期解构传统文化的肌理,以新标准赋予传统新的精神内涵。
▲ “冻解物”展览现场
此时,中国的文化传统,正处在一个东方与西方、破坏与创造、危机和新生的转折点上。艺术家们需要的不是在西方话语中自怨自艾,而是要格物以及解构传统文化的肌理,以新的标准赋予传统新的精神内涵,就像用推拉装置解构的太湖石。太湖石和彩色不锈钢球的结合,是对大宇宙观的思考。各种大小和色彩的不锈钢球象征了宇宙中无数个星球,密密麻麻点缀在太湖上,映衬着背后的黑色镜面,宛若黑暗宇宙中的一片灿烂星云。
▲ 艺术家武宁亚
在中药系列作品里,武宁亚把中国文化放在大历史中,以悲悯和敬畏精神,探讨了文明最终去向的问题。中医药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认知自然中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性,并将药性与精妙的人体、自然的循环放在同一整体里进行思考,从而在较高的综合层面上理解世界。这和大历史的宏观视野不谋而合。正是这种理念的暗暗相合,武宁亚将药材封闭在水晶之中,带有封存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以期与后世文明相遇的意蕴。他以金鱼作为系列作品的收尾,完成了这一思考,暗示了未来人类历史的涅槃状态,也提醒着我们生存的偶然和脆弱。
曦空间策展武宁亚《冻解物》艺术展的三个系列作品,在秉承了东方文化朴素与智慧的基础上,直面更广阔意义上的世界,从而组成了一个充满传统意趣又直面现代的空间艺术体验场。如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彭峰所言,“让我们一睹一个神秘、内省而又充满浪漫想象与活力的世界。”同时它带给中国艺术的是一种久违的洪荒力量,展现出一场重写现代精神图腾的尝试。
文明的深渊一直都在暗处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却常常陶醉于绚烂而忽视了这种黑洞般的可怕。武宁亚是一个敲钟人,提醒着我们生存的偶然和脆弱。冻解群生发,乾坤万象新。在“冻解物”之后,也许新的生机也就此显现于世。
▲ 艺术家武宁亚
武宁亚出生于十三朝古都洛阳,自幼喜欢艺术。虽然没有身在艺术圈,但武宁亚一刻也没有忘记对艺术的执念,他默默关注着艺术的浪潮,通过观展、阅读、收藏积蓄着艺术的能量,直到2014年,几十年的厚积喷涌而发,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当下艺术界的风气不同,武宁亚的艺术创作有着愚公移山般的“拙朴”。他从未跳入艺术产业链的桎梏中,艺术创作也从来不考虑成本、渠道、市场偏好。他愿意用那种别人看来毫无收益的“笨方式”去开垦艺术这座大山。也正是如此,他与当下艺术创作中琐碎的个体表达判然有别,在对当代艺术的认知中,他有着极强的“文艺复兴后学”意识,对于“宏大叙事”有着热烈的渴望。现工作生活于郑州、北京、马德里。
冻解物
艺术家:武宁亚
策展人:张铨
学术指导:彭峰
展览地点:北京曦空间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18日——2020年1月8日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dbk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