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女孩被困轮椅10年的命运突围:死不了就好好活

We就是我们 一个叫We的工作室 2022-09-20


一场厄运,让一个19岁女孩的人生跌入谷底。
面对绝境,有人放弃抵抗,有人绝地反击。一个柔弱的女孩,扛住了命运的残忍,凭一己之力逆天改命,涅槃重生。这个女孩就是杨淑亭,她来自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2011年,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她高位截瘫,余生被定格在轮椅上。蜗居在阴暗、狭小的房间,她不敢出门,害怕异样的眼光,害怕听到窃窃私语,怕被贴上“残疾”标签。她绝望、崩溃,甚至无数次想到死亡。
然而,命运的罗盘却在十年之间逆转。这个曾自诩“废人”的苗族姑娘,坐在轮椅上,帮助1386名村民摘掉穷帽子,给60多名残障人士找到工作,她的事迹被《新闻联播》多次报道
如果命运是世界上最烂的编剧,杨淑亭就是人生最好的演员。这个被厄运围剿的女孩,重启毫无生机的人生,一路厮杀,终在绝境突围。



        人生“摔”没了       



出车祸之前,杨淑亭是个快乐的小护士。

2009年,她从邵阳医专毕业,在新宁县一家耳鼻喉医院工作。县城离家不远,但也算走出了大山。


杨淑亭的家在一个贫穷又落后的小山村。

她对贫穷有着深刻的记忆,“小时候,我们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买不起书包,只能拎塑料袋上学”。

为了养活三个子女,父亲放弃了当时收入微薄的教师工作,去做木材生意,母亲在北京一个蔬菜大棚打工。

“我第一个月工资400块钱,只留100,都寄给了家里”,杨淑亭的懂事和孝心,让父母很心疼这个最小的女儿。

也许是原生家庭的爱足够多,女孩从不因贫穷而自卑。她热爱生活,喜欢跳舞,喜欢穿高跟鞋,也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

2011年4月28日,这一切简单的美好戛然而止。

当晚,下夜班的杨淑亭骑助力车送朋友回家。行驶到一个下坡拐弯处,只听“嘭”的一声巨响,连人带车撞上了护栏。

朋友没事儿,她却险些没了命。

“不要告诉我爸妈”。剧烈撞击导致短暂昏迷,杨淑亭醒来只说了一句话。可她不知道,心急如焚的父母,早已在赶往医院的路上。

头部裂伤、肺部挫伤、胸椎爆裂性骨折、五根肋骨骨折……

转院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做了7个小时。经全力抢救,九颗钢钉和两块钢板,勉强撑起了她的生命。

医生拿一把小钥匙从她的脚底开始划,边划边问有没有感觉,小腿、大腿、腰部……直到胸口,她才吐出一个字:“疼”。

父母没敢告诉她实情,她不知道,自己早已被确诊高位截瘫,还以为只是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而已。

几天之后,胸部以下仍没有知觉,她有点慌了。

管床医生曹勇来巡房,她略带紧张地问,“医生,我还能穿高跟鞋吗?”

“能穿,别多想,好好休息”。

当时,27岁的曹勇还是中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胡建中教授专门研究脊髓损伤,他便被分到杨淑亭的治疗组。

“她是我第一个脊髓损伤病人”。此后很多年,曹勇医生都有一个愿望,“我要让这个小女孩站起来”。

这份来自医生的信念感,也支撑了杨淑亭很多年。

出院后,她被抬回了家。一间四壁泛黑的小屋,仅有一扇小小的窗。狭窄、阴暗的房间,让她有种窒息般的压抑。

原本爱说、爱笑、爱跳舞、爱交朋友的小护士不见了。她开始厌恶人群,拒绝跟人接触。

那段时间,她最怕有人问,好些了吗?有感觉了吗?如果回答没有,对方还要问得更详细,甚至会捏捏她的大腿,证明一下。

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的她,几次动了轻生的念头。

有一次,她去拿床头的水果刀,使了好大劲也没碰到刀柄,直到滚下床的声音惊动了父母。他们瞬间明白了女儿的想法,三口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绝望的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她就给曹医生发信息,“我还会康复吗?”,每次回答都是,“会有希望的”。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杨淑亭的胸部以下还是没有知觉。

躺在床上,她连“挤”进小窗的一缕阳光,都感到厌烦。听着时钟滴答滴答,仿佛听见了生命流逝的声音。

她反复在想,“天塌了吗?我完了吧,我是一个废人了”。



        死不了就好好活      



“你怎么这么丑了?

来看望她的朋友,说了一句很不中听的话。

以前的杨淑亭,眉眼间藏着秀气,笑容里透着温柔,一双黑亮的大眼睛水汪汪的。她的美,总是由内向外的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质。

可此刻的她,憔悴又颓废,眼神黯淡无光,头发乱乱蓬蓬。颓废的气息蔓延全身,好像一个充满破碎感的假人。

一年半了,她没走出这间小木屋。

那天,朋友不顾她的强烈反对,把她抱上轮椅,推出了室外。那是杨淑亭第一次离开床,第一次坐上轮椅,第一次仰望天空。

浅淡的阳光,微凉的轻风。地缝中顽强钻出的小草,随风摇曳,好像在跟久未见面的她打招呼。

“死过一次了,你还想不明白吗?活着才是最大的幸运”。朋友的劝说突然触动了她。

“是啊,花花草草都这么顽强,我为什么不能好好活着”,车祸之后,杨淑亭第一次萌生了对活着的期盼。

她去县城剪了头发,买了新衣服。

外表上的改变比较容易,可重启轮椅上的人生,却很难。

“你可以利用网络来赚钱”,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她。尝试做网店客服、游戏代练,点击一次最少赚一分钱,最多赚三分。

这微薄的收入,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微不足道,却让杨淑亭兴奋不已。此时的她,太需要重生的希望,这几分钱就是那座通往重生之路的桥,面值虽小,但意义重大。

当时,杨淑亭刚刚能坐起身,坐几分钟,便疼得大汗淋漓。

实在坚持不住了,她就拿出父亲的账本看看:“某某1000元,某某100元,某某50元”,厚厚的一个本子,记着27万的欠债。

住院时,手术材料费花了11万元,再加上治疗费和后续康复费,一共花了40多万。除去积蓄,便都是父亲东挪西借的钱。

对于一个穷困家庭,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她永远忘不了,病房外,父亲特意压低嗓子,挨个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借钱的卑微。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很少与人低头,这深深刺痛了她。

她起早贪黑,艰难地挣着每一分辛苦钱。一个月后,累到体重只剩70多斤。父母心疼她,不想让她再做了,可她更心疼父母。

当时住的房间没安网线,半夜有生意了,父母就把她抱到另外一个房间。她工作到几点,父母就陪到几点。

辛苦陪伴的父母,并不相信她能在网上赚到钱,看到女儿脸上有了笑容,便感觉付出一切都值得。

一个月后,杨淑亭赚了7.7元钱。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让她欣喜若狂,也让她积攒起无限大的希望。

犹如重生的密码,杨淑亭彻底觉醒,“我不是废人”。


她把赚钱的消息,分享到一个残疾人的QQ群,想带着大家一起做。起初,207人的群,只有一个人相信她。“群里负能量很多,大家都在抱怨,没人主动改变”。

等唯一相信她的人,赚到钱,才开始有人陆续加入她。她带着200多名残疾朋友做了一年多,赚到一点钱。

这让她变得更自信,也更确定,“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杨淑亭有个堂哥做仿真花生意已有20多年,这让她看见了仿真花市场的潜力,而她也有做网店客服的经验,便动了开店的念头。

2014年,她和朋友开了一家仿真花网店,坐着轮椅接货、送货、拼接仿真花。


网上创业一年多,她取出5万元现金交给父母 ,“他们吓了一跳,不敢相信”。父母怕她太累,便劝她,“别干了,拿钱买几份保险吧”。

一向孝顺的杨淑亭,这次没听父母的话。

她不想认命,想干出一番事业,也想帮到更多的人。她成立了一家公司,为了纪念7.7元让她重生,还给公司起名叫七七科技。

普通人创业都扒层皮,何况一个高位截瘫的女孩。

2016年,她和闺蜜为了一张箱包订单,从湖南的小山村前往陕西宝鸡。坐飞机、高铁不方便,便开车去。

医生曾反复交代:不能坐着超过3个小时,否则可能引发感染并发症。1400多公里的路程,她一坐便是13个小时,为了控制上厕所,连口水也不敢喝。

马不停蹄地赶到,却只换来一句,”你都这样了,回家好好养身体吧”。

不服输的杨淑亭,坐着轮椅继续前往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跑客户。从第一笔订单只做10个学生书包,到出口额累计达到6000多万,她用了十年。这十年的磨砺,也让这个90后轮椅女孩,多了一份历经劫难后的生命韧劲。



         渡人就是自渡       



杨淑亭在家乡城步县无人不晓。

她出名不是因为生意做得成功,而是因为帮过很多人,这些人大多都是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妇女。

城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她所在的歌舞村,更是贫穷又落后。车祸之后,村里把她家列入贫困户进行帮扶。

创业还清了治疗欠下的全部债务,她便主动向村里提出申请脱贫。村长很担心,“以你的身体条件,真能完全自食其力?”。

但杨淑亭态度坚决,“我不仅自己脱贫,还要带着大家脱贫。”

2015年5月,她注册了“城步万红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将仿真花半成品,分给乡亲们拼接,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拿着每年上万元的分红,乡亲们对这个轮椅上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

这种助人后的幸福感,成了一种信念,让她愈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肖明辉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因身体原因,找工作总是无疾而终。他靠着开三轮车维系生计,一天也就收入十多块钱。听说杨淑亭的公司帮助残疾人和贫困户就业,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应聘。

杨淑亭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当时公司刚起步,能不能为肖明辉提供合适的岗位,她心里也没底。不到一周,她就给肖明辉安排在半成品区的工作台给箱包穿拉锁头,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上班不到一年,肖明辉就给家里买了电视、电冰箱。

今年,肖明辉不幸确诊鼻咽癌,杨淑亭不遗余力的帮助他,还承诺会一直等他回来。“残障人士找工作太不容易了,他们特别害怕失去工作”。同为弱势群体的杨淑亭,有极强的共情力。

质检员李海燕,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最怕上班时接到老师的电话。12岁的小女儿常因淘气被找家长,厂里赶订单,她不想请假怕耽误工作。杨淑亭便跟她说,“快去吧,孩子的事儿重要”。做过多年的家庭妇女,也零星打过几份工,李海燕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同、被理解。

这份工作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和安全感,“我想在这里干一辈子”。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厂里经常没有订单。为了保证员工的收入,她便做库存,库存积压得多,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她从不转嫁压力,也不会告诉员工。

总有人感叹,杨淑亭真强大,给那么多人撑起一片天。2019年,她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又在两年后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一如人生的AB面,一个女人的坚韧和柔弱在她身上同时体现。

外人面前,她无所不能。事实上,她连上厕所、穿衣服都无法自理。她每天要坚持复健两个小时,才能保证身体不变形,肌肉不萎缩。

不能坐的时间太长,否则腿和脚就会发青、发肿。每次接待来考察的客户,她都要在空隙时间,找个地方躺一会,让血液流通。

因为胸部以下没有知觉,无法感知温度,她曾使用热水袋被烫伤。平日里,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避免各种感染和并发症。

曹勇医生说,杨淑亭创业,要克服的苦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但她常在苦难中,给自己找点乐子。快手就是她失落时获得认同和力量的网络社区。



            拥抱脆弱         



车祸之后,杨淑亭曾一度排斥社交。

但在快手直播间,她就很愿意跟大家交流,“每个人都是为了听你的故事而来,是真心想跟你聊天的人”。

2014年,她就下载了快手,“那时还叫GIF快手”,她在快手的名字是,小四轮上的花仙子。创业之后,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花开不败的女人,虽然身体残缺,也要比完整的自己活得更精彩!”她希望坐在轮椅上的自己,依然像花仙子一样美丽盛放。

2018年,她发布一条穿着红裙子,回眸一笑的视频,吸引了3000多人关注。此后,粉丝慢慢涨到50多万。

有个快手粉丝是残疾人,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她的直播间。“这个人很消极,状态也不好”。杨淑亭便鼓励他,帮他做心理疏导。慢慢的,粉丝打开心结重新振作,也开了直播,还有了几万粉丝。

这让她很有成就感,又一次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杨淑亭通过快手平台助农直播带货,销售当地柑橘、蜂蜜、牛奶等农特产品,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被选为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

今年3月,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她穿着外骨骼机器人,“站”着传递火炬。


为了站立这几分钟,她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足足练了两个月。“坐在轮椅上,总是仰望别人,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她把视频分享到快手平台,粉丝都替她高兴,给她点赞加油。

看见“站”起来的杨淑亭,曹勇医生的内心却五味杂陈。

他多希望杨淑亭不是借助外力,而是真的站起来。但他知道,这个愿望永远也无法实现了。

2018年,他曾亲自击碎了女孩对站立的幻想。

当时的杨淑亭,创业小有成就,曹勇也成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

去国外进修时,他结识了一位研究脊髓损伤的专家,这位专家也是高位截瘫,却没办法治愈自己。他告诉曹勇,要接受无法治愈这个事实。

当杨淑亭再次问他,“还能站起来吗?”,曹勇便回复,“也许要接受现实了”。此时,在曹医生的心中,当年脆弱的小女孩,完全可以承受这个体量的痛苦了。

那天,杨淑亭还是哭了一整夜。

尽管她已经习惯了轮椅上的生活,可还是希望有奇迹发生。

她不是钢铁侠,也不是普度众生的仙子,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她喜欢跳舞,小时候就梦想成为舞蹈家。她喜欢穿高跟鞋。她还没结婚,还有那么遥远的未来。

她不想就这样一直坐在轮椅上,去感受这个世界。

前段时间,朋友带她去长沙给工作室选址。从小区出来,有个10多岁的男孩看见她坐轮椅便问,“你不能走路吗,你残疾了吗?”。杨淑亭开玩笑地说,“我是小仙女啊,不用走路的”。

一大堆孩子瞬间围过来,“你不是,你就是残疾人”。童言无忌,她并没有生气,却有点难过。“我不是无坚不摧的女战士,我也有脆弱的时候”。

大多时候,杨淑亭都是故作坚强。

她不想让父母和朋友担心,再难过也不以悲伤示人。她说自己跟小时候的性格不大一样了。小时候很淘气,现在却越来越理性。小时候很爱笑,那笑容藏着天真无邪,现在也爱笑,但笑容里更多是无奈。

事业有成的她,现在还是单身。她开玩笑,要不要替她征个婚,可认真下来,又不想拖累任何人。

“当一个人无法上厕所、穿衣服,生活不能自理,真的很难去设想和另一个人携手未来”。可她又很想拥有一个女儿,这让她非常遗憾。

世上所有的努力,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思想上的,她都尽力做到。只有这个遗憾,她无法用努力去弥补。

但她学会了自洽,“想要完善自己,就得让自己先从痛苦中走出来”。

杨淑亭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和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看着妈妈跳广场舞,爸爸悠闲地散步。“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到身边的人都在笑”。

所有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短的是磨难,长的便是人生。

高位截瘫11年,凭着“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个信仰,她迎来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凡是见过杨淑亭的人都会说,跟她交往根本感觉不到她是一个高位截瘫的人,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

“我是一个疼痛的孩子,但我从来未忘记,在痛苦过后的每一刻,我都将是笑得最美的天使”,这是杨淑亭写给自己的诗。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小未

编辑:裴大哥 | 丑橘

图片:小四轮上的花仙子(快手ID:tacheng77)


  单亲爸爸为女儿造一个移动的家  

中国瑜伽第一村背后的冒险和坚守

   西北村妇用300万字改写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