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自有「芳华」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2024-02-04




成长故事

2021年度洛阳法院“人民满意好法官”

候选人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小时候的陈艳梅在读古文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样一句赞美梅花的诗句。
那时候,她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梅花一样绽放夺目的芳华。
十年的法院生涯,陈艳梅犹如她的名字一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她的芳华,皆可见。


她是“来自农村的娃”

“不能让农民工兄弟流血再流泪”


走进陈艳梅的办公室,在她的衣柜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面面锦旗。
同事总是好奇的问陈艳梅,为什么要把“群众的赞许”藏起来?她总是腼腆地回答:“让群众满意应是我一生的追求,要做到群众满意很难,也弥足珍贵,要把这份信任埋在心里,成为奋斗的动力。”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奋斗。
记得那是一起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案件,因为被告给原告出具的欠条上署名与其身份证名字不一致,而被告又在外地,明确表示开庭时不会回来,如果被告缺席,原告就会有败诉的风险。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陈艳梅能够深切体会农民工挣钱的不易,她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努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查清案件事实,早日帮助农民工兄弟要回工资,陈艳梅多次与被告电话沟通,均未能取得进展。
也许是被陈艳梅的“韧劲儿”折服,始终不肯松口的被告同意由其妻子代为处理此事。之后,陈艳梅多次到被告家中,耐心地做被告家属的思想工作,最终被告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如约履行了工资给付义务。民工兄弟得到工资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让陈艳梅终生难忘。
“老百姓面对困境,求助于法院、求助于法官也是不得已之举,作为法官,有能力也有义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我的努力,让他们的生活恢复安宁,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谈及办案心得,陈艳梅认为“走心”最为关键。
某种植公司聘用农民工从事锄草工作,后因公司经济困难,拖欠了13名农民工工资未发放。
在法院,13名农民工因为不会写诉状,且证据搜集不全,显得局促不安。陈艳梅在了解农民工的情况后,积极和法律援助机构联系,并且主动为原告申请法律援助,当事人整好起诉材料,法庭当天通过原告、村委等多种途径联系到被告。
在陈艳梅和同事的努力下,经营确有困难的公司与原告达成了调解。
“法官想要解决麻烦,就不能只盯着手上的案子。只会端坐在审判台上敲法槌的法官,是不会让当事人信服的。”陈艳梅说道。

她是“能工巧匠”

“不能把麻烦丢给当事人”


“一个案件对我来说是工作,但对当事人来说是切身的权益,我多努力都不为过,为的是能够让当事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一起承揽合同案件中,原告租赁的商场需要安装空调,但是因其他原因商场无法继续租赁,被告的空调安装工程未竣工,而且无需继续施工。就已经完工的工程造价问题,双方意见不一,闹上法庭。
陈艳梅在审理中发现涉案鉴定费较贵,原告无法继续经营商场,损失颇大,而被告也因为定制空调无法安装,亏损严重。
为了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陈艳梅决定以勘验现场的方式审理该案。在经过细心勘验、认真比对双方签订的合同等证据后,该案最后顺利以调解结案。
高度重视调解工作的陈艳梅,把调解工作贯穿在办案全过程,用真心、诚心、热心巧解矛盾,提高办案效率和调解率。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亲情感化调解、换位思考调解、特定关系人调解、多元联合调解、求同存异调解等多种调解方法,引导当事人在解决当下矛盾纠纷的同时放眼未来,互谅互让,妥善处理,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案件的审判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促进纠纷源头化解,提高办案效率。


她是“法律宣传员”

“让群众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权”


基层法庭的案件,多是标的额不大的“小案”。但由于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维权,需要多次反复的释法明理。
陈艳梅在接到案件后,总会第一时间阅卷,然后第一时间和当事人联系,了解案情并指导当事人开庭需要带相关证据,争取一次庭审就能查明事实,提高效率。
同时,也会在了解案件的争议点后,能调则调,庭前无法调解的,判决前她总会进行对当事人进行风险告知和最后的调解,将释法明理工作贯彻案件的始终。
在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中,被告因为要在路上避让大车,将站在路边的原告碰到,后双方均未报警。
陈艳梅看到卷宗后,发现双方对事发经过陈述相差较大。在分析过案情后,陈艳梅决定在村里开展巡回审判,给乡亲们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庭审中,因为事发地点无监控,事发时双方均未报警,双方陈述又各不一致,双方均申请多个证人出庭作证。
庭审结束后,陈艳梅带领双方当事人直接到现场再次描述事发时原、被告的具体位置和事发经过。通过给原、被告认真分析事发经过,分析各方过错,深入浅出的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最后这个案件得以调解并当庭履行完毕,起到了审理一案、普法一片的社会效果。
 “基层虽然多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但并不是远离法律,相反,是更接近法律。因为乡亲们大多不懂法,就需要你把政策和法律吃透、钻透,付诸于司法实践,并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给他们,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

陈艳梅说话柔声细语,脸上总是笑眯眯的,特别亲切,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耐心又温柔。
但她骨子里却有一股韧劲儿,就像她名字里的梅花一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芳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初心,自有「芳华」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