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献君-交往的教育意蕴

作者简介: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华学院院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摘要:教育中,交往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既要认识人的共性、本质,又要认识自己的特性;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主要表现为积累经验、学习程序性知识、探索高深知识;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主要表现为激发情感需要、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品德,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高境界。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认识交往的重要性,营造学校中交往的空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交往,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成长。
关键词:交往;教育交往;情感体验;教育意蕴从2016年起,文华学院在每年五月份,由我和我的同事们对150名毕业班同学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同学们大学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困惑,对学校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目的在于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发现学校工作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第一次访谈之后,我最深的感受是,对于学生个体成长,校长没有起多大作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他说:“当校长就好像一个唱王帽戏的演员,他坐在那里好像很重要,其实戏是别人唱的,他并没有很多的戏。”[1]他在《大学一解》中提出“师生从游”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学校就像水,师生就像鱼,教育活动好比游泳,教师在前游,学生尾随其后,从游日久,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化,教育不为而成。当然,校长有校长的作用,但学生一定是在与他密切接触的教师、同学、家人等的交往、交流中,反思自我,增长知识,提升品德,成长发展。我深感教育中交往的重要性,因而对此开展探讨。关于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例如,“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4]“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者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象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5]“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6]“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交往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从交往的产生和形成来看,交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交往的本质来看,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方式;从交往与人的发展看,交往是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这是我们认识交往、认识交往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依据。关于教育与交往的关系,古今中外有诸多探索和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从教育之外看交往,交往为教育提供心理环境,交往为教育创造条件,提供环境;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交流是实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交往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从认识框架看交往,交往是教育的内容,交往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从教育本质看交往,教育即交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8]这些都是从某一角度来看教育与交往的关系,在现实教育中,它们往往是并存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本文探讨交往的教育意蕴,以期加深对交往的教育价值、作用的认识。交往的教育意蕴、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交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长知识、培育情感、提升品德。

一、认识自我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发展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人的活动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以理想自我取代现实自我的过程。因此,认识自我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怎么认识自己?马克思认为:“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来说,这整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9]我国古代的荀况也认为:“人之生也,不能不群。”人是在交往中,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往、交流之中,交往双方从对方身上折射出自我,又以自我为尺度去看待他人,从而形成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认识自己,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人的共性和特性。一方面,认识人的共性、本质。“自己”是人,与动物不同,认识自己,要认识人的本质,人的共性。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的特性。首先,要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说来,它对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10]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交往性存在。交往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观察事物、分辨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正因为人是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会像动物那样仅仅依靠本能来生活。人通过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社会关系。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遵纪守法。在社会发展中,寻求理想的社会形式,探索社会发展理论、思想,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等。认识自己先要认识“人”,而这种认识,必须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离开社会交往,人仍然会停留在动物阶段。大家所熟知的印度“狼孩”,即说明了这一点。古埃及有个皇帝,为了知道人的语言能力从何而来,将两个新生儿置于地下室。孩子只能得衣食而不能与人接触,长大之后,都不会说话,只能怪叫。我国明朝建文帝之子朱文圭,两岁作为“人质”被关押,57岁放出来,结果也变成了白痴。因此,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认识人的本质,成为具有“共同人性”的人。其次,要认识自己的特性。每一个人都与别人不同,因而成长的方式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要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兴趣、爱好,优势潜能,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生追求,自己想要什么,往哪里走,人生的目标在哪里,等等。这些认识,要通过交往,在交往中回顾、比较、反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在彼此对象化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和确认自己,同时也认识他人和确证他人。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本质”[11]。人在交往中观察别人,和别人打交道,关心他人,并且和他人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在不断交往和认同之中,认识自己。例如,文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位学生,入学后参加文新社,发现了另外一片天地,感受到自己对新事物有新奇心,具有新闻敏感性,爱上了传媒,因而自学新闻专业的课程,利用假期到报社实习,撰写了多篇新闻稿件。经过努力,考取了华侨大学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建筑学专业的一位学生,在参加班级和社团活动中,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具有一定的演讲才能,并对体育运动解说特别有兴趣。每逢重大比赛,赛前做功课,赛中模拟解说点,赛后做学习笔记。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上海一家体育公司录取。由此可见,认识自己的特性,也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实现。学生在交往中认识自己,教育离不开交往,认识自己离不开交往。同时,在交往中认识自己,又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人自己的眼睛看不见眼睛本身,只能看见别的东西。人的自我意识也往往看不见自己,如看自己,则要把自己推开,对象化,跳出来,从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教师的作用即在如此,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象化,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在交往中学习、反思,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二、增长知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充分说明了在交往中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礼记·学记》中谈道:“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同样说明了学习中交往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教界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什么样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研究人员系统地整理、分析和总结了过去半个世纪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提出了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教育目标的七大原则,其中第一条为“鼓励师生间的接触”,第二条为“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第四条为“给学生及时的反馈”。七条原则中有三条涉及交往。这一研究发现,将“交往”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教育原则。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增长知识,交往对学生增长知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经验。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可见,经验是形成知识的重要基础。从教育过程来看,经验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不是把外在的、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而是启发学习者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其新的经验。学习者接受教育,需要自己具有丰富的经验,教育者不可能对一个空白的大脑进行教育。交往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从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在交流中,别人的经验也可能成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经历不同、处境不同的人,经验也就不同。在与各种人交往中,可以相互充实、补充,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正如幽默大师萧伯纳所言: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交往中经验的交流,亦是如此。学习程序性知识。知识有多种划分方式,其中一种是将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是一种静态性知识,大多数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传播,可以通过媒体、讲座等形式习得,能够通过应用、回忆来再认识,以及通过与其他知识联系等方式来表现。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以产生方式来表征,是一种动态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大多数程序性知识不能通过语言传授,必须通过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程序性知识和行为有密切关系。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模仿。例如,儿童在模仿成人的行为中,学会微笑、走路、吃饭、上厕所等。游泳、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也是在模仿教练的行为中习得。各种工艺,是在师徒交往中,通过模仿、练习而掌握的。这种模仿,必须有对象,在交往中进行,自己没必要也没有办法模仿自己。因而,程序性知识学习离不开交往,要在交往中学习。探索高深知识。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处理的是一般知识,传授的是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知识。高等教育处理的是高深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高深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区别在于高深知识的不确定性,而一般知识则是确定性知识。因此,学习高深知识需要质疑、批判、探究。这种学习仅仅靠自己冥思苦想不行,需要交往、碰撞,从而激发思维。很多创造性知识是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的,如大家所熟知的系统论、控制论。思想、观念是从某一个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但一个人的思考往往有局限性,在与他人的交往、交流中,由于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有差异,有自己的特点,多种思想、观念碰撞,才可能产生出思想火花,形成新的思想,研讨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可见,高深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交往。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指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12]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创设广阔的空间,如适应现代大学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广阔的精神空间、“学习无处不在”的校园空间、开放和共享的网络教育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与教师、学生、社会广泛交流,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提高水平。

三、培育情感

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只有知、情、意、行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才得以形成。情,即情感,是人类的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的体现,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自身价值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13]情感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体验,十分重要。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首先要转变其情感。一个人的认识只有与相应的情感体验相一致,发生共鸣,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疑。知和情相结合,形成信念,有了信念,知才能转化为行。情感属于个体的,具有内在性、独特性,但情感是主体需要和生活感受相结合的综合反应,体验是情感产生的基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情感与交往密切相关,是联结交往的纽带。情感是外界影响而激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南朝梁代经学家贺玚提出情波说,即:“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性,动则是情。”[14]情感与交往的关系十分密切,交往可以激发情感,丰富情感。激发情感需要。《心理学大辞典》对情感的界定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与需要的联系密切。弗洛姆分析了人特有的心理需要与情感的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15]从需要的层次来看,情感需要是人的一种重要的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满足的方式不同,与交往的联系方式亦不相同,其作用也不同。在温饱需要的阶段,人的情感需要是一种渴望交流和认可的状态;在社会需求的阶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圈子,他和外界沟通的同时,就是一种情感的释放,这种释放当外界给予肯定时情感呈现积极状态,心情就好,反之则反;在自我需要的实现阶段,个体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交往中,不仅可以调节自己的情感,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去平衡因情感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可见,交往能够激发情感需要。加深情感体验。一般认为,情感是具有稳定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情感性反映,是“对事物的社会意义的体验”[16]。弗洛伊德通过研究认为,情感是人生对幸福的感受和快乐的体验。在情绪状态中,无意识参与的因素更多;而在情感状态中,有意识的体验成分更多。情感不仅是一种体验,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体验。情感不会凭空产生,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体验。情感体验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情境,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是联结交往主体的纽带。通常,教师给学生讲解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种知识。而要将这种知识转变为思想、观念,必须在交往中经过自己的体验,结合原有经验进行反思,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同学们耳濡目染,经过深切的情感体验,爱党、爱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个体是脱离组织而单独存在的,国家的强大给我们安全感,生在中国是幸运的、幸福的”;“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的凝聚力,今后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能奉献社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人,多做有意义的事”……。可见,在交往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加深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建立在情商基础上,可以后天习得。情感能力的习得,主要通过交往来实现。首先,不畏惧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待任何人都能不卑不亢,是情感能力的重要表现。这种能力只有通过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才能培养,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勇于交往。其次,内省智能是个体体验的一种自我认识,如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感受快乐与痛苦,克服自己的不足,展现自己的优势等。内省智能主要是在交往中提升。再次,人际智能是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和行为表情的一种认识,如选择交往对象,驾驭交往过程,学习他人优良品德等。人际智能也主要在交往中提升。交往能力是使人类从有限变为无限的桥梁。怀特海指出:“我始终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心,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17]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教师要营造一种充满情感特别是爱的情感的教育情境,从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力。

四、提升品德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共产主义的本质所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他人的发展紧密相连。冯友兰提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意思是仅仅掌握了知识,加深了认识,这属于“智”;只有用行动将其体现出来,成了自己的习惯,才属于“德”。王夫之亦指出:“德者,行焉而有得于心之谓也。则凡行而有得者,皆可谓之德矣。”以上说明,思想品德的提高离不开行动,它只有在实践交往中才能实现。例如,尊重、责任、境界是一个人重要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修养所要达到的高度,其提升都离不开交往、交流。懂得尊重。尊重是一种德,一种优良品德。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的内涵包含平等、价值、人格、修养。尊重的前提是对人的重视、理解、关心、信任。尊重这种优良品德,必须在交往中,通过“尊重”来实现。一位同学深有体会地说:“教育的起点是尊重学生,终点是学生尊重。让学生在充分被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为懂得尊重的人。”在师生的交往、交流中,学校、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尊重学校、教师,尊重社会。我经常在与同学们交流时问一个问题——“回顾大学生活,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最深?”一次,一位学生和我说了他的感受。他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上课,教室坐满了,一位同学迟到了,找不到座位。这时教师离开了教室,然后搬来了一张凳子,对这位同学说,同学请坐,以后不要迟到了。这位同学的眼泪马上流了出来。大学四年,很多东西都会忘记,但这一件事,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就是交往中尊重的力量。承担责任。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世界上有许多事必须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去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责任是分内应该做的事。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优良品德。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责任的精辟论述,如:“责任重于泰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决定一切”;“责任是智力和境界的象征”;“高尚、伟大的代价是责任”等。大学生负有求学之责、成人之责、理性之责、角色之责等。责任与角色紧密联系,不同角色有不同的使命,相应承担不同的责任。责任心的培养离不开人际的交往。一位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大学=学习+经历。”人在社会中通过社会互动进行学习,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认识到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生存、发展,因而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为了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18]关于责任,这话说得何等深刻。提高境界。境界是人的修养和觉悟所达到的造诣和水平。境界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眼界、认识格局的不同。境界决定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境界有多高,未来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提升境界十分重要。境界与人的视野、眼界、格局、精神密切相关。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开阔视野和格局,扩大眼界和格局。境界渗透着人的成长自觉。人与动物不同,去做一件事时,他要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从而才能自觉地去做。人是主体,是积极的存在,所作所为是由自己对世界自我和社会的理解,对过去的记忆及当下的感知、希望等综合、结构化的结果。境界离不开对人、社会及其关系的认识,交往、实践是认识的本源。境界在交往、实践中逐步提升,例如,一位同学在社会实践的体会中说:“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价值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有了增强自身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毅力和信心。未来的路很长,仍需努力!”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不同。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社会面的扩展,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对自我、人生、社会认识的加深,人的境界会逐渐产生变化。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开阔眼界、扩大格局、提升境界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交往中,不断关注、理解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明确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责任,努力提升境界。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交往具有教育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长知识,培育情感,提升品德等,因此教育中必须重视交往。首先,要充分认识教育中交往的重要性。雅思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天性。”[19]其次,营造交往的空间,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成长。教育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交往、沟通实现的,唯有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建立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的直接沟通,才能建立师生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推进学生的交往,特别要多与学生直接交往,让学生在教育交往中自主学习,乐于参与,敢于表达,勇于反思,大胆体验,积极创新,健康成长。最后,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交往。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些是教育无法全面替代的。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成长。参考文献:[1]胡德海. 教育学原理[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405.[2][3][7][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56,294,81.[4][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3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8]姚炎昕. 教育即交往: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的解读[J]. 教育导刊,2013,12(上半月):12-1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12][17]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庄莲平,王立中,译注.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25,67.[13]朱小蔓.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55-60.[14]燕国材. 中国心理学史[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31.[15]弗洛姆. 爱的艺术[M]. 刘福堂,译.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15.[16]孟昭兰. 人类情绪[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4.[18]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 许良英, 赵中立,张宣三,编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2.[19]雅思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18-25.


编辑部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

购刊

公众号主菜单“关于本刊-订阅须知”

在线投稿


http://high.cbpt.cnki.net/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高等教育的最新动向

    快来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