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故事
【毛芃】来新西兰十几年了,除了第一年每次都参加投票。大选的介绍、评论、分析文章写过不知写过多少篇。
1999年9月,我才来新西兰,正赶上新西兰大选,看电视辩论也看不懂,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Paul Holms左一口“Jenny”、右一口“Helen”叫的那份亲切,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那年竞争总理职务的是两名女性,国家党的Jenny Shipley和工党的Helen Clark。 看到辩论节目主持同两位政党领袖之间说话如此随意、亲近,我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当年的国家党领袖Jenny Shipley(左)和工党领袖Helen Clark (网络图片)
政权的争夺、更迭,原来可以这么和风细雨!
过往的印象中,这可是同革命、同血雨腥风联系在一起的啊。
2015年大选的时候,我已经做了记者。因为大学里主攻纪录片、钟情纪录片制作,于是拿着摄像机,跟拍了行动党候选人王小选团队的整个竞选过程。60分钟的带子,拍了几十盘。
那年,王小选没有进入国会。大选之夜,王小选竞选团队的年轻人有些感伤。 那是小选第二次参选,我一直相信他还能卷土重来。但是,好几届大选过去了,今年他宣布放弃参选。那个纪录片, 再也不会有一个让人开怀的结局。
2008年,工党有了华人议员霍建强;2011年,国家党也有新的华人候选人杨健博士,两人也都是来自大陆。感谢新西兰独特的MMP选举制度, 让第一代华人移民有了走入国会的可能。西方世界也就德国和新西兰有MMP选举制度。但是除了新西兰,没有哪个西方国家有好几位来自大陆的华人移民进入国会。
由于华人的参选,华人选民无形中增加了对民主竞选的兴趣和热情。
这些年来,每逢地方政府选举或是中央政府选举,总有朋友同我讨论华人参政水平,结论总是参政水平实在不如人。不如谁?不如毛利兄弟、岛民兄弟。
其中一个理由是,你几时见毛利人、岛民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地招待总理、部长大人?
反观我们华人,客气、慷慨,出手大方,政治捐款还各个党有份,给工党捐,给国家党也捐,甘愿充当提款机。
那么,你信奉的理念在哪儿呢?哪个政党、哪个政治人物,会真正看重没有理念、只对权力有好感的人?
除了钞票,大选年, 政治人物看重的还有选票。
钞票和选票哪个重要,当然是选票。政治人物真正待见的是能把他们送上权力宝座的人。
今年的竞选,行情跌宕起伏,戏剧性之强,为十几年来少有。
大选中,工党领袖辞职、联合未来党领袖辞职 ,绿党联合领袖辞职,工党新领袖Jacinda Ardern 一跃成为政治明星,成为记者尤其摄影记者追逐的目标,眨眼就能在支持率上同国家党领袖Bill English一争高低。
国家党领袖Bill English 和工党领袖 Jacinda Ardern (网络图片)
在野9年了,工党终于有能力同执政党抗衡了,估计把国家党惊出一身冷汗;这不仅是工党的喜讯,也是选民们的幸运。
看到国家党的新的房屋政策了吗?没有反对党的强大,步步紧逼,会有国家党房屋政策的亲民性改变吗?
做新西兰人无疑是幸运的。女性幸运,因为新西兰是最早给女性投票权的国家;最早踏足新西兰的毛利人是幸运的,因为有专属的国会席位保障国会一定会有毛利议员;亚裔新移民是幸运的,因为有MMP选举制度保障亚裔候选人可通过政党排名进入国会。
前不久的奥克兰国际电影节,我看了一部同选举有关的的印度电影。电影描述的是一个偏远的经常遭到左派游击队骚扰的丛林地区的村民参加投票选举的故事。因为当地不安全,投票站的工作人员是在军人持枪护卫下,抬着桌子、抱着各种文件、用品穿越丛林去设立投票站。而选民们有的因为恐惧、有的因没有兴趣、有的因为不了解候选人情况不肯去投票,结果被军人拿枪押到投票站投票。村里闹得鸡飞狗跳,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故事。
新西兰的选举,是多么的不同。记得上届大选投票日,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我去设在Macleans高中的投票站投票。这是一个靠着海边的学校,学校前面有大片草坪,背后是湛蓝的大海。人们两两三三地朝投票站走,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有,有的是单人,有的成双成对,有的是一大家人 。我知道在那一刻,全新西兰各地有无数这样普普通通的人,在走向投票站,用自己手里的选票,决定未来三年的国家走向。那一瞬间,突然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
Macleans高中的绿地 (网络图片)
这种三年一度看似寻常的的行为,在世界许多地方,还是人们的梦想。
今天,2017年9月23日,新西兰大选投票日,让我们一起去投票!
大选投票箱(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