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作步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017-05-15 徐铭谦、文耀兴 盖娅自然教育

2014年,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与徐铭谦老师合作,在大陆举办了首届“步道学培训”。此后,自然教育领域不时能看到有关手作步道的工作坊和工作假期的信息。但是,我们真正认识步道吗?手作步道是什么呢?它为何会被特别提出,又是如何与自然教育发生关联的呢......台湾千里步道协会的徐铭谦、文耀兴老师,给出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森林步道 图片:photo.pclady.com.cn


  在台湾,“步道”是指“专供人行山走路的小径”,是一个专有名词。“手作步道”这一说法,则是徐铭谦老师在2006年去美国阿帕拉契山径参与步道志工的经验之后,为了“简单易懂,与现代化工程区隔,同时凸显不只是自然步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好像没有认为干扰,路可以维持自然又好走是不需维护的迷思)”,于2009年提出的指的就是“以人力方式运用非动力工具辅助进行步道施作,使步道降低对生态环境与历史空间的扰动,以增进步道的永续性。”


  其实,世界上大多都是手作步道,手作步道是在华人的语境下才特別强调。在欧美等地,trailbuilding这个词就是人力去维修步道(不论是雇用专业的工人,或是志工),而不是工程。美国阿帕拉契山径就是志工参与步道维护的经典,新西兰的步道则都是由ranger(漫游者)维护的,阿尔卑斯山等等也是由人力去维护。然而,这些步道虽由人力维护,但呈现的都是很自然的样貌。


台湾·鱼路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古代步道之匠心人力


  那么,我们有没有手作步道呢?当然也有,古代茶马古道、京西古道,无一不是手作的。事实上,很多山林都存在着当地的先民靠着人力建造出来的古道。


  很多百千年前的古道能存留到现在,说明其坚固耐用。他们的建造方法常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浪费。同时也会根据特定的地形、生态、水文等环境条件建造不同的步道与周边景观融合,而非千篇一律。比如,鹅卵石多的地方就用鹅卵石铺底。打凿切割石头也具有特殊性。铺设的时候会因为现场能取得的石材大小、坡度地形、水流情況等而有符合现地的铺法,通常可以寻找到规律且有线条曲折之美。如果造阶梯,阶梯的高度也考量人体工学设计......


台湾·鹿堀坪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现代工程步道的普遍问题


  古道都是由工匠累积对环境的观察与了解,善用在地资源就地取材解決需求,知识与技术统合在一个完整的人身上。但是现代化工程将此完整性切割,导致异化后果。画设计图的人根本不了解现场,缺乏对环境生态、人文史迹的长期知识与深刻调查;画设计图的人也不会参与步道的实际兴建过程,于是因为设计与计价之便、要有材料才会有更多工程经费等原因,画设计图的人就画具有固定规格的材料,而真正的劳动力的价值被低估贬抑。


  希望步道坚固安全、耐用舒适,很多时候用水泥将原本自然的路面硬化,但水泥步道其实是很容易损坏的(步道水泥硬面和土壤接缝的地方常常会被水侵蚀而掏空),最麻烦的是损坏之后很难维修,一定要用工程的方式维修。不透水生物不能在这里钻进钻出,每生产一公吨水泥会排放九百公斤的二氧化碳,为了搬运这些非当地材料而产生施工便道......这些都是它问题。


台湾·富士坪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同样,为了坚固耐用开发出的塑胶仿木材料,它在自然里会变形,最后还是坏了,而该材料本身一千年不会坏。生产塑胶仿木需要很多石油,一直追溯到从別处挖矿、制造、加工、切割,然后用交通工具运输机具搬运上山,以及材料被弃置之后变成山里的垃圾多久,要付出多少环境代价......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的。


台湾·内双溪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让步道回归“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

  以工程方法兴建的水泥、花岗岩步道,对环境来说是切割栖地的存在。人为践踏冲击之下的“天然步道”,对环境也造成极大破坏。


  那么,一条美好的步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曾有人这样回答:稀有跟重要的空间应该优先回避,应该让开它,而不应该强行把路开过去;必须保留当地特有的文化环境;需要达到步道最基本的条件,至少不泥泞;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让人去亲近山林,而不是去侵犯山林;而且步道尽量采取就地取材的概念。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做了跟没做一样”,施作完后让人觉得“这哪有做什么,本来不应该是这样吗”,这是步道工法最上圣的工法。就地取材,与环境有很高的融合度,考量生态一体,就能完成这样的步道。


  手作步道就是践行依靠人力去兴建和维护这样的美好步道。


台湾·猴硐越嶺三貂嶺步道 图片:tmitrail.org.tw

手作步道的基本原则

  那么,手作步道有哪些基本的原则呢?


  考量环境生态:顺应步道所在地的气候、地质、原生生态习性等,兼顾使用者特性与棲地整体性。考量人文历史:依循历史反映工法,结合传统工艺、在地知识进行因地制宜的“适切设计”。设定环境承载量:基于在地资源调查,设定可接受的游客冲击程度,进行步道分级及相对应的施作强度,提供从大众化到荒野级多样的游憩体验机会。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外来材料从采矿到运输在能量与资源的损耗,善用现地既有自然材料。重视常态维护:确保步道具备一定弹性能因应大自然的变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强调公私协力:政府的土地管理单位、专业者与民间组织从规划讨论、施作与后续维护需共同参与、平等合作。

台湾·幼坑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在亲手兴建中对话环境伦理

  在手作步道的过程中,参与者会做一些简单的就地取材。徐铭谦老师谈及到美国的阿帕拉契山径跟美国的志工一起做步道的经历时曾说,那个地方没什么石头,所以就取木头。她说自己是从自然教育和环境的角度去想,怎么样不破坏自然去维护步道。所以到美国同伴让她砍树去做步道的时候,她非常抗拒,觉得作为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怎么可以砍树呢?但这正是环境伦理对话的开始。


  “当你真正要去砍一棵树的时候你会开始认真思考:要取一棵长了五六十年,甚至超过七八十年的树,来做步道一些设施的时候,能不能观察整座森林哪一棵树可能是长得最不好的,只取它,而且用的时候一定让它发挥最好的效应,解决问题,不能对不起这棵树的生命,如果它牺牲的话。”



台湾·东势格越岭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徐铭谦老师亦谈及带台大的学生去做步道的事情,说通常砍树是最兴奋的,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情。可是锯到后面开始出现第二个心情的种子,就是:好累,怎么还没砍断?怎么不给我们电锯,电锯一下子就处理完了。这是她就会跟学生们说:“这棵树比你们还老。用锯子锯,你才会感受真实的生命,你才会在过程中去尊敬大自然,砍下来之后你才会想要善用它。透过这个过程才能认识自己跟自然之间的关系。”


  徐铭谦老师也曾带学生在敲石头的过程中认识石头的质地。他们搜集现场的石头,把它敲碎,这种石头会产生非常多不规则的锐角,回填到步道上夯实就会找缝隙钻。回填碎石是为了让土壤层的透水性变好,而且当它变得非常密实的时候,承载力比铺水泥还好。用老祖先的智慧去人力兴建、修复步道,用常态维护的制度配合大自然“消失又会长出来”的节奏


台湾·湾潭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插播:端午节来沃思花园修步道

无论是木栈道还是石板路,在盖娅·沃思花园都有了实例。2016年,盖娅自然学校分别在五一小长假和7月小暑节气期间举办了两次重量级的手作步道活动。

在台湾千里步道协会徐铭谦和陈朝政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手作步道的快乐与成就。正是因为伙伴们的努力付出,盖娅·沃思花园才有了一条通往盖娅峰的最美曲线;更是因为大家的认真不苟,盖娅·沃思花园才有了一段可以经风历雨的石砌入口。

时光荏苒,转眼2017年的端午小长假就要来到,炎炎夏日,我们也迎来盖娅·沃思花园的筹汗季。我们再次幸运地邀请到了台湾千里步道协会陈朝政老师莅临指导这一次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动。


端午手作步道| 筹汗砌筑盖娅•沃思花园山林小径,<--点击左侧链接立即了解详情。




步道的生态功能

  步道除了提供人类走路的自然环境,让我们去领受大自然所有的美好之外,它还必须提供一些生态的功能。自然的铺面、孔隙及步道上/周边的植物,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价值


  黑食蝉。在土里面待了7年以上的蝉,要出来羽化,如果一条自然的步道被铺面石板,它一上来就撞到头,然后死在土中,本来是要出来繁衍后代的。鼹鼠。它叫鼠,但是不是猎食类,视力很低,前爪非常有力,就在自然的土里面挖来挖去。攀木蜥蜴生蛋,一生生两颗,它会用它的后腿一直踢土,踢了一个小小的凹槽,然后把蛋生在这里。还有竹鸡......生物需要利用自然的铺面繁殖、觅食等,自然的铺面对它而言是重要的栖地环境需要


台湾·炮子崙古道/茶山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黄灰泽蟹。拉氏清溪蟹。它们都是需要很多孔隙做居巢。鞭蝎也是躲在石头缝里。冰河的生物三角鱼也会躲在孔隙里。


  步道及周边还有很多植物,这些植被有什么生态价值?最常见的是蝶类会去吸取花蜜。巢鼠窝,巢鼠会咬莽草的根茎组一个巢。不同的步道上还拍到鸟窝,老鼠窝,这是山猪窝。


  一条步道原生态保护好,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以上种种;如果它只是为了人类而建,把原生态都破坏了,人走进去叫走路,没有别的意义


台湾·新山梦湖步道 图片:tmitrail.org.tw

改善步道也需要取得跟环境的平衡

  当我们看到自然环境跟使用舒适度上的失衡,通常我们会外力介入去改善步道。如何在介入的时候取得跟环境的平衡?最基本的就是去做调查分析,对步道的定义能有正确的理解。通常我们会做大尺度的分析,有区位、人群、地质、海拔,如果只是做这样的调研通常不够。步道铺面状态、步道宽度、步道现在排水状况、泥泞区域、环境敏感区域、危险区域、周边动植物,如果运用到就地取材,这些材料在哪里......都需要调查。还有使用行为的调查。如果是前期已经有整建过的步道,改善的时候,还必须针对前期步道的缺失进行调查,这些都跟未来的施工工法、施工间距、材料预防及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文耀兴老师说,他以前觉得不生态或者对生态不友善就是阻断或者妨碍环境中的生物跟非生物之间能量的转换,后来查一下,原来连加速都不对,简单讲,破坏生物间能量转换的平衡就是不生态。


  在外部介入步道改善的过程中,能够影响部分越少越好。是不是生态工法,是不是环境友善的工法,必须做足功课。生态的调研必须要很清楚,哪个地方有生物的热点,是什么生物,它的习性。做出来的工法如果不会加速阻碍,或者阻挡它的能量转入,这样子才称得上生态工法。


台湾·银河洞古道 图片:tmitrail.org.tw


用专业和品质赢得信任


  在台湾,公众对手作步道的认可程度相当高,比对政府的步道工程还要信任,甚至现在政府单位纷纷宣示要以手作步道原则来推动步道改革。


  但是公众认可度高,必须要确保品质把关。有些人看了手作步道很认同,就自己找一块地按照自己认知的意思开始动手做起来,结果用了一些废弃材料,也缺乏环境美学,可能也没办法解決步道的问题。手作步道的兴建,需要严谨的步道学课程的培训。公众意识起来了,必须要一步一步带领有兴趣的人先做本职学能的基础工作现场的博物学的调查研究技术也需要日积月累学习练习判断不同环境最适当的工法。不可以无序。徐铭谦老师说,因为求快而破坏了步道改革的价值与内涵,让人对手作步道的概念产生误解,是他们不愿见到的。“所以我们在推动非常严谨,按部就班的,这也是我希望对大陆的自然环保团体强调的重点:不要一窝蜂、一头热、无序地各自推动,这样最后反而引起公众质疑,我们在台湾的推动之所以获得信任,是因为我们很严谨,把关品质,专业度受到肯定。”


台湾·内洞林道 图片:tmitrail.org.tw


  在台湾,工程技能往往由专业训练养成,获得技师资格认证执业的人才能画设计图,才具有工程资格。要获得公众的信任,取得步道改革的发言权,手作步道的专业品质必须能比这样的专业者还要高,甚至将自身做成品质把关的守门员角色。徐铭谦老师谈到,大陆可能会面临到“不具备工程资质的人其专业度从何而来”的问题,还没办法建立起专业度的情況下,会面对的质疑就会很严重。她说这也是自己前面说的,必须自我要求严谨,有一套专业的训练养成机制,用成果证明。


  此外,徐铭谦老师还谈到,在大陆土地属于国家或者集体,一条步道必然是公众通行的空间,因此必须依照程序获得政府与土地管理单位的支持,不能随意乱做。步道做得不好,如果有行人受伤,也牵涉到责任的归属。因此在台湾,我们都是与政府取得共识,品质把关,也同时做公众教育。


  修步道形而上是修复人与自然的断裂,修复跟传统文化间的隔阂。希望未来,我们能一起,在步道上相遇。


台湾·加九寮熊空越岭道 图片:tmitrail.org.tw


*注:本文由春草根据近期访谈及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手作步道分论坛内容编辑整理。


本文转自“自然教育论坛”微信公众号。

扫码立即关注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官微

微信号:natureforum 



延伸阅读:


沃思花园系列:生态建造课之端午《手作步道工作假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