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出一个在学校做自然教育活动的人,需要五年!

2017-11-18 森美文 盖娅自然教育

本文根据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如何在中小学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坊森美文老师的分享整理而成。如有错漏之处,还望谅解。


该工作坊由森环境教育所主办,阜阳市绿色实验学校与风之歌教育协办。


今天分享第三部分内容。


本人只是做记录整理,文字所有版权归森美文老师及活动主办、协办方所有。有需要的伙伴可以转发分享,但未经相关方同意,不得转载。


森美文老师在讲课


专     长森林管理、环境教育、理科教育

经     历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议会(CONE)常任理事;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河流活动体验活动协议会(RAC)理事;财团法人日本自然保护协会担任研究员;丹泽大山国定公园访问中心的初代自然解说员;日本环境省环境研修所讲师,现在为森环境教育事务所代表;大东文化大学、日本兽医生命科学大学、帝京科学大学、清泉女子学院短期大学等大学的客座讲师。


日本孩子的现状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识的日本孩子的现状。


1. 焦虑


太敏感,很容易受到冲击,且受到冲击后很难恢复过来。而且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有缺陷,比如发育上的一些障碍,比如,学习能力不够,多动症等。


2. 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就算大学生也是如此。在日本,他们都不用微信,用line这个软件。用这个聊天软件,看到有人给自己发信息了,马上就得回。因为他们觉得,要是回晚了,就会被人排斥和孤立。但其实这是特别奇怪的想法。他们其实是不会处理这种人际关系。


3. 不知道“度”,没有界限。


很多孩子被欺负,被欺负到无法承受就自杀的孩子也有很多。过去,如果孩子之间有争执,就有人拦住他们,告诉他们限度在哪里。


4. 不听别人的话。


日本孩子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少子化。现在日本的家庭已经缩得很小了。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是独生子女。因为附近的孩子也很少,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


2. 孩子的经验减少。他们在童年的时候缺乏很多经验,所以他们的成长会有所欠缺。过去我们虽然也生活在城市里,但家里生火是用柴的。现在的家庭并不用柴生火,全部采用电器。那样的家庭,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火焰,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所以很多孩子第一次见到火的时候,就会把手伸到火里。


3. 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流的机会变少了。


过去在日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可以和六年级的学生混到一起玩的。小一点的孩子要是乱跑,四五年级的学生就会帮忙管一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就知道自己该在哪个年龄段做什么事情。


4. 家长的教育。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过去日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会跟着父母孩子一起生活,现在他们并不在一起生活,孩子的父母遇到什么问题,也没有办法去请教老一辈的人。现在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但实际上年龄很小的孩子没有做比较的价值,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


5. 地区/小区教育能力的低下。现在小区里的人已经不会帮着去教育别人家的孩子了。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所以即便有孩子在做什么危险的事情,人们也不会帮着去提醒。


6. 习惯了物质/消费的社会。


换言之,现在人际关系稀薄,活动范围狭窄,缺乏成长所需的经验。所以很多孩子变得很自私,只会考虑自己,不会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正因为孩子们缺乏很多成长所需的不可欠缺的经验,因此他们需要


1. 自然体验  进入到自然里,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


2. 社会体验  在社会中各种各样人接触,交流和学习。


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妈妈就会给我钱,给我一个篮子,让我去买鸡蛋,或者去买豆腐。这时候就会和卖东西的人有交流。但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有这种经验。


 3. 失败体验   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实际上失败的体验是很重要的。人如果不失败,就不会懂得很多东西。没有必要故意去给孩子制造失败,让他去进行各种体验,他必然会经历失败。等他积累了足够的失败,不断地反省,改变,长大后就会减少失败的概率。


日本教育的目标


至今为止的三十年来,小学的目标是让孩子获得“生存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到。


在日本,每十年就有一次教学大纲的改革,老师们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去设定课程。在十年前公布、八年前开始实行的日本现行教学大纲里,到处都写满了体验活动。日本的教育部高层已经认识到,再继续过去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让孩子们获得生存能力的。所以他们特别强调体验活动。日本的小学有 “自然体验” ,初中有 “职业体验”,高中有 “志愿者体验”。


而在最新的教学大纲里,政府强调自主的、讨论型的深入学习


所谓自主,是指:


1. 要主动地和学习对象产生联系,强调孩子不是被动地去听一些内容,而是带着问题意识自主地区研究一些东西。


2. 把课题当做自己的事情对待,不和自己割裂开来。


这和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谓讨论型,是指:


1.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所以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再进行讨论。


2.带着共同的目的进行讨论。因为最后的结果是要讨论出一个结果来,所以讨论不是盲目的,而要有明确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达成共识。在所有人都抛出各种观点的时候,大家找出有共同地方的点,最终找出一个结果来。在日本,学生其实很不愿意发言的。我发现中国的人还是很喜欢讨论的。但有一个问题是,每次讨论都讨论出一个结果了吗?如果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3.带着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意识进行讨论。


所谓深入学习,是指:


1.培养素质和能力。如果只是学习知识的话,孩子如果忘记了知识,那就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了。教孩子知识,跟诈骗没有区别。不管你存多少钱,你如果被人骗了,就所有钱都没有了。知识也是一样。不管你存了多少知识,你一旦忘掉,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如果你掌握了能力和技巧,哪怕你以后忘记了,你也是可以学到你想要学习的知识的。


2.感受学习是有用的。如果孩子觉得学习这些知识没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试结束,他们就会忘掉。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告诉他们,学习这些东西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有什么用,他们是很容易忘记的。


3.让孩子感受什么是“认同感”。


这个新的大纲据说这两年就要开始推行。但能否成功,很难说,因为让老师去学习新的方法,做新的事情,是非常难的事情。


我每次培训完,很多老师都回馈说,我们没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我就会告诉他们,不需要很好的自然环境,就在一个很小的院子里,也可以做自然体验课。


因为日本的老师都很认真,所以他们都会特别认真地区思考这些问题。如果他们要放松一点的话,就会很容易实现。但他们总是把这种自然体验活动想得太难太难。


实施体验学习法面临的问题


在日本,一般在私立学校比较容易推动体验学习法。和公立学校的合作,也很少是做活动的机构直接跟学校做合作: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会介绍一些比较擅长体验活动的人或者机构到学校里去开展一些活动。一部分合作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斡旋,让做自然体验活动的人或者机构能进入到学校里去。教育委员会也会出一定的资金,虽然很少,但足以让这个活动得以持续下去。


在远足的时候,很多学校都会去比较远的地方。就会拜托当地的自然学校来照顾这些孩子。自然学校就会设计和执行一些活动。


但如果从现实的金钱角度来思考的话,学校和自然学校直接进行合作,自然学校还是能拿到一些合理的报酬的。但如果通过中间机构,钱都被中间机构抽走,自然学校基本就拿不到什么钱。


更少的案例是,在地方做自然体验活动的人,直接作为志愿者固定地去学校里帮忙,去学校里带一些自然活动。


在我教课的边上,就有东京最大的河流。但河边基本都没有孩子去玩。我就跑到离我大学三分钟路程的一个小学,问能不能带学校的孩子到河里去玩。


一开始校长担心安全问题,拒绝了。


我又以我所在的河流保护机构的名义去说,但班主任还是不愿意放。


最后校长在放暑假之前,在全校问有哪些孩子愿意参加。一部分自己选择,我们就开始在河里做活动了。


我们当时弄了很大一条船。让孩子们玩海盗的游戏,孩子们都去占领对方的船,最后两条船都翻了。站在边上的孩子们的妈妈脸都白了。但这是我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计划就是要把所有的船都弄翻。孩子们好些都笑得喘不过气了。他们其实很喜欢稍微有点冒险的东西。


后来在校长的支持下,我们每年都可以到东京那条河里做那样的活动。


有一年温度比较低,我们就说不把船弄翻了。孩子们都觉得很失望,他们主动地去把船弄翻。他们喜欢稍微有点刺激的东西。


之前那个校长其实是很有勇气的。校长换届后,另一个校长就不允许再做这个活动了,也不允许学校宣传。后来,有家长就去跟学校反映:孩子喜欢,为什么不做这个活动?所以后来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还是在不断地做这样的活动。


这个经验对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经历。相信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这个经历还会牢记在他们心里。


还有一个案例,有一个池子,有点脏,里面有很多腐烂的树叶等。很多孩子觉得水黑乎乎的,不愿意下去。终于有个男孩跳下去了,居然捞出一只小龙虾。其他孩子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就纷纷跳下去做生物观察,捞各种东西。


有个家长说,你为什么不提早说要进入到这个池子里。要早说,我们就可以准备好装备了。其实是那个家长也想跳进那个池子里。


在学校做活动,要注意以下:


1. 保证学校的课程时间。要把体验活动和课程结合在一起。


2.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是学校和家长的担心。但实际上,真正体验过的内容,孩子们才会真正掌握。


现行的日本教学大纲刚施行的时候,很多学校都是支持带着孩子到户外做实践的。我在教书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人是如何植树造林”的内容,带着孩子们去拜访一个人工林,去那里建伐,如果树太密了,需要砍掉一些。如果锯子太小的话,就没有办法砍太粗的树。那里的工人就告诉孩子们,如果锯子的宽没有树的圆周的三分之一的话,是无法砍下那个树的话。下一学期,孩子们正好就学到了圆周率。当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圆周率的时候,孩子们都纷纷说,是3.14!!!


3.儿童的精神负担。很多人担心,如果当天无法回来的话,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负担。所以日本做这些体验活动的学生,多是五年级以上的学生。


4.教师工作上的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可以选择和一些专业的机构合作。


5. 家长的经济负担。在日本,有一些地方政府有相应的补贴。而且这种活动如果效果很好,国家层面也会拨款扶持这样的工作。


6. 具体的指导方法还是要交给专业的机构,有经验的人去做,这才是负责人的态度。


自然学校老师和学校合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与教师相互理解。和学校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如果不事先了解学校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合作不顺利,合作的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有了。


2.以学校教师为主。学校的教师是最了解自己班级里的孩子的。合作的时候,最理想的分工是让学校老师照顾孩子生活上的问题,活动引导还是以机构的专业人士为主。


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学校的。如果孩子在自然学校学到的东西回到学校,会给学校的秩序造成冲击的话,学校也是不会认可的。


谈合作的时候,学校就会问自然教育机构,你所谓的自然教育到底是什么?


如果只是带孩子们开心地做一个活动,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的话,学校是不会认可这样一个计划的。


如果再深入一些,自己的目的和学校的目的不一致的话,合作的过程中,迟早也会有分歧发生。


学校里的教师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然后再一步步去完成。我也曾到环宣部交流过,他们认为,学校做自然体验活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活动的层面,而要深入到人的层面。这是必然的趋势。


所以当机构进入学校的时候,如果脑海里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再去和学校进行商谈的话,学校也是能接受机构的提案的。像PDCA的评价体系、循环系统,学校也能很快学到这个体系。如果机构自己无法真正执行这个体系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进入学校开展活动,学校还是主体,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做完活动后,终究要回归校园。如果孩子回归校园给出的反响,不能让学校老师觉得孩子有正向的改变,以后也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有正向的改变,才能得到正向的回馈。


学校的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性格。但做活动,还得是真正有自然教育经验的人。在生活层面,老师可以给很多建议。但在自然活动的环境下,我们没有办法安全管控的话,学校也会质疑机构的能力。


咱们进入学校之后,学校会觉得,我们是专家,但一旦发生的事情与专家身份不匹配的时候,学校就会对机构有负面的评价。


所以要进入学校,首先要有清晰的理念,其次,活动的手法和技巧一定要好好掌握。第三,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能力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通过活动去积累经验。在日本,在一个有经验的前辈指导的情况下,需要五年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能力在学校做活动的人。

工作坊现场


(记录/整理:李光敏)


以上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光敏说

前二篇笔记:


选择盖娅冬令营,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

当代的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证实:

在自然中愉快地玩耍和全情投入的体验,

会对大脑的发育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设计巧妙了无痕迹的自然教育活动,

带给人们的不是感官刺激后的焦躁,

而是内心充盈的满足。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为那些热爱自然又迫切在意自身成长的家庭,

奉上一系列精心研磨的自然教育冬令营


在同样的世界里感知更多的美好,

在平凡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就如同找到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无痕山林 | 自然体验师 公开课

版纳营 |丽江营 | 日本营台湾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