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验师专栏:让教育更自然的自然教育

艾草(王海芳)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4


让教育更自然的自然教育


1

好的自然教育有四个要素



在第一天的培训课程中,橙子老师就讲到了成功的自然教育 是要实现:普及知识,激发情感,建立意识,诉诸行动四个目标。尤其是最后一个目标,诉诸行动。普及知识其实在自然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少的,只是,并非都是中高考需要考察的知识而已,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自然教育不讲知识。其实不是不讲知识,只是不光讲考试用得上的知识,而是要学习生活中能用得到的知识。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的美就会激发学习者的真实情感体验,而只有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在树立自然的意识时才会水到渠成,也只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才能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行为发生积极改变。


从四个目标的结构上来看,与学校教育所提倡的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当属于比较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教育目标上,自然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也符合了教育活动本身的特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是要从这些方面实现对人的教养和蕴化的。


然而,为什么现在学校教育中,与自然教育相关的无论是自然课,科学课,生物课,博物课等等,似乎又和这里所提到的自然教育感觉起来并不相同?甚至是说,感觉并不如自然教育,这是什么原因呢?


2

为什么学校的自然教育不算成功



比较一下,学校的教育和自然教育相比,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在目标设定上,学校教育的三维目标中,看起来对于知识,情感,意识,行动,也都是有涉及的。所以 从目标层面来看 似乎并无二致。



其次,从教学方式上来看,自然教育更多的是体验,而不是讲授。而学校教育中讲授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体验的部分也会有,那一定只是为了更好的讲授来服务的,甚至有的时候仅仅是为了使得教学形式不那么单一而强行体验的。


第三,从效果评估上来看,看上去似乎学校教育更容易,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仅仅是通过纸笔考试的形式,检验的效果也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从评价的多元化角度来看,自然教育的效果评估,其实也非常的直观和有效,那就是看学习者的行为是否发生了改变,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识是否发生了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教育的效果评估,其实更直观。只是,自然教育的效果评估,可能存在有延后性,不会在一时一刻就马上反映出来,需要持续评估。而且自然教育的效果,学习者其实是可以实现自我评估的。



第四,学习时间和形式具有较大差异。自然教育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灵活,根据内容,会有不同的时长,一般来说,时间比较长闭嘴,这样就保证了体验活动的完整性和体验效果。而只有充分的体验的前提下,学习者才有可能进入相应的情感场域中,产生共鸣,进而激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而学校教育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决定了课堂时长比较固定,而且时间都比较短,四十几分钟的时长,大部分时间都不足以使学习者产生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意识建立和价值观形成了。


第五,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不同。自然教育的学习者,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明确地感受到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无论是扭转,根除,深刻,激动,有信心等等,学习者自己能够明确。而学校教育在这一点,可能是最缺乏的,一节课,甚至一学期的课上完,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变化几乎没有,更不用提有哪些触动心灵的体验了。


那么,不难看出,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就是评估形式和评估目标的不同所导致的。学校教育的评估形式相对单一和固定,也就是纸笔考试。这就造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掣肘就是考试。纸笔考试更注重学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因为这些是可以通过纸笔考试考察出来的,而情感,行动,意识这些,通过一般的纸笔考试是无法考察出来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制于考试,受制于课时,学校教育无法得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否达成。



而这一点就是自然教育的强项了。自然教育重体验,重情感激发,重意识建立,重行动落实,这成为目前学校教育无法匹敌的优势。也使得周自然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时,头脑中不断追问地就是目标是什么,而不断地提醒自己,最终目标要落到情感,意识,行动上,知识其实并不重要。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什么最重要?目标。目标不同,结果就大相径庭。


3

使命感是自然教育的终极目标


既然说到目标,不由得多说几句。虽然自然教育的目标是拓展知识,激发情感,建立意识,落实到行动,但是,通过此次自然体验师的培训,看到橙子老师和冬青老师的教学行为,体验了自然教育过程当中的自然游戏,自然艺术等重要内容,我深深的体会到,能够激励每一位自然体验师或者自然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工作,进入一种良好的自我推动,自我运行的状态,那不仅仅是有热爱自然的情感,足够的知识就能支持的了,也不是把一些行为养成习惯就能支持的了。在养成这些行为习惯的背后,持久的强大推动力,一定是使命感,也就是价值观层面的追求了。所以,我认为成功的自然教育,就是熏陶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自然具有了使命感的自然公民。


4

自然教育任重道远,却依然可以积跬步至千里


经过自然体验师的陪训之后,很多事情变得比以前更加敏感,比如对于吃饭不浪费这件事情来说 会比以前更加关注到身边的浪费现象,真的非常惊人,同时会激发自己去思考怎样才能为减少浪费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近期精彩文章与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