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植物课结课了,不考虑写一篇作文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来自“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讲师团队的黄栌,参加完第29期自然体验师培训后,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她来到了植物课这个大家庭,自此开启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黄栌和植物课的故事,或许,也可以是你的...
奥森公园,植物课定点班顺利结课。深秋的空气正凉,中午的阳光正好。鸵鸟、王企鹅、小车前和我正围坐树下,忙着准备下午游学班的教具。我们以引导员的身份在大小朋友的结业证书上一个个签字,笔下不停。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游学班马上要结课了,一年的时间过得真快。
旁边的鸵鸟停下笔,看了看我,欲言又止,“我在想要不要和你说”,然后又继续低头唰唰签字。漫长的几秒种后,我实在忍不住强烈的好奇心,扭过头去问鸵鸟:“你刚刚想和我说什么来着?”,鸵鸟酝酿了一小下:“黄栌,你多久没有写作文了?”紧接着,鸵鸟又向我发射了直击心窝的一问:“那你有没有写作文的冲动!?”
哈哈哈,必须有!(没有的话就酝酿一下)。
我觉得鸵鸟口中的“作文”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也突然给了我一点灵感——如果把我和植物课的故事以一篇作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话......哈哈哈,罢了罢了,还是来篇流水账吧,比较符合我自(冬)由(眠)的灵(脑)魂(袋)。
大概就是去年此时,体验师培训结课后不久,某一天看到体验师大群中抛出植物课招募志愿者的链接,一激灵就报了名,我与植物课的故事就开始了。
植物课三个字对于吃货属性的我来说,像是一个装满新鲜食材的菜篮子,等待我去打开盖子;同时,作为一个菜鸟级别的新人,内心又带着一丝丝忐忑,还好年会当天见到了29期体验师老同学泡桐、星辰和小车前,心中顿觉踏实。
记忆中那一天的年会无比的充实——过去一年课程的回顾,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建议,明年的计划......听着“前辈”们热烈地讨论着,旁边的我有一种在听神仙们开会的感觉,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心里不断地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会坐在这里”。
最后只留下一个记忆:这是一个多么有趣、专业又认真的“团伙儿”。经历了一天的头脑轰炸,最后晕晕乎乎撤退,却也充满着期待——我预感到,自己生活的画卷又要多一笔色彩了。
第一次踩点,春雪熙熙攘攘落着,生命们已经在悄悄萌动了。
跟着大家一起逛园子,不断有新的发现和乐趣。现在我还能回想起来,那天见到接骨木的芽给我带来的惊喜。对于接骨木,我对它的认识,之前还停留在它所散发出的独特的气味,每次在学校路过正值花期的接骨木,都会让我“敬而远之”。
也正是第一次踩点,我开始注意到接骨木的芽,从两边伸出暗红色的小角,小角还分着几个叉,整体看上去像一个萌萌的小怪兽,稳准狠地击中了我的少女心,从此我对于接骨木好像也更包容了一些。
这是我觉得我“认识”的接骨木,却也不是。这是我自以为很“熟悉”的奥森,却也不是。
说来也很惭愧,作为一个和植物打了几年交道的人,我对于它们本身的关注还是少得可怜。第一次参加踩点带给了我惊奇之心的欣喜,也激发了我探索的热情。
在宿舍楼旁边、每天的必经之路上,我选择了一棵紫荆,每隔几天想起来了就拍个照片。拍照只占用两分钟的时间,在被各种琐事裹挟前进的日子里,这只是一件特别不起眼的小事,不起眼到我经常会忘了自己还在做这样一件事情。虽然就尝试了一小段时间,却也是首次尝试。
整理照片后,看着紫荆由不起眼的小芽,慢慢绽放出灿烂的紫红色团子,不禁发出一句“吾家有花初长成”的感叹,听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不过自己是真有一种“老母亲”的欣慰感。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在学校处理了其他什么“重要”的事情已经不记得了,留下的记忆只有在那条小路上拍照的平和和感叹大自然多么美妙的词穷。
植物课是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使得我能够被推动着去看到一些我一直所忽略的事情。就算在同一片场地,之后每一次植物课踩点都会带给我新的感受。一年的课程,一路走来发现,奥森、植物园、甚至于我已经生活了5年半的校园,我都又像重新认识了一次。
第一次参加活动应该是个挺重要的节点,我却回忆不起来什么细节了。推测那时感受到更多的还是紧张。随着之后参与的次数增多,心态放松以后则是一种畅快和享受了。
由紧张地“打着酱油”,到试带某次课程的一个小环节,再到参与到新课程方案的设计中,一路走这么远,是我在填写报名植物课志愿者报名表时所没有设想过的。
不管是已经成形的方案,还是待孵育的新方案,一个关键词反复被大家拎出来讨论——目标。某一天于学校参加答辩后,突然想到,不管是一张公园设计图、一项科学研究,还是一节植物课,都会有一个核心,都在强调目标。当我生活中一些主要的事件以一种共通的结构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突然有种融会贯通的顿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话说回来,刚开始参加植物课的初衷之一是抱着进行实践的心态来,也曾想着要完成初级自然体验师的实践报告。整个人踌躇满志,奔着要拿到初级体验师的毕业证明的劲头。
事实证明,更多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想到自己是否在进行实践,更多的是想着在植物课上将要度过的半天或者一天的时光是愉快、令人期待的,也就是单纯地在享受与植物课相处这段快乐的时光了。
从打酱油到能够成为“做酱油”的一份子,一路走来,离不开一群可爱的伙伴的陪伴。
一年前初来乍到,只能通过讲师介绍的文章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对大家的认识仅限于一串陌生又新鲜的描述“万有青年,一股清流......”,只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字。
此时此刻再想到这些名字,就已经生动鲜活了起来。每个名字都能在我脑子里形成一个特点的画面——阳光正好,车前微微仰起头,笑眯眯的眼睛成了一条弯弯的线,然后就能听到她由心发出的一句“真--好--”;
踩点时,泡桐一手收拳,一手伸向侧前方,“来,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营养加餐——“泡桐课堂”就开始了;能极其耐心地与手持武器(各种各样的木棍)的“战士”们(植物课的小学员)相处的必是蔷薇;
笑声尤为爽朗的桢楠,站在那儿端着装满美图的相机笑得前仰后合;佛系青年王企鹅,浑身散发着“都行可以没关系”的随缘气质,他的旁边则是会不定时静止,然后陷入沉思状态的小车前;还有我那个在呆萌中溢散出满满才气的络石师妹;
历山客栈里笑起来温暖鲜亮的太阳,隔着很远的距离跟小朋友说话都会弯下腰的鸵鸟(笑点竟然也和我一样奇低)......
这就是2018年“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讲师团队,悄悄告诉大家,今年队伍又壮大啦,想知道他们都是谁?之后会有文章一一介绍给大家!
职业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一群人,也有着共同之处——是对植物的热爱和植物课的热情。想象一下,有这样一群伙伴,你们会为了同一片叶子而驻足,会为了同一朵花而赞叹,更为了同一件事情而共同承担,这是一件多么畅快的事情。
作为一个从高考大省走出来的理科生,初入大学,由枯燥乏味的数理化中解放出来,满眼都是应接不暇的园林设计的新颖概念和园林植物的鲜活面貌,之后参加体验师培训觉得打开了另一双眼睛,再到植物课上又能够“看到了”更多。
每跨过一个点,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世界一个比一个平和且绚烂。相比于我学校的专业学习和自然体验师培训,植物课上使我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多了另一个重要的引路人——“童心”。看到植物和小朋友们放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会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心里会觉得熨帖。小朋友们能够使隐藏的世界显露出来,他们不断挖掘着一个本身就足够丰富美丽的自然,也在向我传达着信任的能量。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能感受到我的焦躁,也在尽力舒缓它。
小时候看树就是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树,现在又努力去“看到”树。走进第三扇大门后,一路上好像又找到了一些在孩童时代才能感受到的细腻和开阔。
在参加植物课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遗憾,感叹为什么自己小时候就没有这么有趣的课程;同时又会觉得幸运,拍拍胸口说,现在遇到也为时不晚,刚刚好。
回过头来,从高考结束选择学校专业,到结识盖娅参加体验师培训,又是怎样的缘分使然成为了植物课中的一员。在合适的时候,自己跟随心意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有了与植物课的相遇,接下来还会通往哪里,我也说不清楚。冒险还在继续,真是令人期待呀!
这一年中,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成长了多少,似乎是三言两语说不清、也说不尽的。植物课是个充电站,在这里我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温暖平和的能量。“当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伴随着这一年的植物课,通过植物这个彩色的放大镜,北京的春夏秋冬在我的眼中更加鲜明和生动了。
前不久在书中看到一段很喜欢的话,谨以此结尾吧——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我们春天见!
文:黄栌
图:“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组
—快来和我们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吧—
报名|《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 成人班
—更多盖娅课程/活动,请看这里—
报名|盖娅自然学校2019年课程/活动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体验师培训(西双版纳)集训营 | 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课程招募 自然观察系列课-植物课亲子班 / 成人班 | 自然观察系列课-鸟课 | 四季笔记 | 沃思花园四季物语&里山生活
冬令营系列 营期合集 | 版纳亲子/单飞营 (Q&A) | 台湾营 (Q&A) | 丽江亲子/单飞营 (Q&A) | 日本营 (Q&A) | 闽西营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