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教育论坛|吕植:“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

自然教育论坛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4

本文转载自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公众号


  分享嘉宾:吕  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NGO“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曾获1998年度“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国家环保总局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全国科协 “杰出青年科学奖”和国家科技图书一等奖等荣誉。



完整演讲视频


自然教育行业的发展


很高兴这次能够到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为大家做分享,我特别感动,我可以说是见证了自然教育这个行业的发展,从2011年的时候在成都举办的第一场小规模的自然教育论坛,到发展成现在这个全国性论坛,而且还有很多人还抱怨说论坛名额太少了,希望以后能够开设网络直播。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的这个自然教育行业,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这背后蕴含的是我们中国人,中国的孩子、年轻人、成年人、老年人对自然的反思,爱护和增长的兴趣。这一点真的是让人觉得特别欣慰的事情!


以前我做事情总是最年轻、最朝气蓬勃的,但现在,我已经被叫做前辈了。其实所谓“前辈”不是别的,就是开始的早一点而已。很多年来,我们在做自然保护工作的时候,常常有一些非常悲观的情绪,我们觉得我们的努力很难带来变化,但是现在,这个变化突然就发生了,这是让人觉得特别欣慰、安慰和享受的时刻。


我听了很多大家分享的内容,在自己的村庄里、自己的城市里面、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怎么与自然发生连接、怎么与自然发生故事。今天我也很荣幸,利用这个场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跟自然之间的故事和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共存”的必要性


随着做自然保护的深入,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不是一个封闭的东西,因为能够被封闭起来的土地、让自然独处的土地越来越少了,我们人口在增加、我们的活动能力在增强、我们享受的地方也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共存可能成为一个必要的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在历史上,我们确实是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真实的现象,共存是很难的当我们所谓的智人,拥有发达的头脑的生物来了以后,其他动物是回避或者消失的,这是大型的哺乳动物在人类出现以后的普遍反应。


大家都知道,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地方,实际上在非洲大陆上多少看到了共存的迹象——人类来了以后,其它的大型兽类减少了。大家可能知道,非洲原来有比现在的大象大几倍巨型大象,还有很多大型的有蹄类动物,但现在只能根据化石去研究了。为什么大型动物首先受到人类的影响呢?因为它们肉多,虽然打一只两吨重的大象比打一只几十斤的鹿所花的力气可能更多一点,但是成效是显著的,这么多肉可能可以让一个部落吃很多天,所以大型动物首当其冲受到人类的猎杀。而且大型动物繁殖慢一些,就像大象七年才生一只。它们这样生物学的特征,使得它们首先被我们人类这样的顶级动物攻击。


在不同的大陆上智人出现后,其他生物的变化


那么在其他大陆上,或者是海岛上,人类的影响就显得更加剧烈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陡坡,人来了以后其它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这给大家一个印象:人来了,自然就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了。


其他视角看“共存”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耕地分布图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分布图


我们可以看到,亚洲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但与此同时,也有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无人区。对比人口分布图和耕地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分布与耕地分布是紧密相关的,人通过农业彻底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通过我国的森林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森林跟我们人喜欢活动的地方实际上是重叠的,在东部的很多地区,像华北平原、江淮地区,森林已经很少了,小片是有,但没有成片成林的,往南走还是可以看到有森林的迹象。而我们看到代表着自然保护区的紫色部分,也主要是分布在没有人的地方。当然在有人的地方也是有自然保护区的,大概有上千个,但是面积太小了,在图上看不出来。


这是中国目前通过分析一千多个物种得到的物种分布格局。大家注意看森林和保护区的分布格局,图上的数字代表了保护区覆盖不同类群的生物多样性的比例,可以看到兽类是相对比较多的,因为它需要相对多的生存空间,所以现在主要在西部才能看到。而且我们主要的保护区在西部,所以藏羚羊、熊猫等类群相对来说覆盖得比较好的,但是大部分的生物是生存在东部和南部人类聚集的空间里面、夹缝里面,这些类群被保护区覆盖的就非常少了。


因为要建一个保护区是需要有足够面积的,比如说面积要求有100平方公里以上,至少也要几十平方公里,而且还有分区要求,比如说核心区要求不能够有人。这样的条件在大部分东部和南部地区是没有办法满足的,所以在这些地方很难建成一个正规的自然保护区。


那么在这些地方、在人生活的夹缝里面,

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怎么来得到保护呢?

保护多少面积才够?

这是大家长期问的问题。

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

要把17%的陆地面积变成保护区,这够不够呢?

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因为要维持地球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那么应该保护多少的生物多样性呢?一些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计算,大概需要保护地球上80%的生物多样性,那么这对应多大的面积呢?这在生态学上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大概就是半个地球。2015年,发明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词的哈佛大学教授(E.O.Wilson)写了一本书叫《半个地球》,里面提到的保护目标显得更加的激进,他说保护区的面积需要有半个地球,人类才能有一个安全的生存之地。


显然,目前的保护区是不够的,人类必须要跟其他生物共存才有可能让这个地球正常、健康、安全地存在下去,人类才能正常生存。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中国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试验各种方法的机遇由于中国的异质性、多样性,例如地理多样性、气候多样性、人口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等,以及有着最发达的地区和最不发达的地区,这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界的狭小的缩影。


人与自然共存的三个例子


那么从人口分布角度分析,若要使人与其它生物共存,多少人能共存?多大密度可以共存?我想用三个例子来给大家介绍我的心得。


     1、四川|熊猫


1

熊猫栖息地受到的影响


熊猫原本生活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500-800米左右的低海拔丘陵地区,但在过去几百年里被挤到了1500米以上的空间。对比人口分布和熊猫分布,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人跟大熊猫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虽然熊猫的保护级别降低了,但依旧没有消失。

熊猫栖息地与人口分布

而且熊猫栖息地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栖息地里面缺乏大型食肉动物,也就是缺乏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所以如果继续这样保护下去的话,栖息地里的食草动物一旦迅速地繁衍起来,可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它们会啃食树木、树苗,使树林生态系统正常的循环、恢复等生态过程受到影响。其实在北美、欧洲的很多地区已经因为缺乏大型食肉动物而出现了这种现象。


熊猫受到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失

熊猫栖息地干扰类型

人类活动变化


虽然森林的砍伐在98年就消失了,我当时觉得停止砍伐森林,大熊猫就安全了,但是熊猫栖息地里面的人类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由于人类的活动在不断更新,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时候,最频繁看到的人类活动已经由砍伐森林变成了放牧。


右图是平武88年到08年的人类活动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产生了影响。


这是王朗地区的放牧现象:由于森林的停伐,老百姓为了生存选择去放牧,但是由于修了水坝,把他们平时放牧的草地给淹没了,因此只能去保护区里面放牧。而且历史上保护区确实是老百姓传统放牧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传统的生计而已,但这是对大熊猫有影响的。



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使得我们意识到,熊猫保护还面临艰巨的局面,就是怎么和保护区里面的村民、周围的老百姓有一个共赢的局面。


2

关坝村“熊猫蜂蜜”案例


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村

大家应该很熟悉这个例子。关坝村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村子,但是它处在几个保护区中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廊道,而老百姓在这养了羊。当时我们就想如何能够让这个社区的人变成保护者。首先要为他们的生活想到新出路。筛选了半天,我们选择了蜂蜜,所以才有了“熊猫蜂蜜”这个案例。在与阿里巴巴和“蚂蚁森林”合作后,我们今年(2018)卖出了2万斤的蜂蜜,而且第二个1万斤一分钟之内就被抢光了,这个力度真的让人惊叹。但是我们当时成立的山水伙伴公司,一直到现在收支才勉强才持平,所以说合作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做法。


熊猫蜂蜜


其实“熊猫蜂蜜”的逻辑是非常清晰和简单的。因为熊猫栖息地里面有良好的蜜源植物,提供了蜜这个产品,接着把产品经过包装、营销,然后卖出一个好的价格,最后收益回馈给社区,并且让社区居民把这个逻辑链走通,意识到是森林提供了这样一个收入,保护森林是对他们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讲道理就能实现的,是要组织和成为行动的,把理念变成行动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我们做自然教育的尤其清楚这一点。

保护与溢价

我们在收购蜂蜜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溢价”的做法,就是说你保护了森林、保护了野生动物、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等,每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情就会打一个勾,据此我们收蜜的价格是有差别的,这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社区的行为。


这些年下来,我们看到了我们期待的结果,从2012年到2016年,熊猫的分布范围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它们的活动范围从原来离人比较远,到现在离人比较近,扩大了许多。


3

新的发展


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项目还吸引了一批返乡的青年,这批青年跟他们父辈做事方式不一样,他们成立了自己的NGO,并且通过政府备案注册,把关坝村的集体林变成了一个保护小区。当林业局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就把国有林也让他们保护起来,护林是有资金支持的,所以这也成了一个直接的收入来源。


通过这样的一些做法,这批年轻人有了更高的愿望,他们想让关坝村成为一个自然体验的目的地,让村子成为一个接待点,让村民以做民宿谋生,像台湾的“桃米生态村”那样。因为这里有熊猫,也有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这些东西可以带给外界不一样的感受。


返乡青年


一瓶小小的蜂蜜,带来的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我曾经问过欣瑞(关坝村返乡青年之一),回村以后,收入是升高还是降低了。他说虽然在外面打工可以挣更多钱,但是回乡以后,很多东西不用花钱,花费大大降低,整体生活的感受、生活的质量提高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给子女留下了一个美好成长的空间,他觉得这是他作为父亲的责任。


所以在这儿他找到了他的价值。我们都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首先是温饱,最高的层次是实现人生的价值。我觉得在这里,收入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人生的价值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在这儿他找到自己的空间和位置,这是我们把生活和生产以及生态联系起来的一个例子,我自己也觉得非常惊喜,也都非常期待这帮年轻人能创造出什么样的未来。


     2、三江源|雪豹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护区,位于在青藏高原的东部。整个青藏高原是人类分布非常稀少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仍然生活着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刚才说到大部分地区的大型食肉动物缺乏,那么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天然实验室。作为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生态系统,有8种大型食肉动物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里面。


1

该地生态系统


澜沧江源头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所能看到的6种食肉动物:雪豹、金钱豹、狼、猞猁、棕熊、豺

大家注意到雪豹和金钱豹后面的树是同一颗树,有两种豹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这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见的地方。


这种完整的生态系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来做观察,这也是地球上所剩不多的大型食肉动物的种类比非洲还多的生态系统。目前这个生态系统受着人类极大的影响。人是超级物种,人在食物链的每个层面上都起到作用。比如说,我们修一个围栏,就会影响到草原,影响到动物的迁徙,进而影响到食肉动物。


所以说人的影响是深入的,未来会怎么变,这个生态系统会不会持续下去,跟人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现在增加了一个也是跟人类活动有关系的新的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它深刻地影响生态系统的走向。


2

人兽冲突


目前来说,很幸运的是从雪豹——岩羊以及牧民——牲畜两条线来看,他们之间还没有产生明显的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各有各的空间。雪豹——岩羊在比较高的山上,牧民——牲畜在平一点的地方。而现在有一个限制因素就是草原,但草原是对牲畜产生了限制作用,而岩羊并不受草原的限制,它是由雪豹调节的,这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江源雪豹-岩羊-家畜-草原的关系

雪豹食物组成


尽管他们没有竞争,但雪豹作为食肉动物,对人和家畜是有影响的。我们来看一下雪豹的食物就可以看到,牦牛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食物,而牦牛是藏区最常见的一种家畜,那么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有可能是冲突,可能是不喜欢,甚至是报复性的猎杀,这些都发生过。


家畜损失原因


从家畜损失的角度来看,其实大型食肉动物里面,狼对家畜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经常听到草原上狼和羊的故事,这也是有根据的,而雪豹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其中,疾病对牲畜造成的损失也不低。这提醒我们,通过兽医的服务减少牛羊的损失可能是对家畜补充的另一种方式。


但是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对食肉动物捕食行为的容忍度是相对较高的,我们在访谈中经常会问到雪豹吃了你们家的牛、羊,你们会怎么办呢?他们说,哪有什么办法,它是食肉动物嘛,食肉动物吃牛羊,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背景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以前允许打雪豹、打棕熊、狼这些猛兽,但现在它们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些动物也很快地学会了不怕人,活动范围离人就越来越近了。


3

管理冲突


然而即使是老百姓容忍,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保护是一个公益行为,这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公共利益。只让当地老百姓承担保护的损失是不公平的,成本需要大家来承担。既然我们希望雪豹、狼在这个生态系统里面生活,那么大家都应该来为此承担一部分成本,因此就有了这个“云养雪豹”众筹项目,这些年来为几个村提供补偿资金。


损失与管理


但补偿不是直接给钱,因为直接给钱可能会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云养雪豹”项目采取的是一个保险的方式,通过形成一个村级的保护基金,由老百姓自己来管理。这个钱里面也包括老百姓自己的投入,这相当于一个保险。如何进行补偿由老百姓自己来制定规则,比如说补偿和管理是有关系的,你不管理你的牛羊导致它们被野生动物吃掉,是不给予补偿的;如果你管理得非常好,这一年都没有损失,这是有奖励的。


奖励的是管理,每个村民,每个家庭自己要负起管理的责任,因为你是生活在一个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里面,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人到了人家(野生动物)的地方生活,因此我们要管好自己的财产。在这些地区,政府和国家是有规定要进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的,但是由于审核艰难和成本高,所以可能很长时间都得不到回应。鉴于这种情况,久而久之老百姓也就放弃了报案这种想法,那么他们的损失就得不到补偿。


而补偿基金这个做法的关键点,实际上是把审核和补偿的整个流程让老百姓自己承担起来,来确认这个是不是真的应该补偿,要补偿多少。实际上老百姓完全能够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在他们的登记表中,我们能够获得了大量的野生动物活动记录,雪豹在什么地方生活,它的行为是怎么样的。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数据。


4

传统文化价值


来到三江源这个地方工作,对我来说最大的教育就是看到这里的文化跟自然的关系我们昨天在“传统智慧和自然教育”分论坛里面,也谈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对我来说,到这个地方来工作,看到当地老百姓对自然的态度,对众生的态度,以及对神山圣湖的敬畏,实际上是一个扩大了我的视野的经历。


我学到的,不仅是对“信仰”的力量的认识,而且我看到了在不同价值观的情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我对人的看法有所改观。我本来觉得人是自私的、短视的、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常年以来,我做自然保护的心情是非常沮丧的,我觉得我们赢不了,因为人们真的不是特别关心这个事情,当他们遇到选择的时候,首先选择的不会是保护自然。但到了藏区,我的这个观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逐渐改变了想法,我对人的认识开始变得更加乐观。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夏天去藏区的路上,看到路上经常有一些低着头的藏区百姓,这是因为他们看到有虫子在路上爬,为了避免它们被车压死,他们有时会把过路车拦住,把虫子捡到路边,即使虫子会吃他们的草原,让他们受到损失的。这种利他的行为不是被谁规定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既然我们的藏族同胞能做到对自然的关爱,我觉得其他人也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对人类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们也做了些相关研究,发现确实是这样。其实结果我们知道,但是做科学研究要用数据把我们所知道的结果说出来,虽然有时显得很无聊,但是不这样做的话,好像不是科学。科学的描述是说: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生物多样性也更多。因此,雪豹可能成为了世界上最幸运的大型猫科动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大型猫科动物普遍都受到了较大的威胁,都是濒危物种,而最近雪豹却被降级为易危动物。


为什么呢?


这可能跟它生活的空间有关系。

第一,它生活在人比较少的地方;

第二,有这样的文化的庇护。


上图深色的地方是雪豹分布区,浅灰色是藏传佛教的分布区,这可能是让这儿生物多样性较好地保存下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5

感想


我认为我的自然教育行为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跟自然的关系所以我的建议是在我们做自然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让小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


尽管有时候这些观念跟我们的想法违背,比如说老百姓得了病之后是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不是因为他得罪了神山,这跟科学的分析是不符合的,但这会不会有它的道理呢?它的道理从哪里来的呢?背后隐含的是什么?在我们不了解之前,应该首先抱着尊重的心态来认识这中间到底蕴含什么样的逻辑,认识不同的逻辑、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小孩子和年轻人的。


当我认识的时候已经很大了,30岁了,但是这依然对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拓展。我们平时的教育很少接触到对多元的认知、对多元的尊重,而这些被忽视甚至是被歧视的多元文化背景里,恰恰有可能蕴含着对我们人类未来如何生存和发展的智慧,非主流的东西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们的教育里面应该更多地容纳这样的一些元素。


     3、北大|保护小区


1

北大案例


北京大学的校园有5万人,而占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这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但在这个地方十多年来我们记录到了217种鸟类活动的痕迹。最近北京大学最近决定把燕园变成一个保护小区,这是第一个由校园宣称的保护小区。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尝试跟一些工厂合作,来做工厂的保护小区,因为实际上,我知道很多的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在很小的地方就能生存。


北大校园与鸟


北大校园大概有40%的地方被植物覆盖,在这些地方可能有绿地、池塘、湖泊之类的可供动物生存的环境,这样的空间给包括鸳鸯、绿头鸭在内的200多种鸟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地方。如果北大能做的话,那么所有的空间都可以,包括我们家庭的后院。加利福尼亚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让每个家庭的后院来种一种凤蝶的蜜源植物,连成一条通道,让在这里快要消失的凤蝶恢复起来,每个家庭因此获得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的景观。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生物多样性贡献一点点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用在这里是非常适合的一句话。


2

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区域里面,保护的动机、状态、策略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藏区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对物质的需求不是最主要的,但是要平衡,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在熊猫的保护区域,我们有可能开发出产品,让生态的产品来平衡这个发展的需求和保护的需求;而在北大校园这样的地方,在城市里面就可能纯粹出于老百姓自发的愿望、热爱自然的愿望、像我们在座各位的愿望,让这个愿望促成一个地方保护的结果。


3

挑战观念


这条曲线是库兹涅茨环境曲线,体现了所谓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或者说环境保护的背景,他的意思是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环境。我一直想挑战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希有望挑战这一点,我们如果能够在每个地区创造出适合这个地区的更好的条件,那么这个拐点有可能提前发生。


改变以往的生活观


事实上,还有一个事情要做改变,就是拿GDP来衡量我们的生活这个行为。我们太习惯拿钱来衡量生活了,我们太习惯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要发展?

难道不是为了幸福吗?

如果幸福是我们的目标的话,那什么是幸福呢?


有人曾经做过关于幸福的调查

幸福与月收入的关系

幸福都与注重物质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幸福跟钱有关系,在钱少的时候,钱和幸福感是直线的关系,但到了一定高度以后就不是。这是2005年的调查,到了3000以上幸福感就跟钱数没有太大关系了,我们都知道有钱人的烦恼很多,他们有我们所没有的烦恼。


而幸福感跟什么有关系?

跟生活节奏有关系。大家都在说“慢”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大家心里对快是有恐惧、压力和焦虑的,“快”不是幸福。而快跟什么有关系?可能跟竞争有关系,节奏、便利、人情这三个是排名比较高的,这说明了注重物质不会带来幸福感。这是普遍调查的结果。


但是在当年调查的十个城市中,有一个城市比较特别,老百姓的幸福感跟钱没有关系,这个城市就是成都,我们发现在成都,百姓有钱也幸福,没钱也幸福。


所以增长并不是幸福,发展不一定是幸福。


不丹的“幸福”定义




不丹的国王曾经在72年的时候提出来说:跟生产相比,幸福可能是对人类生活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不丹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怎么定义这个幸福呢?他们用了四个方面的指标,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可持续、平等、环境、文化和善治” 。

不丹的幸福指标


其中有些比较特别的指标,比如说教育。我们都说教育重要,那他们认为的教育是什么?是获得教育的机会、各地方言是不是被采纳、传统文化和历史是否被发展传承,以及文盲率。不丹非常珍视自己的文化,而文化所带来的是跟自然长期以来建立这种和谐的关系。在2012年,潘基文曾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起讨论,是否应该把不丹的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把这个议题写进了联合国议程里面。


在今天,包括欧盟的一些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开始纷纷出台“良好生活”的指标。我们在逐渐转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发展的态度,这可能才是真正良性的发展。什么是生态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文明是深深地根植于文化当中的,没有文化是没有文明的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这些东西,是希望能为未来的自然教育增加一些思考的维度,这也是我多年学习到的东西。

本文根据吕植在2018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闭幕式的主旨发言《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的视频整理而来,未经本人审阅。


而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盖娅·沃思花园便是一处“里山生活实验室”,在这里我们三思而行,与邻为友,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而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其实离自然也并不遥远,张瑜老师“日行千厘”通过文字、照片和画笔,让我们这些城市人“看到”身边的荒野


还有很多伙伴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着努力和探索:自然之友用法律为绿孔雀作证,为无告的大自然发声;王放老师做了15年的自然测量员,只为得到更好的荒野;闻丞老师对北京原生鱼的关注和研究,唯愿锦麟再现;高山老师从哲学层面解读,让我们不仅看到荒野之美,更看到了荒野的性灵......


或许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就像吕植老师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生物多样性贡献一点点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日本自然学校春季考察 | 韩国“森林幼儿园”参访 | 儿童版朴门和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培训  | 自然游戏工作坊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课程招募     盖娅自然学校2019夏令营活动预告 | 大麦地儿童美育课程

  推荐阅读     日本雪地冬令营的回忆 | 风之声,蝉之鸣,讲述雨林的传奇 | 在体验中学习体验式的自然教育 | 2月体验师足迹 | 为什么要回到八岁 |一起动手营造绿色空间,人人都是设计师!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