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上篇)——为什么选择自然教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oMom有话说 Author moMom Lucy

写在前面:

今天的分享来自43期自然体验师蒲苇,作为一位践行朴门永续理念的景观设计师和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她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困惑,带着这些疑惑她来到了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开启了这场心灵之旅。这段故事还要从“为什么选择自然教育”开始讲起...


认识盖娅并不是因为自然体验师培训,参加“自然体验师”的培训也带着各种目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也是一次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关于理论知识的分享,我觉得小伙伴们都会有相似的答案。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在这过程前后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为人母者,身教言传。

为人师者,身正为范。


重拾认识自然最初的冲动,

坚持做每一件平凡的小事。



1 为什么不满足?

从事景观设计行业已经第十二年,我与大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亦近亦远,非常微妙。

上学的时候,被动的接受各种关于植物学、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学了也不知道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是为了蹭学分而学会了考试;工作了以后,在每个项目的营销、包装、噱头上,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会了消费这些被动学到的专业知识。


十余年过去了,知识和经验相比上学时期都有所增长,亲眼目睹本就很美的自然环境,在自己手里变得千篇一律,失去了原本的模样。


我想,每个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些不满足或是愧疚感吧。


“可持续、弹性城市、韧性景观”这样华丽的词藻,反复的出现在方案文本中,但为什么内心依旧觉得空落落的?我似乎只在乎如何利用各种看似对自然友好的“表象”,去满足各种看似友好的“目的”。然而我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身边大自然为什么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我时常问自己:

我能做的真的只是这样的吗?

真的给市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吗?

真的在保护环境,打造了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吗?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接下来的十年,是不是依旧重复“一边高呼口号,一边蒙混过关”的方式,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


2        为什么参加自然体验师?

去年带着工作的目的,参加了朴门永续设计的线下课程。惊喜的发现,原来世界上依旧有不少希望可以“照顾地球、照顾人类、资源公平分享”的伙伴,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去实现自给自足友善对待地球。我非常希望能将这样的理念,带回工作的环境当中去,努力弥补懵懂的那些年对环境做过的傻事,做一个对环境负责任的设计师。


作为环境改造最直接的影响者,如果这样的理念能够自上而下的去推广,对环境保护而言,一定是很大的进步。带着朴门的核心理念三大原则,我尝试和身边的设计师伙伴们分享。


想了解什么是朴门永续?快看这里!


招募|2019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基础认证课程


然而,我明显的感觉到单纯分享理念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大家的工作和思考模式似乎已经被浮躁的市场经济所限制。哪怕是极少数认可这样理念的同事,也不一定会在工作中去执行。


我感到十分难过。



如果连景观设计师们都变得"铁石心肠",那他们手中改造的自然环境如何能够打动别人?



我明白商业市场讲究的本就是利益,也相信保护环境仍是设计师们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但必须承认在短时间内,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扭转整个浮躁的市场环境。美好愿景在市场巨轮推动下,变得越来越难以企及。


我想找到工作与环境保护可以平衡的方式。


我也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对身边环境的看法,从小向他灌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道理。


只是高呼“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孩子不会明白背后的原因。偶然一次带孩子参加无痕山林公益活动,在和孩子徒步的过程当中,从孩子的视角中认识到层次更丰富,更多姿多彩的自然。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的长大,我也一样。让孩子懂得欣赏美,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比学习有多优秀,考试拿多高的分数都重要。


我想要和孩子一起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带着这样的初心,我报名参加了盖娅自然学校在广州华南植物园为期5天的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对我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全身心的充电,也没想到会是一次重新认识自然自我疗愈的机会。




旅程从拥有一个“自然名”开始


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被要求取一个与自然相关的自然名。一开始我完全没有感觉,心想干嘛那么费劲,那么矫情……


现在我开始明白,无论自然名是什么,只要开始了“思考”这个动作,就和自然有了最初的联结。老师们的“导入”非常有心思,润物细无声又回味无穷。


当真正与同伴们互相以自然名相称时,才发现其实放慢脚步,放下一切目的,以“空杯”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去重新认识身边的人与环境时,一切变得更容易也更纯粹,也更容易接收大自然中看似不存在的巨大能量。这应该是与自然产生联结的另一种方式把。


我本来偏爱香草类植物,并计划在家里的阳台开始搭建我的香草花园。无奈它们与我的缘分还不够,也或许是冥冥之中和“蒲苇”的缘分更深吧。


蒲苇:拉丁名Cortaderia selloana,禾本科,蒲苇属。
习性:耐寒,喜温暖、阳光充足及温润气候。易栽培,管理粗放,具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和观赏价值

蒲苇花语

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信念与决心,

同时向往自由奔放的爱情!


不得了~

嘻嘻~



下期分享
什么是自然教育?

下一步,怎么办?


• TO BE CONTINUED •


文:蒲苇

图:香蜂草、可可豆等

特别鸣谢:自然之友 · 盖娅自然学校自然体验师(初级)43期全体学员

本文转载自蒲苇个人公众号:moMom有话说


—与盖娅同行,在自然中找寻生命的答案—

盖娅培训 | 4月15日~19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黄山站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黄山站)| 自然教育基础培训(黄山站)| 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唱游大自然音乐工作坊 | 韩国“森林幼儿园”参访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活动招募    2019盖娅夏令营合集 | 独立小纵队夏令营 | 山西历山亲子夏令营 | 历山植物课集训营(成人单飞)| 植物课成人班单次体验招募

  推荐阅读    放松下来,你会发现自然赐予的惊喜!啥,体验师总结还能这么写?!  | 您的野生亚洲象余额已不足250头 | 减塑行动派“Byebye塑料吸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