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环境教育论坛”长什么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好奇心橱柜 Author Yang阳
而今天,我们将跟随着阳阳的足迹来到海峡对岸的台湾,那里的环境教育论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9月28-29号,我在花莲的东华大学参加第29届台湾环境教育论坛,论坛的正式名称是“环境教育学术暨实务交流国际研讨会”。论坛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台湾环境教育学会举办的第29届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同时也是第12届“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后者是中国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为促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信息交流,分享各方的先进经验与成果而由各方发起的长期环境教育项目,由四地轮流举办,今年刚好轮到台湾承办。我主要介绍的是前者,大开眼界。
研讨会主题©台湾环境教育学会
征稿主题©台湾环境教育学会
学术论坛征稿细项©台湾环境教育学会
比如学校环境教育这项,学术论坛就有4则细项,涵括了环境教育课程发展、永续校园、师资培养、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评估等方面:
1. 环境教育课程发展、环境教育教学相关规定、环境教育学习、环境教育评量。
2. 校园与在地文化、永续校园、绿色学校、生态校园、能源学校、特色学校、健康促进学校、绿色大学等与环保永续相关的校园课程发展、教学评量或师资养成。
3. 环境素养指标、环境素养评量、环境素养趋势研究与比较研究。
4. 各年龄层环境教育课程评估与教学方法。
实务论坛征稿没有细项©台湾环境教育学会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感受到学术论坛和实务论坛的区别,那当你打开投稿要求的时候就知道了。两者都需要提交1000-2000字的长摘要,学术论坛的内容应含“研究目的、研究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及参考文献,仅呈现必要的图表,并缩小在可视的范围。”实务论坛的摘要,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就算你提交同样的主题,是研究还是实务还是看怎么做这件事。
根据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的数据,本次论坛入选了64篇学术论文,53篇实务论坛,36篇墙报以及10篇国际论坛稿件,共有300多人报名参与。
2011年通过的台湾地区环境教育有关规定,明年将迈入第十年,这十年间执行的成效如何?未来要怎么改善才能做的更好?当年推动环境教育有关规定的一群学者一起来对话。
台师大环教所的老师、曾在环保部门执行过环教规定的叶欣诚教授介绍了环教规定的颁布是有好的初心,希望有了规定之后有相关政策、有可运用的资金,通在这两者的支持下制定环境保护相关计划,提升全民环境素养,进而提升环境品质。
但是,强制4小时环境教育学习带了400万人的情绪,“强制”这件事使得环境教育标签化,环境教育义务化;环境教育相关计划到提升环境教育素养之间的转换率也比较低。同时,因为环境教育课程有规定的收费上限,非常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被大陆津津乐道的环境教育人员认证、场域认证也值得探讨,老师们认为认证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需要探讨。如果目标是提升质量,还有其他方法吗?各个单位拼KPI数量。或许第三方认证会更有公信力和活力。
周儒老师从精神和哲学的方面进行思考:环境教育相关规定是“促进学习”还是“污染防治”?如果是促进,那么目标是积极创新追求卓越;如果只是污染防治,只要不要超标符合最低标准就行。按照现行的环境教育相关规定,每个场域只需要4个课程,完成低标、课程轻薄短小化,长此以往会环境教育平庸化。
各位环境教育相关规定的推手们是非常有内省、批判性和前瞻性的,有着很多思考和批评;不过当场也有很多中小学、科教场馆的一线工作者表示认可环境教育相关规定的益处。比如说海洋教育的政策不稳定,但是可以在规定中找到机会和支持。学校环境教育也有进步。
1、古文和环境典范
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在有着环境教育相关规定的台湾,环境教育的教学也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教科书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老师对教科书的偏好多于课程纲要,更别提户外。经初步研究,学生在学习古文时是否可以了解古代的环境典范,比如《孟子与梁惠王》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内容在环境伦理和永续发展的课程要求上有很大的联系。
研究团队挑出32篇古文,请学校老师和环境教育工作者用环境典范进行分析,再用量表去测这些古文哪些更倾向环境典范,可以做成读本给教师使用。这样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也就能学习古人的环境保护思想啦。
2、环境领域和商管领域两个群体之间的群际威胁
群际威胁是一个心理学模型,用来找出两个群体间以为对方有什么威胁和看法,一般是用来来消除误解、处理危机的:比如商管人士觉得环境保护群体认为商管群体以追逐金钱为首要目的,不关心环境;但实际上环保群体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看法。台湾地区规定100人以上的公司要有企业社会责任年报,但是也只有CSR在管理,而不是所有员工参与;这个研究对让普通员工更多了解和参与环保群体的活动很有启发。
还有研究教师思考历程(计划、互动和信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教学中桌游对于公众治理参与经验的成效的;对学生的学习历程做过程性评估的等等等。
报告结束会拿到的证书
图/文:阳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好奇心橱柜
你心目中的“自然教育”是怎样的?
你对自然教育行业又有何见解或期待?
扫码告诉我们吧!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