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热爱大自然 ——从无痕山林到无痕地球
2019线上“盖帮大会”已行至尾声,今年的一个主题是“无痕X”,从「无痕山林」到「无痕X」,我们看到了很多伙伴们的行动和分享,还有幸见证了又一场属于盖娅人的「零废弃」婚礼。
今天的分享来自《像山一样思考》的作者徐铭谦老师,这篇文章是她为《无痕山林》一书所做的序。希望读过这段文字,你会有所启发...
本书中有一句话:「宠溺致死」,听起来是在说教育,意思像是指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反而会让孩子不成材。这句话在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翻译「无痕山林」手册中原文是「loving park to death」,我觉得翻成「爱之适足以害之」或许更像中文的语境。说的是当人们一窝蜂地涌入自然,结果导致严重的环境冲击,热爱自然的行为适足以葬送自然。
这情景让我想起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所说的「邪恶的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一群看来心理状态完全正常的普通人,集体不经思考所从事的恶,此种邪恶如此平庸无奇:邪恶无根,像是细菌沿著潮湿的表面扩散;邪恶亦无本,缺乏深度,连恶的深度也没有,却会造成灾难性的毁灭。只消看看身边的水、空气、土地环境,看看连续假期景区充斥的人潮与垃圾,我们就会了解「宠溺致死」、「邪恶的平庸」,用来解释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有效。
2018年台湾冬令营的大小伙伴们在捡拾海滩上的垃圾
「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就是发展出来的一套伦理规范,试图以简单的七项原则,提醒人们到自然中如何减少冲击,如何作一个负责任的旅人。既是原则,就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道理,不是基本教义派的教条规范,也不是诉诸恐惧反射的惩罚与鼓励,更不是僵硬的法规约束。
美国森林管理局局长Max Perterson在1985年时就发现,硬性法规在游客访问数量特别高的公园和环境保护规范特别严格的荒野地区是难以执行的,因为法规并非游客真心支持了解,而会抵抗(或投机),甚至有执法成本过高而难以贯彻的问题。因此,好的荒野管理应该是80%-90%的教育和信息,加上10%的法规。换句话说,就是情、理、法,法应是最后的底线,但文明社会应该先能「发乎情、止乎礼」。
所谓伦理,即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无痕山林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道理,是关于人在自然中道德价值,此种价值基于对自然整体的了解与科学的基础,形成发自内心的行为准则,也就是「没有人看着时你会做的事情」。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从现在到最后一刻还是要做的;如果四下无人的时候,还是如同呼吸一样照常要做的;即使下了山,离开了原野森林,回到都市,还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即使身边的人都不这么做,我还是要依照这样的原则,更要反过来以身作则去影响其他人跟上来。
作为伦理,也意味着正确与否其实是思辨的光谱,在不同的情境下,面临脉络的处境,同样的原则也应有不同的实践。书中七个简单的原则,提及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数规模,都会有不同的减少冲击的作法。最常见的就是「集中或分散」,例如行走坚实的地表,在有砂石、岩盘处集中行走,在脆弱植被、少人的原始环境,选择分散行走,何时集中何时分散,必须在心中有自然整体的了解与敏感度,才能不断动态的衡量与调整。
美国自1980年代发展无痕山林原则之后,至今已经有针对各类专业户外活动的原则,不只登山健行,还包括探洞、山地自行车、攀岩、海洋舟、骑马、钓鱼,也有针对各类活动环境,如阿拉斯加冻原、洛矶山脉、沙漠和峡谷、内华达山脉、五大湖区、东南地区、北美西部河流走廊、东北地区的山脉、西北太平洋沿海地区等有细致的手册,甚至还有儿童版。
集中与分散,先要心中有自然整体的了解与敏感度(雨燕/摄)
中国能够翻译引进这本手册,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遇到的问题,正是当年美国所发生过的。当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走出户外的需求,而过多人潮的涌入,造成自然环境的负担,同时促成经济发展的工业模式与过度的开发也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使得人们要能享有自然的机会越来越稀缺。无痕山林原则希望唤醒人们的自觉与反思,回应人类共通的发展阶段困境的难题,找到从一己做起的可行途径。因此,虽然是翻译,但并不是舶来品的新观念,而是高度共通性的原则。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的伙伴们合力翻译出这本书,是具里程碑意义的开始,接下来期盼有更多义工加入,一起强化在中国各地更细致的科学研究,以此作为基础让无痕山林原则更「在地化」。
无痕山林也不是只有在荒郊野岭、少人前往的山上才需要考虑,偏远的原始环境理当以自然为主,人们进入确实要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要落实不留痕迹。但其实原始环境往往有法规保护,人们自觉意识也会较高,能够前往的人也相对较少。反之,距离城镇近郊的地区往往承受更大量的游人冲击,环境受到开发影响更大,因此选择适合个人需要的近郊地点出行,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出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是要做到无痕山林。
更重要的是,除了出行,日常生活中也应思考如何落实七项原则,例如尊重其他野生动植物,书中提到如何避免熊的攻击,就综合了多项原则,除了将有气味的食物放置离露营处较远的地方,还提到不能喂食改变习性,要把剩食与清洗食物的残渣带下山,然而,更根本的其实是人们的开发侵入压缩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值得深层反思。
在3天的基础培训上学员们用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体验式学习(冬青/摄)
无痕山林思辨的还是数量的问题,而非某种行为本身绝对的对错。举例来说,也许在温度高、发酵降解速度快的环境下,把吃剩下的本地产的果皮种子埋在土中并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当这样做的人数量很大的时候,仍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冲击,这就是乘法倍数的困境,在中国的当前的结构下就是难题;但是反过来说,如果逆向思考以除法削减的方法,只要每个人分散自行做到垃圾减量,在休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3R原则——减少使用(reduce)、重复利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那么绝对数量也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痕山林就像是一个小支点,七项原则就像是物理学中的原子,可以扩及所有整体的、方方面面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大尺度,中国的环境对地球的健康是一个关键指标,如果中国的环境观念能够普及,地球的健康就能延续下去。
也许有人会说,要做到无痕山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人们都不要进入自然,不就好了?!其实,人们根本不可能自外于自然,只是城镇化的结果使我们误以为我们已经脱离跟自然的关系,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会以为:食物来自超市,垃圾只要进入焚化就一干二净,塑料原本就存在而且代表干净便利,填平一块湿地或海岸没有什么影响……。但无论支持人的生活的资源与容纳人生产的废弃物的环境,无一不是自然,而人原本也是自然万物的一分子,我们对自然所做的也终将回到自己,因此保护自然才能保护自己。而如果要保护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去领略自然之美,而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认识过程将提升你判断不同户外行为后果的能力,也就越能思辨在不同环境下适切的低冲击的行为伦理。
深入了解自然,领略自然之美,才能更加清楚怎样的行动可以最小冲击(香蜂草/摄)
但仅仅是落实无痕山林还只是最低标准,我们只是学会热爱大自然的同时,能够减少自己对自然有意无意的伤害,宠溺不至于致死。但是如果崇拜与热爱自然,还是从「以人类为主体、自然为客体」的角度出发,只是在「利用自然、取用自然」为己所用,即使是去自然里面游玩休憩,也只是当作逃避的处所,同样也是带著功利的眼光去利用自然,终究难以将无痕山林从户外行为伦理的层次,提升为从「爱人、爱地球」的角度出发的环境伦理。
如果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真的以爱出发,我们利用地球的资源就会非常谨慎、节俭,而且非常小心后果;在自然的循环之中,我们只是暂时借住,还应考虑到其他的使用者,包括动植物,以及还没出生的下一代。当我们可以不带功利的欣赏自然的美与完整,我们才能成为负责任的地球旅人,缩小我们的占有与宰制,在我们离开地球的时候,也才能尽量不留痕迹,保留给世世代代其他人与万物自我发现与成长发展的乐趣。就从这本书、现在、自己开始,向无痕地球的目标有意识地迈进。
做一位负责的地球旅人吧(橙子/摄)
文:徐铭谦
本文为徐铭谦老师为《无痕山林》(北大出版社)所作序,欢迎阅读这本参考用书👇
著:[美] 杰弗里·马里恩
译: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
《无痕山林》(北京大学出版社)是美国环保界阐述公民户外伦理的经典之作,也是“自然之友”等国内环保组织普及“无痕山林”准则的教材。
—关于“盖娅人儿”的“无痕X”实践你还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