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和孩子,请彼此守护对自然的惊奇之心

蚊滋滋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对自然的热爱仿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可随着我们的成长,关于自然的“知识储备”与日俱增,但却离真实的自然越来越远,而那份最初的“惊奇之心”也好像渐行渐远。
今天推荐一套绘本,是《我爱泥巴》的作者珍妮弗·沃德女士所著,并由盖娅自然学校校长蚊滋滋翻译。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寻一处静谧的自然景地,大小相依,边阅读边探索真实世界的存在,同时守护着彼此最自然的“惊奇之心”......


缘于自然而然的巧合,我再一次接触到珍妮弗·沃德女士的作品。早在 2011年,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协助下,自然之友的伙伴们就翻译了她的著名作品《我爱泥巴》,并最终得以出版。


今天,我再次有幸翻译并推荐她创作的美好的读物,算是“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吧。


初次拿到《种子长大后,就成了……》和《蛋破壳后,就成了……》这两本英文原版书,朴素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就瞬间把我带回到熟悉的田野和山林。
中文版实拍图
的确,自然的颜色总是那样丰富动人,自然的线条也是那般灵动曼妙。翻过一页又一页舒展的画面,那始终重复的问题,牵引着我回想起一部名为《蝴蝶》的法国电影。
仿佛那个在山林间追着外公问“为什么”的小女孩一下子跳进书中,以一颗无比惊奇之心试探着大自然的丰厚与神秘。
电影《蝴蝶》剧照
提到惊奇之心,不免让我想起珍妮弗·沃德女士曾经在《我爱泥巴》里写给读者的信。她也提到,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葆有好奇心,从而运用更丰富的感官去探索和学习身边的世界。然而,作为环境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孩子乃至我们自身都在遭遇日益严峻的阻碍和挑战。

在日本,曾经创办第一所自然学校的广濑敏通先生曾经提到,他们发起自然学校的初心,是在对抗电子游戏造成的青少年与自然的疏离。然而,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是否变得更好呢?很抱歉,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珍妮弗·沃德女士的《我爱泥巴》一书,介绍了孩子们放弃电视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故事,还分享了许多亲子游戏。
在现代电子产品日新月异、飞速更迭的当下,加之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很多曾滋养我们心灵的事物被迅速取而代之。
人们通过感官统合的审美被过分修饰、调校,甚至变得目的精准而单一。沉溺在网络世界,我们以及孩子一旦重回大自然,也许会有莫名的亢奋,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真实感官体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然而,即便现实严峻,作为一名自然教师,我仍然心怀希望。因为我相信,随着每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对自然的惊奇之心都已被好好珍藏。那种力量就如一粒种子的信念般顽强,只要给它沉浸自然的时光,它就会指引我们回到自然母亲的身旁。

在《种子长大后,就成了……》和《蛋破壳后,就成了……》中,有着贴近自然的手绘图画和活泼明快的儿童歌谣,这样的亲切读物恰恰就是家长们的好帮手。

寻一处静谧的自然景地,大小相依,边阅读边探索真实世界的存在,同时守护着彼此最自然的惊奇之心,岂不美哉!


书名:神奇的生命系列作者:〔美〕珍妮弗·沃德   著       〔智〕苏西·加雷曼尼 绘译者:张赫赫  出品:河北美术出版社|青豆书坊


文:蚊滋滋图:选自《神奇的生命》系列(署名除外)

      


立夏前的五一假期,盖娅众员工携家属

来到了蚊滋滋的家——盖娅·沃思花园

种下今年的第一批菜

大人叫、孩子笑,在真实的自然中不亦乐乎



—今日立夏,绿树浓荫夏日长—
(扫码收听TA的故事吧)

在刚刚过去的假期里,你有没有到户外去呢?
你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你是否联想到在TA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
快来参加我们的作品征集活动吧


点击上图了解详情及投稿

(夏天/绘)


活动参考教程(持续更新中):

直播课|一棵树的奥秘(扫描上图二维码收听)


自然手工教程|废弃物再利用:启动下一个摩登时代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推荐阅读    没有垃圾的世界 | 生活在北京的你,准备好垃圾分类了吗? | 香蜂草:一个核桃的故事

  参加培训    2020年8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8月15-29日)

  报名课程    森林幼儿园 | 植物课游学亲子班成人班 / 定点班 | 无痕游亲子班 / 单飞班 / 成人班 | 认识身边的鸟朋友 | 四季美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