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体验与知识真的对立吗?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上周适逢盖娅初级自然体验师第57期培训开展中,盖娅视频号发布了体验师培训“第三天自然观察”课程回顾的短视频:

其中引用了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惊奇之心》中的一段话: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客观事实只是日后生产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蕾切尔·卡逊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视频在"自然体验师"群里引发了讨论......



C: 不能问名字的自然观察课,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F: 感、知觉之间的关系是很难明确划分对立的,自然体验更多强调身体体验没有问题,但是是不是与知觉对立?


自然体验教育倡导放弃知觉、重视感觉,开辟一种体验世界、思考世界的新途径的时候,这种观念本身依然属于知觉和理性范畴的。所以说,我们神经系统的活动很难离开认知,什么是风?什么是粗糙,什么是温暖?依赖五感的基础上,依然需要认知图式的参与。


所以,自然体验教育要不要提跟认知的对立?如何更确切的描述?我个人认为可能还需要更严谨的思考。

 

L: 为啥要对立呢?不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吧!知道,感受都很重要呀!知道是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的方向,所以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先闻道,再知道,最后行道,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也不知道最终能走到哪个阶段呀!

 


D: 也许看看引用这一段的蕾切尔.卡逊的原文《惊奇之心》就可以明白整体的意思了。认知基础的一致性的确很重要。

 

M: 蕾切尔.卡逊还说小朋友睡觉不如晚上看星星重要,印象很深。她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I sincerely believe that for the child, and for the parent seeking to guide him, it is not half so important to know as to feel. If facts are the seeds that later produce knowledge and wisdom, then the emotions and the impressions of the senses are the fertile soil in which the seeds must grow. The years of early childhood are the time to prepare the soil. Once the emotions have been aroused - a sense of the beautiful, the excitement of the new and unknown, a feeling of sympathy, pity, admiration or love - then we wish for knowledge about the object of our emotional response. Once found, it has lasting meaning.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child to want to know than to put him on a diet of facts he is not ready to assimilate.”


我觉得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跟中文的翻译很有关系。我自己的理解是原文「to know」特指的是知道名字或者理论知识,而不是泛指的knowledge 甚至cognition. 而且这一段特别讲的是孩子的认知过程,应该以体验为先导而不是理论先行。这一点我是很同意的。


最后也写了to pave the way for the child to want to know 也就是引发好奇心 than to put him on a diet of facts 而不是进行无法理解和吸收的干巴巴的教科书式知识。盖娅的做法也不是要“放弃觉知”或者知识,而是因为现实世界中知识、理论的力量太强大,阻碍了感受和好奇的发生,所以在课程中要求不问名字。并不是说阻止大家在生活中都不需要知道名字。

 

X: 无他,不过是为了保留和记起那一颗:“惊奇之心”。



 

// 编者按:

以上讨论选自"自然体验师"群中的对话。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回答问题的体验师伙伴也很认真。这样的讨论好比一颗小石头,激起交流的浪花,让我们有机会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蕾切尔·卡逊的这段话,在这次初级体验师培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争论,比如了解事物是不是应该先知道它的名字,了解它的知识?不让知道名字会不会切断了和事物的联系,丧失了认识事物的科学性?其实这样的争论源于我们应试教育非黑即白的思维习惯,我们说自然教育不是不重视知识,但我们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强调关系和生态位,这些在初体验的自然观察活动中还没有涉及到。

初体验的自然观察首先要找回或者说保护一颗“惊奇之心”(感知),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欣喜、惊讶、赞叹等等情感,都是非常宝贵的。有了探索的热情之后自然会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名字,帮助我们建立更多的联系。


我们认为感知和认知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一方面,当我们探索的过程中,即使这一次没有得到答案,但因为保有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还会和它再相遇。另一方面,不用标准答案去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丰富,更美好,更多元。
 
关于感知和认知的关系,是一个大家经常会讨论的问题。我们讨论的目的不是对只言片语理解的辨析上,而是更在乎蕾切尔·卡逊这段话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教育本身的目标:

保护每一个有趣的灵魂,激发每个人自身潜能去探索这个世界。
 


图片来自盖娅各系列课程组


对于本期话题,屏幕前的你有怎样的思考?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继续讨论!


—5天沉浸在自然中,体验、感受、获得—


招募|6月21日~25日自然体验师培训(成都站)


—与身边的自然连结,汲取其中的智慧与力量—

招募|6月3日~7月2日家庭自然体验师线上课程


更多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课程报     盖娅独立小纵队(5-8岁单飞) | 《我的百草园》讲解员培训营(二年级以上单飞走读)绿色生活夏令营(一至八年级单飞) |  小小山野冒险王夏令营(7-12岁单飞)丽江“水的喆里”(8-15岁单飞) | 丽江“冲刺少年”(12-18岁单飞) | 丽江“闻见自然”(3-8岁亲子)  | 河畔营地独立生活营(6-8岁单飞)

  参加培训    戴亚楠美育导师初阶线上工作坊 | 6月21日~25日自然体验师培训(成都站)| 6月19日~20日无痕山林初阶讲师培训 6~7月家庭自然体验师线上课 | 盖娅自然学校2021全年培训计划

   推荐阅读    一场令人痛心的灾难,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认识只是过程,接纳才是终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