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型助力:咕噜森林幼儿园的参与式规划

gaiainstitue 盖娅自然教育
2024-08-29
编者按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今年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最近几年,每当我们盘点过去展望未来之时,都会惊喜地发现,当初定下的办学宗旨和目标不需要改变;我们的员工从最初到现在,几乎没有流失;我们的课程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稳定发展,我们喜欢开玩笑说这是“盖娅妈妈”的眷顾,而其实我们心里清楚,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在第一年(2014年)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做的“务虚”讨论……关于盖娅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盖娅的办学宗旨、总目标和决策机制等……
自从大叶榄仁(陈阳)来盖娅做田野研究,我们有了很多对于实践的梳理和理论的对照,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凭直觉完成的所谓”共识“原来就是参与式规划。其实,不管多小的机构,哪怕只有一名专职,为了更长久更好的发展,也需要做规划,而规划最好的时机是准备做之前,比如”盖娅“;其次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瓶颈的时候,用参与式规划来迎接转型,比如现在的”咕噜森林幼儿园“。
云南在地·咕噜森林幼儿园,今年已经到了第五个年头,原有的家庭式运行的方式已不能再支撑现实的需求,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于是就有了这次参与式规划,大家也许可以从茉莉的叙述中找到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
支持盖娅自然教育,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
“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从家庭式到职业化的转变

2013年去日本研修时,看到梅崎先生和太太一起经营的风与土自然学校后大为触动,这是我梦想的半农半X生活呀,以农地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又能实现教育理想。四年后,我和合伙人山猫,在离昆明市区40分钟车程的地方,开始了咕噜森林幼儿园的建设,探索森林幼儿园与中国这片土壤结合的可能性。


从2017年签下这片三亩的土地,经历了建设期和试运营,2020年正式对外,用“咕噜芽”社群的方式招募家庭,开展围绕基地的自然体验活动。这个阶段,山猫主管建设、我主管运营,大事小事我和山猫商量着来;同时我的家庭驻守,作为基地日常维护和活动协助的主力,尝试家庭式的半农半森林幼儿园的实践。

●建设前后对比:山猫以及茉莉的先生一起设计、志愿者们亲手搭建起来的无动力森林幼儿园设施

随着发展,以家庭式运行的方式出现了一些困难,孩子上学没法长期驻守、父母需要照顾祖辈精力有限;但另一方面,森林幼儿园的理念也吸引了一波家长,2022年初,家庭会员发展到120家,每个周末都是满转的状态;咕噜因此吸纳了两名新员工共同参与这份事业。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转变和取舍的时期,家庭式运行的方式不能支撑现实的需求,我们想要走向更专业的教育团队。而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是需要明确的方向和价值观、组织构架等,团队才能发挥主动性,持续的往前走。


脑力激荡的参与式规划


2022年暑假时,好友大叶榄仁来昆明,她正读台大森林系环境教育方向博士生,对环境教育有系统的学术训练,之前又有给深圳市自然教育体系规划、自然教育中心规划和运营的实践经验。聊起我正面临的困难,她一语道破我的痛点“需要通过规划明确机构的方向和路径,建立团队共识”,同时她也答应来做这个规划。从这个规划,开启了咕噜走向专业化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有充分表达机会、脑力激荡的参与式规划工作坊

准备阶段,大叶榄仁特地和我一起分析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叮嘱我邀请各个角度的代表。于是规划当天,咕噜合伙人、员工、自然导师、家长、孩子、在地代表、家庭式运行时的家属代表,带着好奇与“不知所措”纷纷到场。 “规划是一群人一起做的,每个人的角度都很重要”,大叶榄仁的话让大家放松下来,之后展示做规划的路径和示例,也让大家有了讨论的靶子。营造了畅所欲言的氛围、明确了步骤,脑力激荡的参与式规划开始了。

●拄着拐也坚持要来参与的家长代表

在对愿景、使命、价值观,需求、资源、想做的事的充分讨论中,我才知道,原来你理解的“以孩子为中心”有这些含义;原来家长有这样的需求;最优的选择是想做的事、需求、资源的交集……大家彼此心中模糊的概念得到表达,也让更丰富的想法等到碰撞,并达成初步的共识。


●小朋友想要什么样的森林幼儿园?不会写字可以画下来~

有伙伴说:“这是我第一次开明白的规划会,每个环节都能听懂和跟上。”


有伙伴说:“我们组的讨论真不错,最后共识的愿景使命是我参与制定的。”


有伙伴说:“盘点下资源才发现咕噜富得流油!”


小朋友说:“想要树屋、想要溜索~”



新的起点


距离这第一次规划会,已过去3个月时间,期间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规划会,在上次基础上,聚焦在对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充分阐述和聚焦,最终形成了文字版。

愿景:每个幼儿都拥有一片自然故乡。

使命:通过共建幼儿友好、环境友好的场域,开展本地化的自然体验活动,携手家庭、社群践行绿色生活,形成共同的生命经验,为幼儿心中种下爱自然的种子。
价值观:以自然为师、相信儿童、以身作责。

规划虽然还未完成,这些看起来“务虚”的文字,已成为大家日常工作中可以深入思考和对照的镜子。比如在每周的教研会中,团队会结合实践,探讨和丰富对价值观的理解,例如“以身作则”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行为是否考虑了“对环境友好”。 我意识到,在自然教育类机构在专业化的路上,厘清价值观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是日常工作中的“指挥棒”。



●什么样的场域才算幼儿友好和环境友好?

目前,大叶榄仁正给咕噜计划第三次规划会,在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做“务实”的部分——未来三年业务的规划。这个过程,好像一个“结晶化”的过程,把大家的想法挖掘出来,这些想法一开始很散乱,但通过规划不断的去表达和聚焦,把这些想法结晶成闪耀的水晶,成为未来工作的核。


作者简介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盖娅研究院」
如果你有相似的困惑,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可以获得一次免费咨询的机会!


--扫右下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首页 查看更多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自然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