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2016-07-28 张世英 中国文艺评论
【开栏语】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是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和社会审美风尚的一剂良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扩大文艺评论主流声音,开创文艺评论新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推动文艺评论的声音在更大范围得到传播,引导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审美素养,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核心提示: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


宇宙是一个无穷联系的网络整体,在空间上、在时间上都是无止境的;每一事物、每一人,都是此网络整体上的一个交叉点。每一事物各有其独特性和个性,又因其与其它交叉点保有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的联系,故彼此之间各不相同而又相通。我称此种状态为“万有相通”。每个人、每个事物,其当前的呈现状态(即所谓“在场的东西”或曰“显”)都有其背后无穷尽的联系为背景(即所谓“不在场的东西”或曰“隐”)。后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间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皆“显”与“隐”的融合。


为何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只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在中国美学史上值得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来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和事物,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决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画《农鞋》,为什么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尔做了生动的说明:是农鞋这点“在场的东西”引发观赏者回归到了其背后一系列“不在场的东西”——农夫为了面包而日日夜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对农夫的摧残,以至社会的贫穷、落后、不公,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农鞋上几个破洞的母源。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


梵高《农鞋》


中国传统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实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隐藏在作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让鉴赏者自已去领会、去体悟,从而获得一种醒悟的满足感。


审美意识是欣赏者与作者融合为一的产物

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美学家叶朗有一篇文章《说不完的<红楼梦>》,其所以“说不完”,就因为《红楼梦》故事情节所凝聚着、隐藏着的人世的悲欢离合、社会历史文化的沧桑变迁,是“说不完的”。王维的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穷则通”的理何在?字面上没有回答。但“渔歌入浦深”一句却把我们引向了对王维人生的无穷回想和感叹。王维的另外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引发我们想起人生的起伏高低,醒悟到人在低处(“水穷处”)时能“看”到高处(“云起时”),这就是“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语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无穷“深”的意境,不也就让我们“通”达了吗!王维既是大诗人,也是大画家。苏轼评他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画,着墨无多,他的诗,言辞精炼,但其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却是无尽的。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最能表示王维诗画之令人“玩味无穷”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文艺中可以说得上是最突出的。当然,“玩味无穷”之味短或味长,这不仅决定于作品本身水平之高低,也决定于鉴赏者的文学修养之深浅。审美意识,原是作者与读者融合为一的产物。


【作者简介】

张世英,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从小熟读论孟,1941年秋考入西南联大,1946年毕业。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哲学》《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进入澄明之境》等。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人民论坛》杂志合办栏目

此文已刊于《人民论坛》2015年12月下期

《人民论坛》责编/周素丽 美编/于珊


延伸阅读

【特别策划】张世英:我的学术道路

名家专访 | 张世英:中西文化与美学的走向

张世英:当代美学应升华境界之美


【征稿启示】

“文艺评论”栏目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 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

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 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

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自 助 佳 文

回复关键词(作者或被访者姓名),查看往期佳作吆~

作 者
 赵实 | 尚长荣 | 陆贵山 | 张炯 | 崔凯 | 云德 | 王一川 | 尚辉 | 王瑶 | 董耀鹏 | 程大利 | 言恭达 | 向云驹 | 陈振濂 | 邵大箴 | 王丹彦 | 季国平 | 康健民 | 郭启宏 | 刘成纪 | 彭锋 | 蒋述卓 | 李石 | 宋宝珍 | 曾来德 | 陈晓云 | 叶青 | 高伟 | 林琳 | 杜学文 | 余开亮 | 胡崇炜 | 索久林 | 张智华 | 李金秋 | 张伯瑜 | 戴清 | 李昌菊 | 梁秉堃 | 欧阳友权 | 胡晓军 | 罗丽 | 张鑫 | 刘永春 | 高强 | 刘悦笛 | 林如 | 王晓鹰 | 李树峰 | 郑晓华 | 曹卫东 | 喻国伟 | 刘曦林 | 陈旭光 | 吴蛮 | 万建中 | 高小康 | 郑榕 | 仲呈祥 | 李佩伦 |谢柏梁 | 赓续华 | 田志平 |罗怀臻 | 许锐 | 杨勇 | 张之薇 | 梁君健 | 路侃 | 顾亚奇 | 胡智锋 | 饶曙光 | 陈犀禾 | 鲜佳 | 傅谨 | 乐泉 | 吴琼 | 胡凌虹 | 赵晖 | 唐宏峰 | 赵建新 | 素心 | 杨曦帆 | 思明 | 程正民 | 张祖健 | 刘建 | 李诗男 | 孙惠柱 | 谢柏梁 | 姚国强 | 樊露雪 | 彭程 | 陈燕 | 品川爱子 | 朱伯华 | 宫宝荣 | 汤逸佩 | 李扬 | 张小玲 | 尹鸿 | 张思涛 | 杨俊蕾 | 周星 | 李道新 | 周黎明 | 左衡 | 刘嘉 | 麻文琦 | 张同道 | 罗晓欢 | 吴闻博 | 赵倩 | 查律 | 白烨 | 陶子 | 陈传席 | 郑工 | 李朝全 | 赖大仁 | 厉震林 | 朱以撒 | 邹文 | 叶朗 | 张立文 | 吴毅 | 郑榕 | 肖永亮 | 黄鸣奋 | 马季 | 张世英 | 王长安
被访者
 傅庚辰 | 李雪健 | 袁毅平 | 张世英 | 刘厚生 | 李准 | 胡经之 | 谢冕丨钱谷融郑榕陆贵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