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志|王廷信: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

2017-03-12 王廷信 中国文艺评论
点击关注|让生活更艺术,让评论有力量

On the Folk Festival Custom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s


内容摘要: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环境中,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为核心,吸收天地崇拜、五谷崇拜、祖先崇拜、佛教和道教信仰所形成的节日民俗从操作层面和创作层面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凝聚提供了环境、需求、题材和方法。在操作层面,为中国传统艺术营造了特殊的生态环境。在创作层面,节日民俗对于神灵的虚拟方法在长期的积累与演化中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人的思维定式,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艺术立象尽意、虚实相生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艺术追求意境、追求神韵的审美特征。

关 键 词:节日民俗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形成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艺术核心理念的凝练上。中国传统艺术生长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要思考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不考虑它所生长的环境是难以说清楚的。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环境中,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为核心,吸收天地崇拜、五谷崇拜、祖先崇拜、佛教和道教信仰所形成的节日民俗,从操作层面和创作层面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凝聚提供了环境、需求、题材和方法。




在操作层面,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上。这种环境旨在对艺术产生需求,这种需求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换句话说,在农耕文化所营造的生态环境中,中国艺术因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需求而生发出对艺术的基本需求。


制约农耕文化的自然条件是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制约着中国古人的生产节奏和生活节奏。在生产节奏方面,最为主要的是春种秋收;在生活节奏方面,最为主要的则是与春种秋收相适应的春祈秋报。生产节奏是生活节奏的前提,生活节奏是围绕生产节奏而变化的。春祈秋报是以“社”为单位对于天地、五谷、祖先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轰轰烈烈的赛社活动来呈现。赛社活动则集中体现出古代中国人的狂欢精神,该活动除了祭祀行为外,多数体现为形形色色的民间文艺活动。



春祈秋报受自然变化规律所制约,演化为一种顺应自然的人文活动。而这种活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强制性作用,因为古代中国人认为这种活动缺失,就违背了顺应自然的基本规律。为了增强春祈秋报的强制作用,古代中国人把这种活动与对天地、五谷、祖先的忠诚与祭拜联系起来,逐步积累为人们逢春必祈、逢秋必报的民俗习惯。


中国古代的其他多数节日民俗也是受四季变化制约而形成的。面对自然,古代中国人采取了顺应的办法。春祈秋报的赛社活动是中国民俗的基本形式,也是最为主要的两种形式。围绕春祈秋报,中国的民间风俗呈现出四季分明的基本特征。每一季节都有特色鲜明的民俗形式。每一民俗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娱乐内容,其中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是主要内容。



与顺应自然规律相适应,中国的道教、佛教以及众多的民俗神灵信仰渗透到节日民俗中来,也成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在这些节日民俗中,也渗透着大量文艺活动,成为这些节日民俗活动的主要呈现方式。因此,以祭祀天地、五谷、祖先的春祈秋报为核心,吸收道教、佛教等神灵信仰所形成的节日民俗成为强制性的民俗习惯,为中国古代艺术营造了特殊的生态环境,也为中国古代社会创造了艺术需求。



节日民俗对民间艺术创作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这一作用在民间歌舞、戏曲和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迄今发现的最为常见的民间歌舞、戏曲和民间工艺都与节日民俗相关联。最为可贵的是,每遇特定的民俗活动,都有特定的歌舞、戏曲和民间工艺相伴随。这些民间艺术在很多情况下都依靠民俗活动的推动,几乎成为一种自发、自觉进行创作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人的艺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


如果说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在节日民俗中进行的话,那么大批文人士大夫则是自觉借助节日民俗创作文艺作品。从中国古代文学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来看,相当一批是与节日民俗密切相关的。



随四季而变的节日民俗给人的感受是特殊的。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变化”二字,无论是自然的变化,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都集中体现在节日民俗当中。中国诗人感于时间、万物之变,借以抒发情志,产生了大量优秀诗歌。南朝诗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刘勰也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都说明四季变化对诗人创作的巨大作用。美国汉学家伯顿·华生在《中国抒情诗歌》一书中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四季意象做过统计,吟春的76首,吟秋的59首,吟冬的2首,吟夏的1首。华东师范大学的贺闱同学在他的博士论文《宋代节日词研究》当中针对《全宋词》共20000首词作进行过统计,其中涉及节日的词2058首,占《全宋词》的十分之一强。其中立春63首,清明191首;新年84首,元宵274首(含上元92首共366首);春社17首,寒食210首;端午105首,七夕148首;中秋302首,秋社7首,重阳386首。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节是诗歌创作的旺季。这与春秋时节人们与自然界的接触较多有关,也与春秋时节中国的节日较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关系较为敏感有关,当然也与春祈秋报的风俗习惯有关。这说明节日民俗为中国古代艺术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动机、创作题材和主题。



中国艺术从为民俗而创作,逐渐演化出超越民俗的世俗创作。但为民俗而创作的艺术依然持久地存在,即使在反映世态人情的世俗创作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到节日民俗的痕迹。例如,反映四季变化的山水画、反映吉祥如意的花鸟画、反映世态人情的风俗画。


节日民俗不仅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动机、题材和主题,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艺术追求意境、追求神韵的审美特征。



我们知道,在节日民俗系统中,中国古代人所祭祀或朝拜的对象是天地、五谷、祖先、佛道神灵。而在祭祀过程中,中国古代人主要处理的是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神灵是意念中存在的事物。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中国古代人采取的是虚拟的办法。虚拟是依靠特定的有形物来虚拟的,如天地、祖先的牌位,祖先或佛教道教神灵的画像。而这些有形物恰恰是“实在”的事物。这些事物虽然实在,但与祭拜对象本身并不相同,人们只是借助这些有限的“实在”作为“形式”来呈现祭拜对象,正如《易经》所言的“立象以尽意”,即以抽象出来的有限的实在形象来表达人们意念中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的节日民俗活动中,经常有原始巫术崇拜的影子,这就是巫师的出现。巫师是人与神灵之间的中介,用以给人传达神灵的信息,以帮助普通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巫师在传达神灵信息时最常见的办法是跳舞,也就是人们所常言的“跳神”。这种借助简单的舞蹈模拟神灵口吻、传达神灵信息的办法,也是借助有限的形象呈现崇拜对象。所以,从中不难看出,节日民俗对于神灵的虚拟方法在长期的积累与演化中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人的思维定式,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艺术立象尽意、虚实相生的创作方法。



虚实相生的创作方法不仅体现在民间艺术创作当中,也体现在文人士大夫等上层人士创作的艺术当中。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里所言的运用实景表现空景、运用真境表现神境的做法,都是虚实相生的有效办法。清代画家布颜图说:“盖笔墨能绘有形,不能绘无形,能绘其实,不能绘其虚。山水间烟光云影,变幻无常,或隐或现,或虚或实,或有或无,冥冥中有气,窈窈中有神,茫无定象,虽有笔墨莫能施其巧。故古人殚思竭虑,开无墨之墨,无笔之笔以取之。”而这里所讲的“无墨之墨,无笔之笔”就是用少量的笔墨来表达无形之象。正所谓虚实相生,少量的笔墨是实的,而表达出来的形象是虚的。在书法创作中也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提出的“计白当黑”的主张,与虚实相生是一个道理。虚实相生不仅体现在书法、绘画创作当中,在舞蹈、戏曲、曲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由上可见,中国艺术从创作环境、创作需求到创作方法都受到农耕社会中以节日民俗为核心所制约的思维定式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集中体现在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上。而这种创作手法走到今天,当节日民俗被现代许多风俗尤其是西方风俗习惯所淹没时,我们应当如何重估它的价值,如何让这种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背景中所养成的创作方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发挥作用,便成了一个有价值的命题。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赵宗藻、蔡枫、孔国桥、于洪、周崇涨、鲁利锋

版画  242cm×480cm

选自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以上组图来自网络)

*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文首刊于:《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7年第2期(总第17期);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点击文末左侧蓝色字“阅读原文”可见原文及注释。



微信号总编辑:周由强

美编:熊然

Tips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

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

中国文艺评论网QQ群

Hello,伙伴们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