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0年第3期 总第54期






本刊特稿


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张晶 


内容摘要: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具有广阔的阐释与研究空间,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及审美意识传统之中,同时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焕发着无穷活力。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发展,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内生动力。本文着眼于中华美学精神生成的诗学基础,以感兴思维作为审美发生的核心观念,并认为“触物起情”是感兴审美思维的核心命题,“偶然”则是“感兴”的突出特征;以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征。中国美学中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或紧张的,而是处在一种交融互补的状态。诗学中的“理”,不同于哲学中的“真理”,它不是经由逻辑抽象的路径,而是由审美抽象的路径得以生发的。“自然”(“天然”)的观念,在中国哲学中有深远的传统,在以诗学为代表的文艺理论领域内,则成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审美理想与价值尺度。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中华美学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之路,同时,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灌注了生机盎然的中国美学内蕴。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 诗学 感兴 理性与感性 自然 文艺理论


批评的即时感与历史感——对青年批评家的瞩望/汪涌豪


内容摘要: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批评的重要力量。但当下有些青年批评家常持一种“寂静主义”的立场,行“佛系批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时代和大众脱节的问题。为使其打破纯学理的迷思和学科的局限,回归到本来最能参与和融入的批评现场,本文提出加强文艺批评的即时感的问题,即要求其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精确地对当下发生的文艺现象作出反应,并展开生动鲜活的评述。同时,为避免这种即时的评述流于空泛,又须有一种“往代意识”,以增强历史感,让艺术真正摆脱静态的孤立,与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青年批评家不应一味追求批评的知识化,而要在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统一中,为推动“真批评”的产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关键词:青年批评家 即时感 历史感 佛系批评 文艺评论


特别策划·新文艺现象及批评研究


编者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艺领域新现象、新业态不断涌现,影响力日益广泛,构成了一支重要而活跃的文化力量,也对文艺评论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期特刊发一组专题文章,以期将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并倡导用全新的眼光和方法,加强改进文艺评论工作,进一步拓展文艺工作覆盖面,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顾春芳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网络时代的“微评”对文艺创作和舆论环境有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归纳了新媒体时代“微评”的不同形态和表达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特点。在比较“微评”和传统评论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种评论模式”,以此深入探讨“微评”带来的“评论模式”“评论方法”“传播方式”的改变,其实质是“引发话语权力的重组”。本文还对新媒体、微评和资本有可能共谋的一系列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对多元化的评论如何实现价值敞开和聚合给出了具体的思考。


关键词:微评 网络时代 大众文化 文艺评论 网络文艺


文艺类短视频:自我审美和大众欢娱/王志 贾媛媛


内容摘要:原生于移动网络的短视频实践因大众创作而繁荣,因全民观赏而流行。本文从创作动机、表现形式、审美风格等方面剖析短视频文艺创作的内在逻辑,认为大众化的短视频创作源于自我审美的本能冲动,体现出重感官刺激、轻逻辑表达的大众虚拟狂欢。在发展过程中,短视频审美一度异化为追求快感的文化奇观,又在监管治理和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回归主流。基于短视频文艺的现实影响,笔者主张重视其工具价值,聚焦于推动优秀作品创作,促进多种网络文艺实践形式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众审美 网络文艺 短视频 文艺创作 网络文艺评论


△使用“变脸”贴纸拍摄的短视频(左) @最美手语婷婷在指挥现场(右)(来源于网络)


网络文学:再次面向现实/许苗苗


内容摘要:早期自发创作的网络文学中并不缺乏现实题材,其中以青春情感类、都市生活类最多,一些边缘话题、私人话题和争议话题也时有出现。随着现实创作资源的消耗、市场对幻想题材的追捧、以及作者和网站对监管的规避等,网文(即网络小说)呈现出背向现实的趋势。然而,现实题材网文并未销声匿迹。近年来,扶植力度的导向、市场需求变化的推进、作者突破固定模式的写作意愿等,支撑现实题材网文再度兴起,网络文学重新面向现实。在网络文学这个涵盖面广、包容丰富的领域里,现实题材时常借用幻想手法,幻想题材也会折射现实问题,幻想和现实相互依存。健康的网络文学生态必然拥有百花齐放的格局,无论现实题材或非现实题材,都应在其中享有开放、自由、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 现实题材 网文评论


媒介变迁与文艺批评的面貌/朱晓军


内容摘要:新世纪以来,“文艺批评何为”屡屡成为国内外文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媒介革命与文化变迁的纵向角度,追溯文艺批评的自律与职业批评家身份的建构历程,藉此厘清文艺批评的现实境遇;同时,在后现代文化的横向视野下,通过分析文艺批评的主体、场域与受众三个要素的嬗变,对这个问题予以审视。


关键词:文艺批评 后现代 媒介变迁 职业批评家 传统批评 批评新生态


理论探索


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学术基础/张伯江


内容摘要: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建构和传播力建设问题,应该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整体任务来认识。中国文学研究作为人文科学里的一个基础学科,无论在学科基础,还是在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反思的深层次问题,直接关系着话语体系建设的质量。具体而言,理论性文学艺术的学科体系仍需理据性论证,具有相对稳定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学术体系未见成形,话语体系的建设在融通各种理论资源、挖掘民族性标识性概念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理论文学的学术研究和面向文艺创作的批评实践应该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话语体系和传播力的建设。


关键词:文艺评论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波兰尼“两种觉知论”对音乐表演的启示/姜珊珊


内容摘要:音乐表演是建立在对演奏技巧的附带觉知和对音响呈现的焦点觉知两者动态关系之上的认知呈现。当演奏技巧熟练到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下意识地自动化,技巧便从注意的中心走向边缘成为附带觉知的对象。成为附带觉知的演奏技巧,在通往音响焦点觉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确切指认的性质,因而带有意会的色彩。当技巧成为附带觉知,演奏者的注意焦点便转向了音响呈现,在内心听觉的引导与现实听觉的反馈中,演奏者把对技巧动觉的附带觉知和对音乐本体的焦点觉知整合起来,使音乐表演成为两种觉知的统一。


关键词:音乐表演 波兰尼 觉知论 音乐理论 理论研究


试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陈静


内容摘要:艺术与科技往往被认为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两种文化”,但像塞缪尔•摩斯这样的案例则打开了另一种看待两种文化的视角:从个体层面来看待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可能,并由此反思我们在创造、教育与研究中如何促进两者的融合,从而实现新型“全才”的可能。尤其是数字技术与生成艺术的出现为思考艺术与科技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艺术与科技 数字艺术 塞缪尔•摩斯 新型“全才”


△塞缪尔·摩斯《卢浮画廊》


创作谈


柯军:昆曲不分传统和当代/采访人:张之薇


作为江苏省昆剧院第三代传承人,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早年师从张金龙、白冬民、侯少奎,后为昆曲“传字辈”郑传鉴入室弟子,又受到周传瑛、包传铎等前辈传教。工武生、兼文武老生。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其昆曲折子戏代表剧目有《夜奔》《云阳法场》《对刀步战》《沉江》《闯界》等,新编昆剧代表剧目有《宦门子弟错立身》《顾炎武》等。2004年以来,他在传统昆曲的表演和创作之余,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开始了先锋昆曲的创作,主演并导演了《余韵》《浮士德》《新录鬼簿》、实验版《夜奔》、中英版《邯郸梦》、《319•回首紫禁城》等一系列作品,逐渐树立起“最传统•最先锋”的昆曲艺术创作观念。他还长期致力于昆曲的现代传播,在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期间创建了昆曲网站“环球昆曲在线”,使江苏省昆剧院所有演出和重要艺术活动均能通过网站进行直播,扩大了昆曲的传播面和吸引力。


△实验版《夜奔》剧照


名家专访


自信自尊复自否 学古学今更学新——访戏曲音乐家时白林/采访人:冯冬



时白林简介:1927年出生,安徽省蒙城县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49年参加工作,195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班。曾任安徽省文工团演奏员、安徽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创作研究员,省黄梅戏剧团作曲、指挥、业务团长,省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理事、安徽省音协副主席、安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客席教授等职。现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安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安徽省音协名誉主席。笔名白林,主要音乐作品有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合作)、《牛郎织女》(合作)、《女驸马》、《孟姜女》、《生死擂》,黄梅戏电视剧《劈棺惊梦》、《狐女婴宁》(合作)、《春香传》(合作)、《江姐》、《梁山伯与祝英台》、《雷雨》等七十余部,声乐作品《落花曲》《啊,小石桥》《声声慢》等50余首。编著《黄梅戏唱腔欣赏》、《黄梅戏音乐概论》、《时白林黄梅戏音乐唱腔选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主编)、《黄梅戏名段精选(乐队总谱版)》、《时白林自选文集》等。多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电视剧“星光奖”、电影“金鸡奖”等。曾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文化部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戏曲音乐终身贡献奖”。200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提名奖。其传略被《中国音乐词典》及英国和美国等国出版的多家辞书收录。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0年第3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郭汉城



郭汉城先生,1917年生于浙江省萧山。幼时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辗转求学,1937年肄业于浙江省立杭州农业职业学校,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敌后从事抗战教育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察哈尔省文化局副局长兼察哈尔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中国戏曲研究院剧目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等。2016年12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郭汉城先生主要从事戏曲理论、评论、教育工作,同时进行戏曲创作和诗词创作。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与张庚共同主编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迄今为止仍是国内外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戏曲史论扛鼎之作。郭汉城与张庚一起被称为戏曲理论界的“两棵大树”,是中国戏曲理论民族化体系的重要缔造者,“前海学派”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奠基人和推动者。
郭汉城先生已出版的著作有《戏曲剧目论集》《当代戏曲发展轨迹》《淡渍堂诗抄》《郭汉城诗文戏曲集》等。主编及合编《中国十大悲喜剧》、《中国戏曲经典•精品》(十卷本)、《京剧百科全书》等,主持出版《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等,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国戏曲志》等编撰工作。2019年10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郭汉城文集》(十卷本)出版。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的封三


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巡礼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




中央音乐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和“211工程”建设院校。70年来,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单列学科,不仅是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一面旗帜,而且在国际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学科以其鲜明特色与发展优势,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均获评A+。本学科本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研究生下设6个二级学科,涵盖附小、附中42个专业方向,55个本科专业方向,73个硕士专业方向,32个博士研究方向及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附小-附中-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其中,音乐表演、音乐学是国家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获评2019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音乐表演获评2019年北京市重点一流本科专业;新设立的“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方向,2019年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本学科秉持内涵式发展,积淀深厚的学术底蕴,拥有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一带一路”音乐交流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等教学与研究机构。近年来,本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打造中国音乐创作中心、音乐表演中心和音乐理论研究中心,致力于时代精品创作、世界舞台发声权争夺、哲学社科话语体系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一年一度举办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等数十个国际品牌学术活动和重要赛事,已成为本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和世界学术多元化交流的窗口。本学科积极拓展海外合作办学,提高学科国际化水平,继2012年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共建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后,2019年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合作共建“音乐孔子课堂”。2017年先后在美国巴德学院设立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学位、在纽约曼哈顿设立“中国民族音乐美国教学点”,构建起国际合作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新格局。
本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00人,其中教授166人、副教授124人,博导132人、硕导223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级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本学科以培养高精尖、国际化、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为己任,已培养出数以万计的音乐优秀人才,许多人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有的在国内外音乐机构、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建校以来,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在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五千余项。其中,国际音乐比赛获奖一千五百余项,约300项为重大国际比赛前三等奖。



学科带头人





俞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指挥、音乐人工智能博导,兼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中国指挥学会会长。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中青年艺术家,获首都劳动奖章。创立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被誉为“揭开了西方人到中国学习贝多芬的序幕”。率先创立音乐人工智能学科,任首席专家。创制《红帮裁缝》等5部中国歌剧。创办国际歌剧季,制作、指挥《茶花女》《图兰朵》《尼伯龙根指环》等大量世界经典歌剧和《白毛女》《杜十娘》等多部中国原创歌剧,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文化部优秀剧目奖、中国歌剧节优秀演出奖。主持10项国家科技、社科、艺术基金项目,发表论文9篇。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的封底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推介


《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

作者:邹元江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专家推荐意见:著作是梅兰芳研究最新理论成果,既有深入扎实的文献考证,又有清醒理性的反思与辨析,立论具有启发性。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END—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重磅|《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刊扩展版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这里,“艺评中国”微信公号有唯一留言赠刊机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