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 | 以司法审判“实举措”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高颜值”
以司法审判“实举措”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高颜值”
甘肃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服务绿色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19年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设立兰州环境资源法庭,成为全国第二家跨区划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法庭。增设生态旅游法庭13个、巡回审判点8个,建立生态修复基地10个,审结案件2.39万件,妥善审理了隆德县人民政府等八被告、甘肃陇星锑业公司等跨省区水污染公益诉讼案。专门机构的建设,犹如一个个环保支点,为陇原大地的绿水青山撑起了“保护伞”。
创新完善司法保护体制机制,调整甘肃林区法院布局和管辖范围,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甘肃模式”,实现对全省13个主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国有林区全覆盖。同时,坚持恢复性生态司法,积极打造“案件 + 基地”环境司法保护模式,设立生态修复林基地10个,复绿面积8611.31亩,相当于年均中和二氧化碳量9886吨。
完善协同协作机制,省法院与黄河流域九省区高级法院建立协作机制;陇南、甘南、白银与邻省(区)法院签订生态共护协议;举办中西部环境司法实务培训班;开展“法护长江生态”“大江大河”司法保护宣传活动;举办协作论坛,构建长江、黄河一体保护新格局,打造助力绿色发展的“法院样本”。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合作,以全媒体直播的形式专题报道了祁连山林区法院审理的“7·26特大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线观看人数达1000万人次。该案例入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在2021年5月举办的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上,省法院受邀参加并作专题发言,介绍了甘肃法院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司法保护的相关情况。
来源 | 省法院宣传处
编审 | 季学勇 潘静
文字 | 陈杨
编辑 |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