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领导革命推翻清王朝,一生推广素食,将素食写进《建国纲领》!

游客与木 壹素界 2022-03-16



108年前的今天,辛亥革命爆发。


他带领着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当时饱受西方列强欺辱的中华打开了新生的大门,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建国70周年大庆典上,他的照片庄严而醒目,我们永远铭记他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鞠躬尽瘁。



他就是备受人们敬仰的孙中山先生。


只是,世人了解他很多丰功伟绩和救国理念,但却鲜少有人知道他一生倡导素食,推广素食


“将素食写进《建国纲领》”


孙中山的素食渊源,要追溯到他成为经世济国的革命家之前。



那时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世界开始流行素食主义,饮食营养学开始有所发展,素食对人体健康的正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西医的孙中山,自然是汲取了这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也有所了解的孙中山,深知中医认为每一种素食都有药性,能够滋补人们的身体。


于是,孙中山对于素食便有比以往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让人们身体更加健康。


“夫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工公认矣。



很快,孙中山自己就成为了素食的受益者。


因为之前的饮食习惯不够好,孙中山得了胃病,他治疗胃病的方法就是戒掉荤食


“作者曾得饮食之病,即胃不消化之症。原起甚微,尝以事忙忽略,渐成重症……于是不得不如高野先生之法,戒除一切肉类、牛奶,鸡蛋、汤水茶酒,其夫一切辛辣之品,而每日所食,则硬饭蔬菜及少许鱼类,而以鲜果代茶水。从此旧病若失,至今两年食量有加,身体健康胜常”。



这下子,孙中山对于素食更加推崇了,还影响了他从毕业后在澳门行医的经历——不仅能够用自己手中的手术刀为病人救命,同样也用素食去医治病人。


当时有高血压患者前来就医,孙中山告诉他不能光靠吃药,更重要的是需要调整饮食。


于是向病人推荐了由金针菜、黑木耳、黄豆芽、豆腐熬制的“四物汤”。病人听取了孙中山的意见,坚持食用四物汤之后,果然痊愈。



受好友李石曾的影响,孙中山最爱的素食便是豆腐。他甚至把自己对豆腐的喜爱写进了《建国大纲》:“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


不过,孙中山能将素食写进《建国大纲》,又怎么会是源于私人偏好?


在他眼里,素食是被上升到国家层面的。


“中国的文化就是素食的文化”


孙中山认为如果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就要改变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一个新国家的成立跟国民怎样吃饭,是很有关系的。


一个国家如果要健康起来,那么国民就必须是健康的。在孙中山眼里,对于中国人来说,素食是最适合的。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素食为主的。


“中国人所常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坏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西方国家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素食,也正是因为他们以肉食为主,身体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


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吃素是再擅长不过的了。


当时的中国,很多东西都落后于西方,科学不如人家,城市建设不如人家,但是有一个地方是超越西方的,那就是烹饪。


尤其是在素食方面,可以花样百出的做出各种美味,而当时西方对于素食的烹饪毫无特色。


“西人之倡素食者,本于科学卫生之知识,以求延年益寿之功夫;然其素食之品,无中国之美备,其调味之方,无中国之精巧。



既然当时的中国,大家几乎都以素食为主,那为什么孙中山还要强调素食?


因为大家只是依靠以往的饮食习惯,但却没有意识到素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倘能再从科学卫生上再做工夫,以求其知,而改良进步,则中国人种之强,必更驾乎今日也。


也没有意识到素食其实是文化的标志。



原始时代的人类和现在的野蛮人都是在渔猎时代,谋生的方法只是打鱼猎兽,捉水陆的动物做食料。


后来文明进步,到了农业时代,便知道种五谷,便靠植物来养生,中国有了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吃饭的文化是比欧美进步得多。


素食不仅能让国民的身体健康起来,更能让国民的心里健康起来。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国家文明发展的。


这正是孙中山举国推广素食真正的含义。



只是到了现代,我们却有些反其道而行。我们吃越来越多的肉,开始得越来越多的“富贵病”传统文化弄丢了不少,素食发展的脚步也落后于西方。


这倒是在另一方面切合了孙中山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新的制度,人民开始有了更高的生活水平。


我们仍会继续努力,让未来的中国不只在物质上的建设有所成就,文化与健康也都能够发展起来。

到那时,在我们的国庆庆典上,便可以骄傲地告诉国父一声:革命已经成功,同志请您放心!


—End—
壹素界原创出品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编者 | 游客与木
图片 | 百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支持原创,关注壹素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