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暴力,但社会让我们不那么暴力 | Nature 论文推荐
人类暴力源自心理、社会还是进化一直存在着争议。该研究通过系统进化来比较人类进化历史中致命性暴力的程度,从而揭示暴力的根源。暴力倾向或许的确根植于人类的天性中,但我们也有能力控制它。
来源 phys.org
翻译 韩宇
审校 刘小鸥
人类在演化过程中遗传了暴力的习性
长久以来,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不断思索,想了解人类自相残杀是出于自然本性还是后天习得。
究竟是如同英国人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十七世纪50年代的假设,我们的暴力与生俱来,还是像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一个世纪后提出的理论,我们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
2016年9月28日,一组科学家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表明我们和其他灵长类一样,暴力天性至少部分遗传自远古祖先。
致死性攻击在非人哺乳动物中的进化。进化树展示了用随机映射方法得到的1024种哺乳动物致命性侵略程度的系统发育结果。从黄色到深红色,致命性侵略程度随颜色加深而增强。浅灰色表示缺乏致命性攻击。与人类致死性暴力相比的哺乳动物祖先节点标记为红色,主要的胎盘类支系标记为黑色圆点。红色三角表示人类的系统学位置。
图片来源:论文原文
研究者在科学期刊《自然》中写道:致命性暴力似乎“深深根植于”猴子、猿类和智人这一分支。这暗示着人类一定水平的致命性暴力倾向源于我们在具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哺乳动物进化枝(即源于共同进化祖先的生物类群)中占据一席之地。
西班牙科学家从现存的1024种哺乳动物的四百多万死亡案例中收集数据,并同时研究了从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至1万年前)至今的600多个人类种群的信息。这些动物样本代表了约80%哺乳动物家族。该研究着眼于由同一物种的成员通过致命性手段所造成的死亡比例,在人类研究中则指战争、谋杀、杀婴、处决和其他蓄意谋杀。他们同样寻找具有共同祖先的物种之间的相似性,以此推测先辈的暴力程度,并重建祖先杀戮率的历史。发现种内杀戮造成了约0.3%哺乳动物的死亡。
“关掉”天性中的暴力
但是对于所有灵长类、啮齿类和兔类的祖先,杀戮导致了约1.1%的死亡。对于灵长类和树鼩更近期的共同祖先,该比率增加到了2.3%。该团队发现,在大约20万到16万年前人类共同祖先第一次出现时,杀戮率与其它灵长类接近,约为2%。
他们写道:“这意味着人类在系统演化过程中遗传了暴力的习性。”
共同作者 Jose Maria Gomez Reyes 告诉法新社,新的数据表明进化是人类暴力行为的元素但不是唯一元素。进化元素不仅是遗传的,也很可能受到生存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认为,事实上,社会性和领域性这两种行为特性为智人近缘类群所共有,似乎也促使人类遗传了致命性暴力的水平。”
雷丁大学的 Mark Pagel 评论该研究说:“它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人类生来就比一般动物更加暴力”。
但它同样表明人类有能力弱化这种倾向。
“当今社会拥由警察机关、法律体系、监狱系统和坚定的抵制暴力的文化态度,凶杀率低于0.01%,比作者预计的在当前自然状态下低约200倍。”
“霍布斯给了卢梭重重一击,却没有将他击倒。”我们确实生而暴力,但也有能力在当前环境下对暴力倾向加以有效控制。
文章来源
http://phys.org/news/2016-09-nature-nurture-violence-genes.html
论文基本信息
【题目】The phylogenetic roots of human lethalviolence
【作者】Gómez, et al. 2016
【刊期】NATURE | LETTER
【日期】28 September 2016
【DOI】10.1038/nature19758
【摘要】The psychological, sociological andevolutionary roots of conspecific violence in humans are still debated, despite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intellectuals for over two millennia1–11. Here we proposea conceptual approach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se root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that aggression in mammals, including humans, has a significant phylogeneticcomponent. By compiling sources of mortality from a comprehensive sample ofmammals, we assessed the percentage of deaths due to conspecifics and, usingphylogenetic comparative tools, predicted this value for humans. The proportionof human deaths phylogenetically predicted to be caused by interpersonalviolence stood at 2%. This value was similar to the one phylogeneticallyinferred for the evolutionary ancestor of primates and apes, indicating that a certainlevel of lethal violence arises owing to our position within the phylogeny ofmammals. It was also similar to the percentage seen in prehistoric bands andtribes, indicating that we were as lethally violent then as common mammalianevolutionary history would predict. However, the level of lethal violence haschanged through human history and can b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socio-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Our study provides adetailed phylogenetic and historical context against which to compare levels oflethal violence observed throughout our history.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9758.html
阅读更多
▽ 故事
· 2016 诺奖工作解读 | 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大隅良典
· 媒体炮制“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全记录:严肃科学如何沦为社会谣言?
▽ 论文推荐
· 编辑基因,让传播疾病的雌蚊无法出生 | eLife 论文推荐
· 恐龙生活在哪里?化石上的色素告诉你 | Current Biology 论文推荐
· 坐过山车,玩新游戏,能增强长期记忆 | Nature 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我们:
· 关注科学进展与科研生态
· 推荐重要前沿研究
· 发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学术讲座与会议预告。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