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维生素补充剂和草药保健品真的安全吗?
撰文 Sara Chodosh
翻译 夏烨
审校 魏潇爱丽丝一到仙境,就喝下了一瓶写着“喝我吧”的药水。大家应该都同意,她有点傻。不论是不是身处仙境,爱丽丝都只是个孩子,她不知道那个刚好出现的通道从何而来。“喝我吧”——拜托,连这种话都听的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单纯好骗。
但说实话,服用在药店买的保健品就真的更明智吗?
这些瓶子上写的虽然不是“吃我吧”,但内容可能也差不多。不同的是,这些五颜六色的瓶子上印着各种承诺——黄色的能使你强壮;红色的会让你精力更充沛;紫色的则能祛疤,简直能凑齐一道彩虹。这些保健品承诺,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药品却做不到——因为药品疗效受证据约束,保健品则不然。
正因如此,每 24 分钟,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就要接到一通关于保健品不良反应的电话。从 2000 年到 2012 年,被曝光的案例共有 274998 起。这个数字来自最近发表于《卫生毒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的研究,其中心思想并不新鲜:保健品致命的概率不大,但也没多安全。保健品公司受到的监管更是少得离谱。
保健品,尤其是顺势疗法药品和某些草药保健品的曝光率正在升高
据报道,从 2005 年到 2012 年,膳食补充剂的曝光率上升了 49.3%,其中大部分可以归咎于顺势疗法和含有麻黄的保健品。顺势疗法的思路是:如果把某种药剂溶解在水中,并一再稀释,直到检测不到该药剂,由于某种未知原因,起稀释作用的水会保留对该药剂的“记忆”,并产生药用功效。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理论。麻黄则是一种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植物提取物,能刺激神经系统,甚至可能致命。
在所有膳食补充剂导致的不良后果中,有一大部分可以归咎于顺势疗法和麻黄。问题在于,我们在不良反应出现数年以后才发现。
保健品上市前,美国药监局无法对其功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美国药监局确实无权对保健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只有制造商才能确保产品如其所言般安全有效。制造商还肩负着自我监督的任务,以保证保健品不受污染。这种几乎形同虚设的监管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植物保健品要么含有与宣传完全不符的活性成分,要么用大米粉之类的东西来充数。
一项研究对健安喜(GNC)、塔吉特(Target)、沃尔格林(Walgreens)和沃尔玛(Walmart)销售的保健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五分之四的产品中不包含其声称含有的成分,如果买到这些产品,也不过是浪费钱而已。但如果这些保健品中含有包装上没有列出的过敏原呢?如果其中的隐秘活性成分与你正在服用的药物起反应呢?你如果不知道保健品的成分,不但可能生病,还会连病因都不知道。
这就是上报途径存在的意义:你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以上报给药监局和中毒控制中心,问题是很多人都不会这么做。据美国药监局估计,未上报的不良反应约占总数的 90% 。有人会直接将问题告诉厂商,厂商本应将这些问题上报给美国药监局,但这种诚信制度基本全凭自觉。某洗发水公司曾接到数万条产品投诉,但却一条都没有上报到美国药监局。直到脱发的消费者直接向药监局投诉后,监管部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决定性证据表明这种洗发水会导致脱发。)
问题漏报和自我监督产生了大片灰色地带,问题产品制造商因此得以逃避执行最佳善后方案。
人们的沉默让保健品公司全身而退
当你站在药店的保健品货架前时,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是该选名字通俗易懂的,还是纯天然草本制造的?所有保健品公司都付出了时间和财力来打造吸睛的产品包装,这些公司想取得你的信任,它们希望可爱的绿色标签能告诉你“这种保健品天然又无害”。
这种心理暗示让人很难忽视。而且不管选择哪个品牌,如果服用后出现了异常反应,你都不太可能告诉任何人。你就算和朋友提起这件事,也很有可能将其归为自己的体质问题——可能只是内脏太娇贵,也可能是保健品中含有某种让你轻微过敏的成分。正因如此,欺骗消费者的公司才难以得到制裁。你不太可能告诉医生,上个月吃的紫锥菊片好像会让自己胃疼,更别提上报给药监局了。只看定义,人们很容易觉得保健品是安全的,因为保健品似乎和药品极为相似,在销售前必须得到许可。除了这层医药许可的假象,保健品还有“有益健康”这个挡箭牌,哪有人服用维生素 C 之前还要再三考虑?这可是纯天然的啊。
重要的是,站在保健品货架之间的过道里时,请记住,你眼前的所有产品几乎都没经过任何监管机构的检测。只有当消费者开始出现问题——并开始投诉时,美国药监局才会开展行动。
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人们总是没法确定某种保健品是否 100% 安全。就算你有办法检测厂商宣称含有的活性成分,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其他可疑污染物也是困难重重。
但还有个好办法——美国药典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有个义务检测保健品的项目,能对维生素补充剂等保健品进行检测,以确保有效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与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相符。该检测还能确保产品无污染,生产流程清洁、安全、符合规范。美国药典委员会还会在官网更新经过认证的保健品清单,其中的品牌少得可怜——基本只有莱萃美(NatureMade)和好事多超市(Costco)的自有品牌柯克兰(Kirkland Signature)。你还可以查看保健品包装上是否有美国药典委员会的认证标志。
离了这份清单,你可就两眼一抹黑了。褪黑素片可能只是糖片;紫锥菊滴剂很有可能只是草药味的水。
喝我吧。
原文链接:
http://www.popsci.com/dangerous-supplement-exposures#page-2
阅读更多
▽ 故事
· 实至名归!引力波探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附文详解引力波探测史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刚出炉!三位美国科学家因“生物钟”研究获奖 | 附长文详解“人体生物钟”
· 6000美元一斤的“人造肉”即将上市:历经60年研究,你敢吃吗?
· 大部分药物对男性效果更好,医学研究的性别偏见让女性“无药可用”
▽ 论文推荐
· 狗狗可以“闻”出自己的倒影 ? | Behavioural Processes 论文推荐
· 方言发展和融合的模式,就像肥皂泡泡? | Physical Review X 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9 月 21 日
· Scienc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9 月 22 日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