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将全职执掌西湖大学
施一公。摄影|张沫
记者 钱炜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经多方渠道证实,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但他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他同时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于2015年发起,是西湖大学的前身与筹建依托主体,由施一公担任院长。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西湖大学(筹)。
2017年12月7日,根据施一公在《浙商》年会上的发言,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目前,位于杭州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已进入快车道,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西湖大学将于今年进行公示。
施一公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对母校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他为西湖大学的教职团队做出榜样。同时,他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多年以来对他的培养、支持与关怀。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回国以来,施一公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批评了中国科研文化的弊端;2011年,在第一次参选中科院院士时,施一公的落选引起社会上的种种议论;2013年,他再次申报中科院院士并于当年12月当选。
施一公于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12月11日,施一公当选为《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5年度科技人物,并出席了当天的颁奖典礼。很少公开发表谈话的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觉得从海外回来水土不服是正常现象,这也是 49 30450 49 14988 0 0 3247 0 0:00:09 0:00:04 0:00:05 3247入的过程,既是我适应国内,也是我参与改良国内学术生态的过程。回国8年了,我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院校,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9月公布的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居第30名,是排名仅次于北京大学的中国高校。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最新《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清华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高达50.79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施一公从清华辞职转而全身投入西湖大学的运作,他的这一选择,必然考量了自己回国十年来的经历,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对施一公离开体制不必过度解读,这是人才的正常流动。对于施一公而言,体制内也许未必是大展手脚,施展抱负的最好平台。另一方面,美国的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与普林斯顿等都是私立大学,从中国目前新时代的改革大潮和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本土也应该生长出优质、顶尖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对于中国教育,施一公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在 2017 年 11 月的一次演讲中,施一公表示,在一个社会在受教育机会比较少的情况下,人口众多,又受非常浓厚的东方文化影响,怎么样鼓励创新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是一两个人、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一个社会的思考和整个文化的改变才能够实现。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科研圈”将持续关注。
阅读更多
▽ 故事
· 找回“丢失”的记忆,可以像治感冒一样简单?诺奖得主对记忆机制的颠覆性发现
·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侯云德获奖
· 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数学物理界“教皇”关于量子理论的深思
▽ 论文推荐
· 被误解几百年的精神分裂症:“迷你脑”研究发现其始于妊娠早期 |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12 月 21 日
· Scienc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7 年 12 月 22 日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点击图片,开始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