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今夏启用“疫苗护照”,暂未认可中国疫苗|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新冠疫情
欧盟今夏启用“疫苗护照”,暂未认可中国疫苗
据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欧盟预计将在当地时间 3 月 17 日提出一项引入“疫苗护照”的提案,该提案计划于今夏实施,目前只认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批准的新冠疫苗。这意味着中国和俄罗斯研发的新冠疫苗尚不在认可范围之内。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cial Times)消息,欧盟各国对于“疫苗护照”应认可哪些疫苗存在分歧。例如匈牙利已经在本国批准了俄罗斯疫苗和中国疫苗的使用,但这两种疫苗目前尚未获得 EMA 正式授权。
目前 EMA 已批准的新冠疫苗有 4 款,分别来自辉瑞(Pfizer)、阿斯利康(AstraZeneca)、Moderna 和强生(Johnson&Johnson)。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从技术上来讲,“疫苗护照”大约可在三个月内被开发出来,但许多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金融时报》称欧盟“疫苗护照”提案显示,成员国有权承认 EMA 未授权疫苗的有效性,这意味着一些依赖旅游产业的国家可能不会禁止那些接种过 EMA 未授权疫苗的游客入境。但该提案也表示,欧盟并不会强迫成员国认可 EMA 未授权疫苗。(Euronews,观察者网,金融时报)
新冠变异株 B.1.1.7 致死亡风险增六成
3 月 15 日《自然》(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株 B.1.1.7 可能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或对新冠疫情的走向及其遏制措施具有启示意义。
B.1.1.7 变异株最早于 2020 年 9 月在英国发现,目前已扩散到全球多个国家,已有研究发现该变异株的传染性比已存在的变异株更强。研究团队调查了英国从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2 月的 2,245,263 份社区检测结果和 17,452 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并对其中 4,945 例死亡病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出现刺突基因靶向失败(S gene target failure, SGTF)的病例中,修正年龄、性别、族裔这些因素后,该群体的死亡风险比感染了其他已存在变异株的感染者高了 55%。在使用一种建模方法纠正对潜在变异株的错误分类后,最终研究团队估算,与 B.1.1.7 变异株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了约 61%。(澎湃新闻,Nature)
· 学术团体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将于 3 月 18 日成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于 3 月 16 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在 3 月 18 日于北京举办的“世界工程日”线上线下庆祝活动中,将会宣布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成立。据悉,中国科协成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旨在发挥民间科技外交优势,拓宽交流渠道,更好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深度参与工程领域全球治理,建设工程师事业、价值和命运共同体。这一联合体将建立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双边互认,加强多边合作,为工程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联合体的成员为单位成员,截至目前,联合体发起成员单位 76 家,其中全国学会 32 个、地方工程师学会 8 个、企业 24 家、高校 12 所。(中国新闻网)
· 机器学习
MIT 研发机器学习新算法,可快速计算药物与其靶点间的结合能力
图片来源:MIT News, Xinqiang Ding and Bin Zhang
药物只有与目标蛋白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评估这种结合能力是药物发现和筛选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障碍。该能力由结合自由能衡量,结合自由能越小,结合能力越大。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 DeepBAR,可以通过精确、快速计算结合自由能来计算候选药物与其靶点间的结合能力。该算法通过在被称为深度生成模型的机器学习框架中部署 Bennett acceptance ratio(BAR,一种几十年来用于计算结合自由能的算法),来削减耗时的中间状态,并借鉴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验,使得该算法与之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只需少量时间就能产生精确的计算结果。在使用小蛋白类分子的测试中,DeepBAR 计算结合自由能的速度比之前的方法快近 50 倍。研究人员表示,DeepBAR 可以加速新药研发和蛋白质工程的进步,并计划提高 DeepBAR 运行大型蛋白质计算的能力。该研究于 3 月 16 日在《物理化学通讯杂志》(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发表。(MIT,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 生命科学
科学家成功培养出可以“哭泣”的泪腺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胡布勒支研究所(Hubrecht Institute of Utrecht University)研究团队建立了第一个泪腺类器官长期体外 3D 培养的方法,并通过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刺激,成功诱导泪腺类器官“哭泣”,即产生泪液。该研究 3 月 16 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
泪腺由分泌泪液的分泌腺泡和排出泪液的导管组成,对润滑和保护眼睛及维持眼表稳态至关重要。然而人们对泪腺的细胞异质性和泪液成分的起源知之甚少。本研究中的泪腺类器官主要代表了导管的形态和功能,提供了研究泪腺病理学的实验平台,并希望据此筛选出影响泪液产生的药物,以治疗干眼症等疾病。源自人类细胞的泪腺类器官最终或可为移植提供材料,以取代患病或受损的泪腺,但该用途还须未来实验验证。(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Nature News,Cell Stem Cell)
· 大科学设施
世界口径最大折射光学望远镜启动建设
日前,西藏天文馆高海拔地区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启动。据介绍,本次启动建设的一米级光学望远镜将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将安装在预计今年开工建设的西藏天文馆。该望远镜将兼具科学普及和专业观测双重功能,建设工作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牵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福建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和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共同承担。(人民日报)
· 环境与气候
首次在格陵兰冰盖下发现完整的植物化石
图片来源:Pixabay
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研究人员首次在格陵兰岛冰盖下提取的冰芯中发现了冷冻的植物化石,这些化石肉眼可见且保存完好,能从中识别出完整的树枝和树叶,揭示了格陵兰岛百万年前的气候和植物生命细节。用作研究的冰芯是美国 1966 年在约 1.4 km 深的冰层钻探取得的。这一发现表明,格陵兰岛可能比通常认为的更容易受到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证据表明历史上在没有人类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下,大部分冰盖已至少融化过一次。此结果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对格陵兰岛冰盖的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冰层的历史,预测其未来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及冰层融化速度,避免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带来的极端不良后果。下一步研究是对冰及沉积物残留物进行 DNA 分析,探索是否存在昆虫等的残留物。该成果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线,正式发表时间为 3 月 30 日。(佛蒙特大学,PNAS)
· 疫情通报
3 月 16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4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3 月 16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4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四川 2 例,上海 1 例,福建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4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5 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1 例(为境外输入)。截至 3 月 16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0066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3 月 16 日 15:10(北京时间 3 月 16 日 22:10),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327,255 例,新增死亡病例 6,668 例:其中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43,812 例,新增死亡病例 1,127 例;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40,230 例,新增死亡病例 585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19,960,700 例,累计死亡病例 2,656,822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许楚楚、全季康、刘恺、郑蕴仪、魏潇、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