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福等人《科学》发文警告:新出现的H5N8禽流感病毒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1-07-08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公共卫生


科学家发现另外两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目前已知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 7 种,但《科学》新闻Science News)5 月 20 日报道称,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另外两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一种来自数年前马来西亚 8 名因肺炎住院的儿童,研究者认为该病毒与曾在狗身上发现的一种犬类冠状病毒相相似。今日发表于《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论文报道了这种新型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指出是由来自四种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成的嵌合体:两种先前确定的犬类冠状病毒,一种已知可以感染猫的病毒,以及一种似乎是来自猪病毒的基因。这是也第一份能表明这种新出现的、与犬类冠状病毒类似的病毒可以在人体内复制的报告。目前研究人员已在犬细胞内培养出了这种病毒,但还未在人类细胞内进行实验。


此前,另有一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称,科学家曾在海地患儿身上发现另一种由猪传染给人的冠状病毒。目前,学界还未将这两种新病毒与人类疾病联系起来,并且也暂未找到充足的证据表明这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担心该类病毒将在其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进化出这种能力。(Science News,MedRxiv)



高福等人《科学》发文警告:新出现的 H5N8 禽流感病毒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片来源:Pixabay


H5N8 禽流感 2020 年持续不断地在欧亚及非洲爆发,导致大量野鸟家禽死亡,并在 12 月出现了首例人类感染高致病性 H5N8 禽流感病毒(AIV)的报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史卫峰和中科院院士高福在一则 5 月 21 日发表的科学视角(Science Perspective)文章中讨论了 AIV 中 H5 谱系的出现和人畜共患可能。他们指出,对这些新出现病毒进行严密监视和严格管控,对避免其向人类外溢、导致新的毁灭性大流行是至关重要的。2020 年至少 46 个欧、亚、非国家的野鸟和家禽中都发现了 H5N8 感染。尽管全球已有数百万计的禽鸟死亡或被扑杀,但还是在俄罗斯导致了至少一次外溢事件,那里有 7 名家禽农场员工的 H5N8 病毒检测呈阳性。据作者披露,该 AIV 在全球的快速传播及其表现出的跨越物种壁垒并传播给人类的能力,不仅令其成为了养殖业和野生动植物安全的重大隐患,而且也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作者建议,在家禽养殖场、鲜活动物市场和野鸟中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监测,须成为在全球优先实施的事项。(AAAS)



· 生物医学


实验室培育出能跳动的自组织心脏微器官


图片来源:The Mendjan Lab


人类心脏是发育过程中第一个形成的功能器官,也是体外最难建模的器官之一。此前已有研究者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在体外构建心脏器官,但由于涉及细胞支架和组装,这种模型对于损伤的生理反应与人类心脏差别较大,无法作为良好的疾病模型。近日,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的研究人员通过激活胚胎心脏发育涉及的六种已知信号通路,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培养出可以自我组织的心脏微器官。经过一周的发育,微器官在结构上相当于 25 天人类胚胎的心脏,直径约 2 毫米,包含心肌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类型,具有心外膜和一个界定明确的封闭腔室;在功能上可模拟心脏跳动,每分钟收缩 60 到 100 次;且能够在遭受损伤时自我修复。该研究有助于观测心脏发育的细节,对于理解人类心脏形成、先天性心脏缺陷等问题至关重要。研究后续计划利用多个腔室培养心脏器官,并有望据此建立人类心脏模型,应用于疾病预测和临床药物试验。相关论文 5 月 20 日发表于《细胞》Cell)。(Science News,Cell



· 材料科学


科学家发现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联苯烯网络”


碳的同素异形体种类繁多,如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其中石墨烯具有单原子层厚度,是迄今已知的最薄材料,因其多种奇特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石墨烯中每一个碳原子与相邻三个碳原子相连,形成六边形蜂窝状网格结构,而非六边形的平面网格结构一直未曾实现,是否可以稳定存在亦始终存疑。德国马尔堡大学和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研究,通过层级表面反应方法实现了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联苯烯网络”(Biphenylene network):一种新型单原子厚度二维碳同素异形体。“联苯烯网络”具有类似石墨烯的单原子层结构,其碳原子可形成四、六、八边形碳环网格。研究发现“联苯烯网络”呈金属性,与半金属性的石墨烯具有截然不同电学特性,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优质阳极材料将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该研究中的表面层级反应方法可用来实现更多新型二维碳同素异形体。相关论文 5 月 21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阿尔托大学,Science



· 天体物理


哈勃追踪到星系旋臂的快速射电暴


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s,FRB)在千分之一秒内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一年中产生的能量。由于其瞬变的特点,研究人员很难定位来源。自帕克斯射电天文台(Parkes radio observatory)2001 年 7 月 24 日发现第一个 FRB 起,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多达 1000 个 FRB,但只能将其中大约 15 个与特定星系联系起来。近日,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追踪到了遥远星系旋臂上五次短暂而强烈的快速射电暴的位置。这是第一次以超高分辨率观察到 FRB,哈勃发现其中 5 个位于大质量的、仍在形成的年轻恒星星系旋臂附近或旋臂上。研究人员用紫外线追踪年轻恒星沿着螺旋星系的旋臂发出的光,再利用近红外图像计算了星系的质量,并找到了较老恒星群的所在地。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NASA)



科学家发现新的太阳风暴活跃周期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宇宙气候大致遵循太阳周期,太阳风暴引起的地磁暴在太阳活动极大期比太阳活动极小期出现的频率更高。然而,极端宇宙气候事件是否遵循同样的模式,仍有许多争论。近日,科学家们对太阳风暴的发生时刻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深入的研究,使用全球 150 年间地磁活动的记录和地磁暴发生的概率模型来检验一系列假设。发现在以太阳活动极大期为中心的活跃期,所有量级的风暴都比在太阳活动极小期周围的平静期发生得更加频繁。而极端宇宙气候事件更可能发生在偶数太阳周期的早期,和奇数太阳周期的晚期,比如201912月开始的第25周期。这同时证明了用太阳活动周期预测宇宙极端天气,并调整太空活动规划和调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研究人员还表示,计划中的人类重返月球的任务需要抓紧时间,以避免遭遇极端宇宙天气最频繁的时期。相关论文于 5 月 20 日发表在《太阳物理学》Solar Physics)。(University of Reading,Solar Physics



· 学术出版


美国国家科学院推出 PNAS 开放获取子刊 PNAS Nexus,夏季开始接受投稿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当地时间 5 月 20 日宣布,将与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共同推出开放获取新刊 PNAS Nexus。该刊将涵盖生物、物理、社会科学、工程、健康科学等多学科与跨学科领域,将由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所长、微生物学家 Karen Nelson 担任主编。编委会将会包含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院士。据悉,PNAS Nexus 将于 2022 年发行第一期,并计划于今年夏季开始接受投稿。同时也会在作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经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评审但被拒稿的论文投稿。(牛津大学出版社



· 生态环境


缓解气候变暖不能只靠种树


图片来源:Pixabay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在世界各地的森林中进行大规模的植树运动,以吸收二氧化碳遏制气候变化。但是,一组美国学者 5 月 21 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观点文章指出,种植树木很难代替那些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


文章认为,与其通过以注定要失败的方式种植大量树木来浪费金钱,更应着重于保持现有森林的健康,以便它们可以继续进行“碳汇”,即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快地减少排放。研究团队提倡一种新的森林管理方法:首先要让政策制定者和土地管理者认识到大规模的植被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接着针对可预期的植被变化主动管理森林,比如在野火来到前提前砍伐森林。研究人员认为,此类活动会增加森林管理成本。但是这些成本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审慎的投资。因为它有助于保持森林的碳封存能力,也有助于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多样性等。(密歇根大学)



· 疫情通报


5 月 20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24 例,均为境外输入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5 月 20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24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福建 11 例,上海 9 例,河南 1 例,湖南 1 例,广东 1 例,四川 1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25 例,其中境外输入 23 例,本土 2 例(辽宁 1 例,安徽 1 例)。截至 5 月 20 日 24 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0944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5 月 20 日 18:46(北京时间 5 月 21 日 00:46),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638,247 例,新增死亡病例 13,247 例:其中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276,110 例,新增死亡病例 3,874 例;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75,445 例,新增死亡病例 2,513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64,523,894 例,累计死亡病例 3,412,032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许楚楚、刘恺、顾晨月、奚奇、魏潇

编辑:魏潇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

https://eurekalert.org/multimedia/pub/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