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疫苗加强针可将抗体滴度提升78倍 | 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新冠疫苗
康希诺疫苗加强针可将抗体滴度提升 78 倍
康希诺生物 9 月 7 日发布消息称,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 剂灭活疫苗接种后以腺病毒载体疫苗克威莎做为加强针,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优于灭活疫苗针。论文 9 月 6 日发布在预印本平台 medRxiv,未经同行评审。研究纳入了 300 名 18-59 岁健康成年人,以康希诺疫苗作为加强针的被试,最后一次接种 14 天后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升高约 78 倍。若第三针用灭活疫苗进行加强,中和抗体水平仅提升约 15.2 倍。研究还探索了以序贯接种的方式进行基础免疫:接种一针灭活新冠疫苗后再接种一针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抗体水平可增加至少 25.7 倍;若第二针接种灭活疫苗,抗体水平可增加 6.2 倍。(公众号“康希诺生物CanSinoBIO”,medRxiv)
用植物病毒制作不用冷藏的新冠疫苗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团队利用来自植物和细菌的病毒,制成无需冷藏运输的新冠疫苗。研究人员培养了球形纳米颗粒形式的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和噬菌体,并将新冠病毒 S 刺突蛋白的片段附着在它们的表面,组装成类似新冠病毒的“成品”。它们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但不具有传染性。研究人员称该疫苗不仅制备简单、经济,并且性质稳定,无需冷藏储存和运输。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该疫苗产生的抗体也对 SARS 病毒具备中和效力,这或许能够帮助学者制备针对广泛新冠病毒的疫苗。相关论文 9 月 7 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UCSD)
· 人才评定
实验技术人才评职称将不作硬性论文要求
图片来源:Pixabay
9 月 7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通知,介绍了《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详细内容: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技术人才今后评职称将不作论文、专利数量的硬性要求。根据《意见》,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将设初级、中级、高级,并设置正高级实验师。职称评价时将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着重考察实验技术人才对所在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安全、技术开发或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实验技术人才,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适当放宽学历、资历条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职称评审权下放至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用人单位。人社部还于同日发布了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相关问题的答记者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网)
· 知识产权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宣布向非盈利组织免费开放其 CRISPR 专利
据《自然》“通讯”栏目(Nature Correspondence) 9 月 6 日消息,为改善低收入国家的农作物生产水平,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近日宣布向非盈利组织免费开放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非商业应用。CRISPR 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改变植物性状以抵消气候变化和病原体的影响,帮助低收入国家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营养性和安全性。《自然》9 月 7 日发表的一篇社论表示,过去十年中基于 CRISPR 技术的专利申请已经达到数千件,大多由大学和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机构掌握。虽然保护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商业意义,但这可能将低收入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拒之门外。瓦赫宁根大学希望此举可以推动 CRISPR 知识产权政策改变,推动 CRISPR 技术为更多人所用。(Nature)
· 干细胞
日本学者利用小鼠多能干细胞制造健康精子
体外诱导精子细胞第 52 天时的荧光免疫染色照片。绿色荧光为精子标记物。图片来源:Takuya Sato,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Yokohama City University
对依赖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只有来自雄性的精子使雌性的卵子受精后才能产生后代。即使是人工受精技术也需要捐献者提供这两种细胞。而由日本京都大学人类生物学高等研究所(ASHBi)领导的新研究首次在体外将小鼠多功能干细胞(PSCs)分化为功能性精子,可以生产健康、可育的后代。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多功能干细胞制备原始生殖细胞,并在 8 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检验了其中的 1000 多个,证实了这些细胞的关键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学和反转录转座子的瞬时上调等多种特性均与小鼠精原干细胞相同。被植入小鼠睾丸后,这类细胞能够正常发育成精子,可使小鼠受孕并产下具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后代。论文作者表示,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在体外环境下诱导雄性生殖细胞产生的最全面模型,为此类细胞的分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关论文 9 月 7 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京都大学)
· 科技伦理
美国联邦法院:人工智能不能被认定为专利发明者
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联邦法官 Leonie Brinkema 于当地时间 9 月 2 日裁定:根据《专利法》,人工智能不能被列为美国专利的发明者。裁决书表示,法律仅允许“个人”(individual)拥有专利,人类属于“个人”,机器不是。
该案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 Stephen Thaler 提起,他发明了人工智能系统 DABUS ,主张 DABUS 应该作为两种发明产物的发明人被列入相关专利文件。据报道,Thaler 曾以“DABUS AI”为发明人向多国提交专利申请,在英国、欧洲遭拒,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得以批准。“DABUS”案件的中国专利代理机构——隆天知识产权公司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于近日指出将 DABUS 作为发明人与相关规定不符。(澎湃新闻)
相关阅读:
·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动物身体开始“变形”以调节体温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综合现有研究报告,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一些恒温动物的身体正在“变形”,以获得更大的喙、腿和耳朵来更好地调节体温。已有研究表示,澳洲鹦鹉以及北美地区的暗眼灯草鹀的鸟喙的尺寸增加与气温变化有关、小林姬鼠的尾巴长短和普通鼩鼱的尾巴和腿部尺寸具有增长趋势。该报告指出,广泛的地理区域和不同的物种之间产生的身体变化或许来源于气候问题。这种“变形”并不意味着动物能很好地应对气候变暖。这将带来什么样的生态后果,以及是否所有物种都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依旧是未知数。相关论文 9 月 7 日发表于《生态学与演化进展》(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Cell Press)
· 疫情通报
9 月 7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19 例,均为境外输入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9 月 7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19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云南 9 例,上海 6 例,广东 4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1 例(均为境外输入)。截至 9 月 7 日 24 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5 083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9 月 7 日 16:53(北京时间 9 月 7 日 22:53),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355 094 例,新增死亡病例 5499 例:其中英国新增确诊病例 40 801 例,新增死亡病例 45 例;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31 222 例,新增死亡病例 290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221 134 742 例,累计死亡病例 4 574 089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管榕、魏子豫、武大可、闭诗林、周舒义、魏潇
编辑:武大可、魏潇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