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疫苗效果降低21倍!奥密克戎BA.4/5突变可强力突破三针mRNA疫苗免疫屏障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2-07-06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新冠病毒


令疫苗效果降低 21 倍!奥密克戎 BA.4/5 突变可强力突破三针 mRNA 疫苗免疫屏障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最新研究发现,奥密克戎 BA.4/5 变异株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再感染能力。研究人员分别评估了来自 27 位接种了 3 剂辉瑞/BioNTech mRNA 疫苗 BNT162b2 的参与者和 27 位感染过 BA.1、BA.2 突变株的参与者的中和性抗体对 BA.1、BA.2、BA.2.12.1、BA.4/BA.5 变异株的中和能力。研究发现,参与者接种 3 针 mRNA 疫苗 2 周之后,对 BA.4/5 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滴度较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下降了 21 倍。而对于感染过 BA.1、BA.2 突变株的参与者,这一数值为18.7;BA.2.12.1、BA.4/BA.5 变异株同样能够部分逃逸感染  BA.1 变异株感染所产生的中和性抗体,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会降低 1.5 和 2.9 倍。这意味着 BA.4/5 变异株基本上能逃逸由疫苗接种和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该研究于 6 月 22 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目前,BA.4/5 变异株正在全球蔓延。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称,BA.4/5 是迄今为止报告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并已将其列为最高警惕级别。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近日发布的数据,BA.4/5 变异株正迅速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已经占据了美国新增病例的 34.9%。尽管 BA.4/5  变异株并不更易导致危重症,但仅因其更高的传播率就有可能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激增。(哈佛大学,NEJMNature News)


· 生态环境


气象学家预测拉尼娜现象或将连续第三年出现


图片来源:Pixabay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正在发生的拉尼娜(La Niña)事件导致了东南亚地区、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泛滥,加剧了美国和东非的干旱,而该事件可能会一直持续到 2023 年。拉尼娜现象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它指的是赤道区域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同时伴随着热带大气环流改变,会引发季风、降雨量增加等情况。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连续 3 个冬季出现相对罕见,自 1950 年以来只发生过 2 次。

这次拉尼娜现象始于 2020 年 9 月,且从 2022 年 3 月开始增强,横跨热带太平洋。6 月 10 日,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 )发布了最新的一项预测,表示该现象有大约 70% 的可能性会延续到北半球 2022 年的夏季,而延续到 2022 年 7 月至 9 月期间的可能性大约为 50-60%。目前,尚不确定全球的气候变化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是其中的极端现象)的影响。然而,更多的拉尼娜事件将会增加东南亚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增加美国西南部发生干旱和野火的风险,并会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导致不同的飓风、气旋和季风模式,引发其他区域的气候变化。(Nature News,WMO)


· 干细胞


清华大学丁胜团队开发全新化学诱导全能干细胞


在小鼠等哺乳动物中,只有受精卵和二细胞胚胎是真正的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s,TotiSCs),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生命的能力,此后分裂产生的细胞会失去这种干性。TotiSCs 代表着生命起点,但不依赖生殖细胞在体外建立这种全能干细胞,找到其他途径来创造或复原生命,仍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药物组合——TTNPB、1-Azakenpaulllone、WS6。这三种小分子药物组合(TAW)可以将小鼠多能干细胞(PSCs)诱导成具备转变为完整有机体潜能的全能干细胞。研究团队将这类细胞命名为——ciTotiSCs。在实验室条件下,ciTotiSCs 能保持细胞的全能性,其在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和代谢组水平上类似于小鼠的二细胞胚胎细胞。ciTotiSCs 显示出双向发育的潜力,在体外和畸胎瘤均能产生胚胎细胞和胚外细胞。相关研究于 6 月 21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清华大学,Nature )



· 生理学


首次发现 PIEZO1 在机械性瘙痒传感器中的作用


机械性瘙痒可由爬行的昆虫、纤维或其他温和的触觉刺激产生,而瘙痒是一种行为防御机制,可引发抓挠从而清除有害的刺激物和寄生虫。6 月 22 日,在一篇发表于《自然》Nature)的论文中,美国神经科学家阿尔代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确定了离子通道蛋白 PIEZO1 在瘙痒感觉中的作用。

帕塔普蒂安因发现编码机械敏感型离子通道的基因 Piezo1Piezo2 获得了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证明了 PIEZO1 是触觉形成的关键,参与了调控血压、呼吸和排尿等过程;而 PIEZO2 对本体感觉至关重要。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发现机械激活的离子通道蛋白 PIEZO1 会在小鼠的痒特异性感觉神经中表达,并且是机械激活神经信号所必需的。同时,外围神经元中 PIEZO1 功能的丧失,会大大减少了机械型瘙痒诱发的抓挠行为。另外,小鼠体内携带 Piezo1 等位基因表达较强时,小鼠的机械瘙痒行为会增多。这是首次发现机械性瘙痒的传感器,为湿疹和银屑病等瘙痒症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Nature )



· 疫情通报


6 月 23 日我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8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6 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6 月 23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37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19 例(广东 5 例,北京 4 例,上海 3 例,福建 2 例,四川 2 例,天津 1 例,内蒙古 1 例,山东 1 例),含 2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 1 例,四川 1 例);本土病例 18 例(内蒙古 14 例,上海 2 例,北京 1 例,广东 1 例),含 13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内蒙古)。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1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06 例,其中境外输入 80 例,本土 26 例(吉林 8 例,辽宁 7 例,广东 4 例,广西 4 例,北京 2 例,上海 1 例)。(国家卫健委)


编写:陈妍希、石思倩、程雨祺、毛疏影

编辑:石云雷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